周少祥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少祥

博文

地球气候变暖是一个错误理论导致的错误结论

已有 5753 次阅读 2012-2-4 11:21 |个人分类:气候变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气热力学、第二定律

地球气候变暖是一个错误理论导致的错误结论

 

2001IPCC第三次报告讲“1860年使用仪器进行气候观测以来,全球地表气温增加了0.6±0.2”,这一点不断被强化。但是紧跟其后还有一个重要数据,却被非常离奇地忽视了,那就是“平均日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速率是最高气温的两倍,全天温度范围减小0.8”。这实际上意味着变暖主要是夜间增温所致,而这一现象是基于CO2的大气温室效应之物理学机理所无法解释的。因为基于这一机理,昼夜变化应该不大,如果有差别,也只可能是白天高于夜晚,不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

与之对应、且非常吻合的是,在从冬天到夏天的气候变暖过程中,也存在“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的现象,气象统计资料丰富而翔实。可以肯定的是,它与CO2没有关联。不仅如此,从北到南如从哈尔滨、北京到武汉、再到广州,这一现象越来越突出。这说明什么呢?是一种什么样的物理机制在起作用?

武汉是中国最著名的火炉,为什么武汉的夏季常常比同纬度其他城市热很多?是CO2造成的吗?显然不是。事实上,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水。因为夏季的武汉大气湿度非常高(大气的水蒸气含量高),昼夜温差非常小的缘故,俗称闷热。而冬季的武汉也很寒冷,同样也是水的作用,衣物中含水量相对较高,俗称阴冷阴冷的。

但水是如何作用于大气的呢?众所周知,水吸热蒸发气化是一种制冷效应,这如同酒精棉球涂在病人的皮肤表面产生的“冷效应”一样。地球表面积的70%是海洋,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海洋蒸发。因此,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和事实就是,地表大气温度主要取决于海洋的水蒸发。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IPCC报告不能让人信服的另一点:“自从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全天最高和最低气温测量已覆盖50%以上的全球陆地面积”。它给人以测温覆盖面已经很大的错觉,但其实只占地球表面积的15%,而且绝大多数是在人口密集、能源消耗集中的地区,那里热岛效应影响很大(注:能源消耗50%以上的能量变成了水蒸汽的潜热,从而加剧了热岛效应)。从科学的角度,IPCC用这样的数据指称全球变暖了是不严谨的,非常值得怀疑。

反过来,水蒸气在高空凝结要释放出蒸发所吸收的热量(热力学上称之为潜热,之所以称为潜热,是因为蒸发和凝结过程中,有热量的交换,温度却保持不变,因而也称“同温相变”)。在一般工程中的水蒸气凝结过程中,总有外部冷源作为“热阱”吸收这部分潜热。比如火电厂的凝汽器,要用循环水进行冷却等。在大气环境中,水蒸气在高空是自发凝结的,凝结的水滴(也称云滴,大量的云滴构成“云”)游历于大气之中,是没有外部冷源的,潜热是如何释放出去的呢?这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关于水蒸气凝结,大气物理学的经典描述来自英国著名的大气物理学权威BJ.梅森。他所建立的水蒸汽凝结方程认为“几乎全部凝结潜热从云滴表面通过周围空气传导而耗散”。对于这一描述,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是难以发现其错误的。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大气物理学的研究主要还是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基础上进行的,第二定律分析微乎其微,这是其理论存在的根本不足,而全球变暖论的理论依据就是大气物理学。

根据第二定律,热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如果水蒸气凝结的潜热要从云滴表面通过周围空气传热而耗散,就必须要求云滴表面的温度高于周围大气;但如果云滴表面温度高于周围大气,所能发生的过程就只能是云滴上的水分子向周围大气扩散,不可能出现水蒸气的凝结。我们知道,水蒸汽凝结是同温相变过程,因此不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大气中的水蒸汽凝结加热大气中的云滴,使其表面温度升高并超过大气自身温度的程度。但是要满足BJ.梅森的水蒸气凝结模型的传热要求,这又是必须的。因此,只能讲梅森模型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因而是错误的。事实上,梅森模型并没有实测数据的支持。

本人虽然不是气象专业的,但长期从事热力学基础研究,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是基础热力学过程。出于对气候变暖论的怀疑,大气中水蒸气的自发凝结过程,不断刺激我思考其凝结过程是如何发生的。2005年的一天,脑子里突然闪现“水蒸气在高空凝结以辐射方式释放其潜热”的想法,随后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初步证实这一观点。这是一种人类尚未认知的物理现象,新的大气温室效应机制。

既然是辐射,大气中必然有其存在。我曾在大气物理学及大气辐射学中查询,始终一无所获。有一天与我校电磁场专业教授沟通,他谈到无线电噪声问题,从而提醒我到无线电专业的文献中去查询,结果有重要发现。我们知道,大气中存在大量的无线电噪音,它们是一种辐射能。但有关它们的来源却没有什么很强的说服力,由于学科界限的限制,也未得到广泛关注。根据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1950’s所做的探测数据等,大气中9MHz以下低频和极低频微波背景噪声,其强度有非常明显的水蒸气凝结特性,如夜间高于白天、海洋高于陆地、夏季高于冬季,并且下午高于上午,大风时高于无风时等,可以视为大气中水蒸气凝结辐射释放潜热的证据。由于大气对于微波有很强的吸收性,越是高频的微波,吸收越强烈,因此大气中能远距离传播的是低频和极低频的微波,高频微波很快被大气吸收(注:微波通讯要设置很多的基站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因此,尽管大气中水蒸气凝结量很大及降水量也很大,但大气中高频微波能量的比重却不大,符合大气辐射的探测结果。

另外,根据大气辐射特性,水蒸气吸收地表长波辐射的能力大于CO2,大气中水蒸气的浓度又远远大于CO2。如果按平均1%的水蒸气浓度计算,CO2的温室效应只有水蒸气的4%。而全球年度平均降水量达5.77×1014m3,潜热量约1.44×1021kJ,折合向地表的辐射强度约40W/m2,远大于IPCC报告估算的CO2等温室气体2.43W/m2的辐射强迫增加值(注:这一数据是值得怀疑的)。在基于上述数据,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1).大气中CO2是微量气体,即便其浓度倍增也不可能对气候产生实质性的影响;(2).决定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作用下水的蒸发与凝结。事实上,通过卫星云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天气(气候)变化过程其实是水汽变化过程,可以说没有水汽运动和变化,就没有气候的变化,以飓风为例,它的中心其实是大量的凝结态的水。

根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在《2009年科学发展报告》(中国科学出版社)中的文章,太阳活动是呈周期性变化的,并指出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关联。丁一汇院士等在《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年第1期上发表的“中国气候变化的检测和预估”给出了中国近百年(1905-2001)平均地表气温变化图,非常清晰地显示中国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二篇文章非常地吻合。而中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1973年关于中国5000年气候变化的学术专著,非常清楚地告诉世人,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不支持全球变暖论。

事实上,大气温度在1998年达到峰值之后,尤其是近年来,气候并未像IPCC预言的那样单向性变暖,低温现象非常普遍,而其间人为CO2排放量还在持续增加。从科学的角度,我们实在看不出CO2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实际,一些气象学家预测说地球小冰期到来,与二位丁院士论文所述的周期性相当的吻合,再加上IPCC某些人的行为不端,人们对IPCC的不信任已开始加剧。

至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错误理论导致的错误结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693-534154.html

上一篇:“非低碳”的过节方式
下一篇:百度百科“温室效应”的定义已经偏离基本的科学事实
收藏 IP: 61.50.133.*| 热度|

32 秦四清 张骥 赵斌 朱志敏 曹聪 王铮 夏新宇 郑祺 苏德辰 庄世宇 张学文 陈小润 杨学祥 高雪涛 杨凯 张文增 谭红朝 汪梦雅 蒋继平 钱磊 占礼葵 翟远征 李小文 徐耀 王随继 周可真 王修慧 吕喆 赵凤光 范志强 sunxiaofei nfusu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