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祥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少祥

博文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探讨还处在瞎子摸象的状态

已有 3820 次阅读 2010-2-11 15:31 |个人分类:气候变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探讨还处在瞎子摸象的状态

 

目前,北半球遭受罕见的暴风雪袭击,气候有趋冷现象,全球气候变暖还是变冷的争论又多了起来。但是,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所争论的是同一个对象,却依据的却是完全不同的理论基础。

1.一种观点是,气候的冷暖变化具有周期性,更多的是依据历史记录及经验。指出目前地球进入冷周期,因此才有席卷全球的暴风雪。

2.另一种观点是,工业革命以来,CO2等温室气体增加是人为的,如果不加以控制,必然导致气候变暖,主要依据的是CO2等温室气体吸收地表长波辐射的特性。

IPCC第四次报告提出了最严厉的警告,气候变暖将是持续的,到本世纪末气温将增加2℃,什么北极融化、冰川消失,……,等。

 

而气候变化的关键数据是: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报告(2001):自1860年使用仪器进行气候观测以来,全球地表气温增加了0.6±0.2。分析表明,地球在过去的1000年中,20世纪可能是增温最明显的一个世纪。自从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全天最高和最低气温测量已覆盖50%以上的全球陆地面积,这些数据显示平均日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速率是最高气温的两倍,全天温度范围减小0.8°C。另据《气候过程与气候变化》[()Edward Bryant, 剑桥大学出版社,1997],夜间增温幅度大约是0.84°C,日间是0.28°C。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监测到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由于夜间增温所致。

根据IPCC报告,工业革命以来,大气CO2浓度增加了80%,达到目前380ppmv。大气CO2增长的2/3是由矿物燃料造成,其它则由土地利用变化尤其是森林砍伐以及水泥生产等造成。过去20年间,大气中CO2浓度也明显增加,而且目前仍保持增长趋势。大气中甲烷与氧化亚氮N2O的浓度分别增加了151%17%

众所周知,水汽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根据IPCC报告,“北半球中高纬陆区的降水在20世纪每10年增加了0.5%1%,热带陆地区域每10年降水量增加0.20.3%,亚热带陆地区域每10年降水量减少0.3%左右,赤道地区最近几十年降水量没有明显增加。南半球部分地区出现了北半球的降水特征,但因陆地缺少连续性而总体可比性不明显;海洋上的降雨因没有足够的数据而不能分析其变化趋势”。但是“从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大的和极端降水事件推断,总降水以一定比例迅速增大很可能已经发生了”。

很明显,水量增大了,但其影响未引起足够的关注。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还是理论基础问题,因为有人从一开始就认定气候变暖是人为活动导致的,而大气中水汽变化中的人为因素较少,就将其排除在外了,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事实上,我们连水汽在气候变化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物理学机制都不是很清楚,怎么可能把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清楚呢?

众所周知,大气物理学认为大气中水蒸汽凝结通过热传导将潜热传递给周围的大气。但是分析发现,这一观点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水蒸汽凝结的潜热只能通过辐射释放出来,这是大气温室效应的绝对主体。

有数据可以说明:全球年均降水量为57.7km3。根据地气系统结构特点,我们假定水汽凝结潜热(2500kJ/kg)的45%向地面辐射,则按地表面积计算的平均热辐射强度达40W/m2,远大于CO2等温室气体,这还没有考虑水蒸汽本身对地表的长波辐射。

【对比一下,根据我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要求,北京地区节能建筑(民居)的冬季供暖指标不超过35W/m2。】

气候变化实质是水汽变化造成的,没有水汽变化,就没有气候变化(天气变化)。不考虑水汽的影响,如何能够把气候变化问题高清楚呢?因此说,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探讨还处在瞎子摸象的状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693-294481.html

上一篇:水蒸汽凝结辐射放热的三个主要证据
下一篇:问一个问题:北半球的这么多降水从哪里来的?
收藏 IP: .*| 热度|

2 杨学祥 樊晓英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