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yreuth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yreuth09

博文

由栽树到人才培养

已有 4477 次阅读 2010-1-29 00:2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德国给人最大的感受是德国人干事情的有板有眼外,另一个印象是绿化很好。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很容易找到很老的大树。例如很多人家里栽了一些苹果一类的树木,尽管到了秋天没有人去采摘果实。但是一眼看上树的年龄就有几十年啦。对一些有历史的地方,人们除了由建筑感受外,另一个不外乎是古树了。国内许多地方建了很多仿古的建筑,但是没有古树在旁,很难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国内每个地方都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现代化建设。让人感动的是,我们除来盖房子外,我们开始重视绿化。每个地方建好后,就忙着绿化。尤其是地产开发商更是对植树热衷,尤其爱好移植大树。一个楼盘几棵大树可能会成为卖点,进而每平米价格贵上几百上千的那是非常可能的。因此,每个城市移植大树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般据讲由购买到移植一颗几十年的大树要花掉上万甚至几十万的钞票呢。当然对于大树而言其移植的成活率是很低的。这也不难理解,一棵大树它的根系直径范围可能达到几米甚至几十米。我们移植的的时候可能最多能够保护树的根系的范围一到两米,大量的大树的根系被破坏,这也难怪大树的成活率低了。

 

国内近些年来除了绿化做的比较好外,另一方面就是国内的大学的人才引进啦。一个大学,除了历史和建筑特色外,其核心当然是大师的存在。一个国际知名的大师可以使一个大学名扬四海。因此大学的领导们都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每个学校都出台了高等人才引进的措施,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咱们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确,老祖宗的话讲的就是有道理,也很深刻。请原谅本人浅薄,细想目前国内大学人才引进和开发商栽树就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如果我们把院士比作百年大树的话,长江学者和杰青可以算的上是四五十年的大树了,然后教授应该是一二十年的,刚毕业的博士等就属于2-3年的树苗了。目前国内的树的结构和和人才结构也很相似,国内百年大树是少之又少,四五十年的也是稀有品种。物以稀为贵,那么多开发商想移植大树,因此大树的价格炒的很高,一棵树动辄几万几十万算是稀松平常啦。同样的,引进院士和长江学者价码也是高的很,一个院士或长江学者的引进从科研启动经费到安家费没有上千万是不可能的。因此,象开发商一样,你从我的园子挖走一颗50年的,我就从你的园子挖一百年的。这样相互挖来挖去,使得树的价格越炒越高。当然亏得不是开发商,反正花掉的是买房人的钱。高校也一样,高校也不是自负盈亏,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因为大家都急功近利,开发商要急于挣钱,领导急于政绩,因此都不太注重小树的培养。毕竟大家都很现实,小树长到大树要几十年,这只能前人种树后人纳凉啦。但是不能忽略的事实是,树越大,移植成活率就越低。当然,从发展的角度,树越老,成长的空间就越小。比如很多学校移植的大树已经2-3年啦,看上去还是半死不活的。牛人跳槽也一样,由适应到做贡献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由成本核算的角度看,移植一棵大树的费用可以载几百棵小树,其实对几百颗小树对环境的贡献要远远比一颗大树的贡献多的多。同样,引进一个牛人的费用可以使几个甚至几十个有抱负的年轻人得以施展才华。同时移植小树的死亡率比移植大树的死亡率低的多。频繁的移植已经造成了大树较高的死亡率,使得本来园子里不多的大树越来越少。这对于整个国家而言确实不利。同样的,年轻人更能从零做起,做出更多的成果。我真心的希望,我们什么时候开始重视栽小树。也许一瓢水就可以就可以让一棵小树枝繁叶茂。我们所给小树的就是时间,几十年后就是绿树成荫。毕竟任何大树都有从小树长大的过程。如果还是这样挖来挖去,有一天我们所有的大树都会被挖死,同时没有新的小树成才。事实上我们更应该关心绩效问题。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很多养猪场的老板养猪是考虑成本的。比如一头猪养到5个月一定要出栏了。因为再养的话,此时猪吃进去的东西和产肉的效率远没有买一头新的小猪效率高。这样再继续养大猪是比亏本的买卖。因此我想,也许我们的开发商和相关领导们应该多到养猪场参观考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73869-291043.html

上一篇:冬日思寒
下一篇:心的旅程
收藏 IP: .*| 热度|

2 htli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