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语义计算沙龙:坐而论道谈“的”“地”】 精选

已有 3791 次阅读 2016-6-26 14:44 |个人分类:立委科普|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Ontology, POS, 地字结构, 的字结构, 词类

【立委按】以前在语言学圈子里有些高雅的沙龙,譬如在冯志伟老师回忆 中津津乐道过的语言学沙龙,每周一次,通常在北大,参与的圈子很小,都是精英之精英,朱德熙(语言学大家,北大副校长)、陆俭明(汉语语法学家)、马希文(计算语言学家,传奇人才,白老师的导师)、冯志伟(计算语言学家)等。坐而论道,雅致之极,令人羡慕嫉妒恨不能入。如今时代不同了,这种沙龙还有吗?回答是,有,譬如白老师主持的【新智元语义计算群】即是:谈笑皆鸿儒,往来有白丁,微信群使得高大上的沙龙平民化了,但高度、大度、上度不浅反深,盖因所延揽的精英早已不再局限于小小的京城,而是遍及全球。白老师树大招风,与NLP有关的华裔背景的顶级专家学者毛姑姑也有90%了,加上赶来的可畏后学,或高论,多潜水,胜景跌出,风光无限。甚至连中国NLP旗手董振东老前辈也上了“贼船”,乐在其中。此番繁荣,拜技术所赐,先给张小龙敬个礼。


白:
“这本书的匆忙de出版,险些坏了大事。”  这里的“de”,是“的”还是“地”,为什么?
如果按照“从里到外”的原则,是“匆忙de”先跟“出版”结合,彼时“出版”尚未被强制,因此还是满格的动词属性,de理应为“地”。但是……个人语感为什么倾向于“的”,而且理论上找不出理由。
“今天真遗憾,错过了大师的精彩de指挥。” 这个就是百分之百的“的”了。
我:
既然白老师爱钻牛角尖儿,咱们就钻钻。
白:
难道这个“指挥”不是被强制的?
我:
不能说 100% 可能是 90%+ 吧。验证的话,可以用大数据。
白:
大数据里有错别字
我:
哪怕大数据里面出来的结果是 100%,用“超大数据” 也会发现不是 100% 而且不仅仅是由于错别字。
白:
验证如果找100个文字编辑,我没意见。
我:
这里面的道理就不是大数据这种表象了,而是某种语言学。
动词概念被性状概念的词修饰,在具体语言中的形式应该是怎样的?就是这个问题。到了汉语,默认的形式是:(1)前置 (2) 加“地”。凡是默认 必有例外。如果 大数据发现了例外 或者 100 个文字编辑的内在句法趋向于一种例外的结果 这个例外就有语言学上的说法。
这里面还有一个微妙之处:口语中是de1 de2不分的,因此上述形式的讨论只限于书面汉语,而书面汉语受到了文法规范化教育的灌输。因此至少从一个层面看,这个问题就是一个 moot point,因为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是不同的,而每个人的儿童时学会语言的过程则是相当类同的。这二者打架的结果就会出现不一致,因此 100% 很难。如果聚焦到 100 个文字编辑做裁判的话,实际上是放大了教育的影响。有意思的问题于是成为:本来 “的”是 de 的默认,而非默认的“地”的使用是受教育的结果,因此文字编辑应该趋向于在形状类概念修饰动词性概念的时候,使用“地”而不是“的”。但是,这个 case 却不是(假如白老师的语感或修养靠谱的话),正相反,受过教育的人在这个 case 中,更趋向于用 “的”。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必有更深层的说法。
还要继续吗?或者谁继续牛角尖下去?
白:
其实,我是在对“从里到外”和“从左到右”的原则在质疑。如果“从左到右”,名物化结构强制的痕迹在不断加重,用“的”就理所当然了。如果“从里到外”,强制在外层,里层在不确定情况下会追随标配。
我:
其实我也正想说到这点儿,就是发散太远,还没收回来。
白:
所以,我认为是“从左到右”的分析策略在起作用。
我:
左右就是词序形式。抽象一点,不是词序,而是【层次性】与【去层次性】在语义表达或理解中的矛盾体现。这在句法学界已经打了很久很久了。层次性是一派,去层次性(扁平化)是另一派。公、婆各有理。
白:
不需要那么极端,就是已经读进来但还没有构造成树的成分,是完全被动地等在那里,还是对后续的消岐有所影响的问题。

我:
层次性的理解涉及多性状概念的 scope 边界,这是乔姆斯基短语结构的真义。去层次性的理解不强调这种 scope 的严密性,而是把他们的配置看成是自由搭配。这是为什么 dependency grammar 的结构树放弃非终结节点的表达。
白:
结构强制发生在有明确结构预期的时刻,而不是真正等来了结构强制对象的时刻。
伟哥可以顺带看看“恢复疲劳”那段。
我:
层次性一派的假设: x1 de x2 de x3 == [x1 de [x2 de [x3]]]
去层次性一派的假设: x1 de x2 de x3 == x2 de x1 de x3
两个假设都可以找到语言事实的支持。
白:
应该有 强去层次 和 弱去层次 之分
强:等价;弱:sometimes等价
我:
相信层次化的理解和去层次化的理解,在相当多的人中其实是模糊的。人的语义,无论表达还是理解,都充满了模糊性,而这种模糊性基本上也不影响语义的语用。换句话说,怎么说都可以,人类在交流中基本不 care。
白:
对分析策略似有影响
我:
歧义不仅可以保留或休眠,直到语用,甚至可以 beyond 语用,一直到死:严格说到死的歧义超越了交流,不能算歧义,最多算伪歧义。从这一点看(伪)歧义,就发现很多问题是人自找的;董老师也说过类似的意思。“人” 指的是系统设计师。
白:
又漂了
我:
漂是因为某个思路还没到终点,意犹未尽,很难受的。
回到分析策略,自底而上最实在。自底而上与层次化自然相配,但也不必然采纳层次化的 representation。
说说 恢复疲劳 吧。这是个固定用法 词典化的条目。
白:
结构强制是个特殊的操作,如果承认在短语“这本书的不出版”中,“不出版”是个状中结构,而再外层是个定中结构,于是结构强制就发生在这两层的衔接当中。“这本书的匆忙de出版”站在层次观点也是一样的,但我质疑层次结构在先结构强制在后。
我:
虽然汉语的 动宾句法 可以有 n 种逻辑语义,但是作为 open-ended 的句法语义解读,这 n 种解读不能是非自然的或满拧的语义。“恢复”与“疲劳”就是满拧。里面省略了的 FROM 就是反映这种蛮拧的。如果 FROM 不出现,那么必然要词典化 用记忆去绑架。
白:
“维持骚乱”的说法也成立
我:
如果要探究为什么这种乍听上去矛盾的说法进入了人类的语言 被词典化,简单的说法就是约定俗成。深究的话 其实是因为矛盾的双方是共现频率极高的相关概念。因为高度相关,所以本来可以明晰的连接双方的句法手段(词序啊,小词 from against 啊等)就显得太啰嗦,偷懒的人开始省去这些句法元素 共同体开始接受这种省略。最后就进入了集体的固定用法的记忆。“从疲劳中恢复” >> “恢复疲劳”;“维持和平以防骚乱” >> “维持骚乱”。
白:
我的观点是,分析不在乎是不是词典化,生成在乎。哪怕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组合,也会放行的,因为张力的指向一览无余。
我:
分析不在乎,是语义不落地,只是休眠。管它什么宾呢 动宾是无疑的。
白:
“维持骚乱”就不必有什么固定记忆,一看这俩词儿,就知道是从不正常状态努力进入正常状态。
我:
没进入固定记忆,是还在过程中。
董:
知网词典的词语,与两位讨论的有关,供参考:

W_C=打扫房间
G_C=verb [da3 sao3 fang2 jian1]
S_C=
E_C=
W_E=clean the room
G_E=verb [51cleanverb-0vi      ]
S_E=
E_E=
DEF={clean|使净:patient={room|房间}}
RMK=

W_C=打扫垃圾
G_C=verb [da3 sao3 la1 ji1]
S_C=
E_C=
W_E=sweep away rubbish
G_E=verb [51sweepverb-0vi      ]
S_E=
E_E=
DEF={remove|消除:patient={waste|废物}}
RMK=

W_C=打扫卫生
G_C=verb [da3 sao3 wei4 sheng1]
S_C=PlusEvent|正面事件
E_C=
W_E=cleaning
G_E=noun [7 cleaningnoun-0action,uncount,ofnpa次    ]
S_E=PlusEvent|正面事件
E_E=
DEF={clean|使净:StateFin={spotless|洁}}
RMK=

W_C=恢复疲劳
G_C=verb [hui1 fu4 pi2 lao2]
S_C=PlusEvent|正面事件
E_C=
W_E=recover from tiredness
G_E=verb [51recoververb-0vi      ]
S_E=PlusEvent|正面事件
E_E=
DEF={BeRecovered|复原:StateIni={tired|疲乏}}
RMK=

W_C=恢复知觉
G_C=verb [hui1 fu4 zhi1 jue2]
S_C=PlusEvent|正面事件
E_C=
W_E=recover consciousness
G_E=verb [51recoververb-0vi      ]
S_E=PlusEvent|正面事件
E_E=
DEF={BeRecovered|复原:StateIni={dizzy|昏迷}}
RMK=

W_C=救火
G_C=verb [jiu4 huo3]
S_C=
E_C=
W_E=fight the fire
G_E=verb [51fightverb-0vi      ]
S_E=
E_E=
DEF={remove|消除:patient={fire|火}}
RMK=

W_C=救生
G_C=verb [jiu4 sheng1]
S_C=PlusEvent|正面事件
E_C=
W_E=lifesaving
G_E=noun [3 lifesavingnoun-0action,uncount,ofnpa次    ]
S_E=PlusEvent|正面事件
E_E=
DEF={rescue|救助:StateFin={alive|活着}}
RMK=

W_C=救穷
G_C=verb [jiu4 qiong2]
S_C=
E_C=
W_E=help the needy
G_E=verb [51helpverb-0vi      ]
S_E=
E_E=
DEF={rescue|救助:StateIni={Circumstances|境况:host={group|群体}{human|人},modifier={poor|穷}}}
RMK=

W_C=救命
G_C=verb [jiu4 ming4]
S_C=PlusEvent|正面事件
E_C=
W_E=save somebody's life
G_E=verb [51saveverb-0vt,sobj      ]
S_E=PlusEvent|正面事件
E_E=
DEF={rescue|救助:StateFin={alive|活着}}
RMK=

W_C=救灾
G_C=verb [jiu4 zai1]
S_C=PlusEvent|正面事件
E_C=
W_E=provide disaster relief
G_E=verb [51provideverb-0vi      ]
S_E=PlusEvent|正面事件
E_E=
DEF={rescue|救助:StateIni={mishap|劫难:cause={NaturalThing|天然物}}}
RMK=


白:
比如“打击卖淫嫖娼”为什么不能是“打击卖淫 嫖娼”而必须是“打击 卖淫嫖娼”?就是因为一个正面一个负面,是拧巴的,两个正面,就顺当了。这说的是sentiment对分析的反作用。
我:
“维持骚乱”对我这个个体 目前处于一种不接受的状态。并不因为拧巴 我就接受它合法。如果我是语文老师,我会判错 我自己也避免这样用 也不会这样用。但是如果共同体在这个演变过程的终点选择接受 也就是选择词典化,那么我只得也选择接受 并加入我的词典。这是其一。
其二,拧巴的确在语言交流中起作用。拧巴迫使人放弃默认 去探索其他的语义路径 达成理解 虽然心里可能依然别扭。心里别扭是因为还没有词典化 黑箱化。
白:
参加维和部队,到非洲去维持骚乱。
好点没?
我:
有了上下文,当然别扭感好一些。(同理,我也可以这样加上下文:恐怖主义分子猖獗得很,他们要维持骚乱,我们怎能坐视不理。)
在 sentiment 中,有些故意矛盾的说法来表达讽刺,也是这个拧巴理解的过程。以前说过的 thank you for misleading me,thank 的正面褒扬与 misleading 的反面 是拧巴的。理解放弃了默认,选择了 misleading,是客观sentiment对主观emotion的胜利。thank 的正面语义因此消失,被讽刺取代。
白:
“感谢你八辈祖宗”
我:
英语的 improve 是这样一个褒义词,以至于它不在乎宾语是正面反面。可是 维持 在汉语不是,因此“维持骚乱”的别扭感更强,除非是置于合适的上下文,或被语言共同体词典化绑架。

宋:
“这本书的匆忙的出版”和“这本书的匆忙地出版”都是合乎语法的,而且都是指称语。深入一层,“匆忙的出版”和“匆忙地出版”都受“这本书的”修饰,也都是指称语。再深入一层,“匆忙的出版”中的“出版”是指称语,“匆忙地出版”中的“出版”是述谓语。“匆忙的出版这本书”语法上是错的,“匆忙地出版这本书”没问题。一般来说,动词V的语用功能既可能是指称语,也可能是述谓语,依靠它的句法位置来区别。被“Adj的”修饰的V是指称语,被“Adj地”修饰的V是述谓语。修饰后得到的短语,“Adj的V”是指称语,“Adj地V”与V一样,既可能是指称语,也可能是述谓语,依靠它的句法位置来区别。
我:
基本同意宋老师。
顺便提一句,感觉与白老师对话的时候,常常是,似乎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这不影响互相听得见;这两股道不是完全平行的 而是中间老有交叉点。仔细想来,估计是白老师是广度优先的对话算法;而我是深度优先的算法:一条路径不穷尽不愿意回头,就是所谓 “漂”或发散性思维。因为对话是在有限时空中进行,无论什么算法都不可能穷尽路径,因此就造成白老师提纲挈领 总站在云端俯瞰的效果,而深度优先的算法就成了啥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印象。宋老师则不同,广度深度都有,但往往是隐而不发 一锤定音。董老师更是大师了 拈花微笑,howNet 拨千斤。就没有能超出 HowNet 的,简直就是如来佛的手掌心。
董:
“出版”,这对于Hownet曾有重要意义。HowNet当年就此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出版”(或类似的“计算”、“分析”等)在汉语里也类似于英文既有动词词性,还有一个名词词性吗?这涉及在知网词典中,它们应有两个词条,还是只有一个词条?第二,“这本书的出版”和“这本树的不出版”,在理论意义上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出版”的问题,HowNet与宋老师是一致的。以前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说明时,我们说:“出版这本书”和“这本书的出版”中两个“出版”在核心语义上没有差别,所差的是:前者是有过程的,而后者是静态的,是一个事实。用比喻说,前者是一段视频,后者是一个镜头。这也就是宋老师的述谓性的和指称性的理论。HowNet基于这样的认识,“出版”这样的词语在词典中,只有一个词性,即动词,但对应着两个英文词条,动词和名词。
白:
“这本书的出版”揭示的结构强制现象概括为三句话:1、修饰语决定整体的词性;2、中心词保持原有的词性;3、修饰语填中心语的坑。
我:
Ontology 是逻辑的 高于语言的。在 ontology 的顶层 也有类似词类的东西,可以称作 逻辑类:逻辑动词 逻辑名词 逻辑形容词。这个思考在hownet 得到印证。我个人的这个思考发源于对世界语的钻研及其与不同类语言的比较。我学过法语 俄语 加上英语 汉语 世界语,有足够的表征支持跨语言、高于语言的逻辑类的探索。特别是世界语的构词法 对于这类研究的启示,当年感觉是醍醐灌顶。
白:
中心词的词性也可以“嫁鸡随鸡”,强制前保持原有词性,强制后由修饰语决定。此处特别容易走向拍脑袋。
我:
强制前强制后,原逻辑类都是恒定不变,它是这个语词概念的本质类别,不随句法词法而变。到了特定语言 会有一个类似的 field,俗称 pos,这个是可以改变的。但是传统上 nlp 定义的 pos 任务 很容易过火 过犹不及 结果是让开发者陷入依赖pos的误区(见【中文处理的迷思之二:词类标注是句法分析的前提】)。尤其是照搬英语pos做法到汉语的人 特别要警惕 pos 的陷阱。【迷思】里蕴涵很多只可意会的实践体会和哲学思考,说给世界听 但并不在乎世界听不听。陷阱本就是为人预备的 栽进去也没啥 不过是重复我们曾经的苦难而已。不说不忍,说了也就是菩萨心肠。

quote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不反对先POS后Parser的中文处理策略,只是指出POS并非Parser的先决条件,还有一种句法直接建立在词典之上的一步走的策略。顺着这个思路,一步半的策略也许更好。所谓一步半,就是做一个简单的 POS 模块(算是半步)把词类区分中比较大路容易的现象标注好,并不求对所有词类施行标注。

这里要提的建议是:推向极端可以不做 汉语 pos,为了工程方便 可以做,但不要过火 不能依赖。
董:
说得太对了。我们在HowNet 那本书的最后单有一章,讲的是中文。其中批评了宾州中文树库,说那是照着英文套中文。特别举得例子是他们标注:年平均(adv)-增长3倍,同句中的年平均(adj)增长率,中文真是如此吗?我们中文的哪本词典里有如此区分词性的。英文词典里look是动词还是名词表的清清楚楚。我们中文是到真实文本中浮动的。英文的文法是百姓的文法,中文的文法是汉语学家的文法。
清:
董老师分析的透彻!
我:
董老师做 HowNet 的30年,所经过的思考,是我们一般人难以企及和想象的,所以我说,真地就好像如来佛的手掌心,有时候我们自以为自己有什么创新思维,最多也不过是个孙猴子,还不等到得意,就发现董老师高高在上 拈花微笑呢。
白:
不过只要伪歧义控制得住,就算多几个POS,技术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至少这不是个技术问题。
我:
问题是,这些都是相互关联的。多数人,特别是没有经过磨练的新毕业生,一头栽进去,根本就无法控制伪歧义。汉语处理一不留神就是个泥淖。
白:
毕业生学什么课太关键了,学了错的课,时间还不够用来消毒的。
杨:
精辟!

白:
NLP的精妙所在就是纵向不确定性(一个位置上取什么标签)和横向不确定性(哪两个标签之间有关联性,独享还是共享)互相交织,最后还给出一个确定的解。
我:
就好比一个迷宫。虽然说走出迷宫 并非只有一条路径 但能走出来的路径真心并不多,而且每条到达终点的路径都必然七曲八拐 暗礁险滩。可以展示最终的形态 很难展示历经的过程。有人认为 只要最终形态是相对确定的 这个路径就必然可以根据最终形态学出来。这就是黑箱子的哲学。似乎天然可行 也赢得了全领域 甚至全人类(大部分是外行)的理所当然的认同。我称它为学习乐观主义。有没有 catch 只有天知道 白老师知道。
白:
七拐八拐真心不是障碍,障碍是目标函数是什么。
我:
七拐八拐关涉多层,不也是毛毛虫的一个部分?


【相关】

中文处理的迷思之二:词类标注是句法分析的前提

[转载]【白硕 - 穿越乔家大院寻找“毛毛虫”】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朝华午拾》总目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986906.html

上一篇:【立委科普:NLP核武器的奥秘】
下一篇:说吃荞麦面
收藏 IP: 192.168.0.*| 热度|

5 武夷山 黄永义 史晓雷 shenlu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