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刘群老师转了一篇好文:The Bitter Lesson ,机器之心翻译过来了,《AI先驱Rich Sutton:利用算力才是王道,人工智能一直在走弯路》
是以历史事实对符号AI和规则NLU的批判。人的方式就是符号逻辑:这样比较舒服,容易理解。但是面对依赖蛮力(算力)的海量搜索和海量学习,符号逻辑显得单薄。无论多么 bitter,历史事实(speech,vision,MT)很难回避,不得不承认。剩下的问题集中在:
1. 可解释性/可定点纠错性
这是不是蛮力/算力的死结?符号逻辑不存在这个问题,by definition,它就是人可解释的。但实际上,可解释性只是一个表象,因为稍微复杂一点的任务,符号逻辑的模型和算法理论上虽然可解释,但实际上也不是容易说清楚的。
白:过程的可解释性和表示的可解释性是两个不同的issue,没有人苛求过程的可解释性。但是表示的可解释性不同。明明有合理的显性表示,非要把它“嵌入”,这就说不过去了。
李:那是。另外一点就是,可解释性背后的东西似乎更重要,那就是定点纠错的能力。因为是符号逻辑,甭管路径多复杂,专家真想 debug 的话,就可以追下去。学习的模型就很难。可解释性/可定点纠错性,这是符号派还可以拿得出手的一张王牌。第二张王牌就是:
2. 不依赖海量标注
这第二张王牌,也越来越让人“担心”了。倒不是担心无监督学习,或者迁移学习会突然有革命性突破。而是实际上看到的是一种渐进的改变。
第一个改变是所谓预训练的进展。的确从方法论上 把通用的模型与应用的需求做了分工,使得对于后者的标注要求理论上是减轻了:这还是正在进行的过程。但预计不会太久,不同的效果就会显现得更有说服力。方向上,很看好预训练的作用,现在只是一个开始,但已经很让人兴奋/担心了。
第二个改变是,很多标注数据可以半自动收集,通过各种方法,各种 tricks,加上时间积累效应,再加上调动用户积极性的“引诱式”标注的反馈,等等。大规模标注数据的人力要求 并不总是想象的那样无边无际和困难。
白:问题是:什么标注?标注体系的科学性,决定它的天花板。标注含不含复杂结构?如果含,又能自动标注,那还训练个啥,就是解析了。如果不含,怎么保证能“命中”目标语言?命中场景,而不是命中“端到端”游戏?
李:“复杂结构”和体系天花板,这些深层符号逻辑的东西,当然也可以是王牌。靠蛮力/算力的端到端学习可能难以应对。但是深层逻辑的东西,感觉上,在 real world 的任务中,占比不大。可以拿来说事,实际限制往往不大。
最近遇到一个同好,聊起来,朋友对我的符号悲观主义很不理解。说做了一辈子的符号了,“李老师”怎么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
这要看年龄段了,到了这个岁数了,威风志气都是小事,不值一提,主要还是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对于上面几张“王牌”或挡箭牌,估计还要两三年的时间可以化解,或见分晓。到那个时候,可以比较确定地看到符号路线的合理定位。到底有多大价值,如何相处和自处。相信不会“蒸发”,但定位成秘书或打杂的可能性,感觉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儿。
白:包含/容纳结构,是NLP不同于普通视觉任务的根本特质。深度学习的猪飞不了多久了。
李:“包含/容纳结构,是NLP不同于普通视觉任务的根本特质”,这话自然不错,可是MT是NLP呀,没有结构,NMT 达到的成就,不得不信服。唯一的退路就是,MT 太独特了,端到端的数据是几乎无限的。这自然是 NMT 奇迹发生的根本原因,但逻辑上这个奇迹反驳和弱化了 没有显性结构,学习难以完成NLP任务 的立论。当然,我们总可以找到 NMT 里面的痛点和笑话,来反证其缺乏结构的短板。可事实是,这些痛点和笑话确实没有什么统计意义,对于任务完成的整体效果,其实影响没那么大。对于传统的文法翻译派,NMT 是一个真正的苦果,又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标杆。
白:MT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而且MT不是场景化的。这意味着它只能是陪衬。在核心应用的智能化方面起的作用很边缘,算不上什么苦果。
李:做过RMT很多年的人体会有所不同。苦果是说,曾经相信只要自己努力,RMT就可以创造奇迹,直到有一天发现,这是一个无法匹敌的力量对比。所谓“臣服”,大概就是这样。
白:我们提倡黑白双煞,提倡端到端和场景化并举。端到端不适合做产品,也不适合做整体解决方案。2B尤其如此。场景必须是黑白相得益彰,甚至是白远远大于黑。黑盒子做场景先天劣势。
李:场景化怎么说法?我以前的说法就是 NLU 支持 domain porting,NLU 做得功夫越足,domain 落地这边就越轻省,场景化效率越高。
白:我认为,在过程、控制这些地方,神经大用特用都没有关系,在表示则不然。
做场景化的,千万别被MT带歪了。
【相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