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strong

博文

夜盲症与维生素A 精选

已有 439 次阅读 2024-9-11 15:42 |个人分类:教学案例|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夜盲症是指人在暗处时视觉适应能力差,在夜间或光线昏暗处视物不清或失明,但在明亮处则视力正常的一类病症。就像下面两幅图所示,左边的是视力正常人看到的夜景,而右边的则是夜盲症患者看到的景象,可见夜盲症会导致患者在夜间昏暗处视物不清或者失明。

图片1.jpg

值得自豪的是,我们中国古代人早就发现了夜盲症,并找到了治疗夜盲症的正确方法。早在我国魏晋时期,就有医学家对夜盲症进行过描述,并有“肝能明目”的记载。其中,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在其《肘后备急方》中最早使用羊肝治疗夜盲症。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诺贝尔奖得主屠哟哟也正是从这本中医药典籍中获得灵感,找到了治疗疟疾的良药——青蒿素。到了唐代,有药王之称的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在他的医学著作《千金方》中详细地记载了夜盲症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可见,在浩瀚的中国古代典籍中蕴藏着无数古老的东方智慧,这也是璀璨的中华文明对世界和人类的贡献。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保护和传承好先辈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图片2.jpg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尚不知道究竟是动物肝脏中的什么成分对夜盲症有治疗作用,更不会分析该成分的结构与生化性质。直到1912年,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哥兰·霍普金斯(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 提出牛奶中存在一种对人体营养至关重要的未知物质,该物质不是脂肪、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且是帮助老鼠生长所必需的存在。当时许多研究人员对年轻大鼠和小鼠的饮食进行了实验,从简单的饮食混合物开始,尝试推断出还需要什么。当时,霍普金斯第一个提供了饮食中缺乏特定成分可能有害的明确证据。1913年,多位科学家从鱼肝油中提取出了维生素A,这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将它用来治疗夜盲症病人,发现确实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后来,人们又经过一系列研究,确定了维生素A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对维生素A进行了人工合成,并发现了视网膜中视黄醇(维生素A)与视黄醛的转化作用机制。可见,维生素A的发现和生理作用的研究并非一人之功,而是经过很多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经过不断探索,不惧失败,前赴后继的接力下才实现的。同时,维生素A的发现历程也启示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要具有更宽广的视野,多关注国内外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

根据有关资料,目前全世界每年仍有100-200万人因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疾病而死亡,包括50万学龄儿童失明,以及近9万名儿童死亡。对此,有科学家提出了通过食用黄金大米来预防和治疗夜盲症等维生素A 缺乏症的思路。所谓黄金大米就是科学家将几个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导入水稻而生产出来的一种大米,这种大米外观的颜色呈金黄色,故称之为黄金大米,由于一分子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分解为2分子维生素A,因此可以有效的补充维生素A的缺乏,这也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来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有益尝试。

图片3.jpg

黄金大米在补充维生素A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食用黄金大米后人体首先吸收的是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再转换为维生素A,因此不会造成超量摄入维生素A引起的中毒,是世界公认的安全的补充维生素A的途径;其次,黄金大米易于储存,不像蔬菜那样面临储存保鲜的问题,放上一年两年也能不坏。另外,使用成本低,人们并不会觉得食用大米增加了额外负担,可以保证持续地食用黄金大米不会中断维生素A的摄入,从而保证治疗效果。但由于黄金大米属于转基因农产品,由此引起的生物安全方面的论战和争议也一直不断。这提示我们面对有争议的事物,一方面要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学会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利弊,另一方面我们自己在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也要遵守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不能违背伦理和社会道德。

【后记】本文为我今年参编的一本教材《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指导》(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编写的课程思政故事之一。由于这些故事以二维码的形式存于云端,估计能读到的人很少。考虑到这些故事具有一定的科普价值,因此我把它贴到我的博客中,也许能让更多的人看到。部分图片和素材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14645-1450701.html

上一篇:博客开张暨新论文在线
收藏 IP: 1.58.73.*| 热度|

2 郑永军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1 19: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