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土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能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若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净矣。”
----《清净经》
老子认为,上品贤人,因为其深明大义,故而没有什么争贪。下品愚人,因为其执着已见,不察情理,故而好起争端。上品有德之人,行了有功之事,有恩于人之事,还不以为是德。下品无德之人,虽有心积德,可做了一点有德之事就要自持大德了,因为这种人不明道德的真义。
物质在相临频率的时候,将产生共振,共振就是系统能量达到最大的状态;信号在同频、同相、同幅的时候,将产生同步,同步就是系统信息交换最有效的状态;系统局部之间达到有序、自组织、开放结构的时候,系统整体构成了协同,协同就是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不稳定平衡状态;社会人类进化到彼此“勾心斗角,并而不悖”的时候,社会将产生和谐,和谐就是社会的祥和。
协同,即系统在外参量的驱动下和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协同系统的状态由一组状态参量来描述。这些状态参量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是不相同的。当系统逐渐接近于发生显著质变的临界点时,变化慢的状态参量的数目就会越来越少,有时甚至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
如今真机普度,道降庶民。凡是善男信女,都能有得道的机缘。老子虽然大谈特讲人生“清净”之道理,但是仅仅停留在个体的人与自然之间的配合之上。老子没有意思到,人是社会动物,社会动物不但需要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彼此和谐。然而,众生仍是“认假”不“认真”。其原因就是妄心、妄想所致。妄心一动、妄想一念,则道心难现;妄心越大,妄想越高,则离道越远。如此以来,怎么能够得到真正的“道”呢。人类与自然和谐的道理非常容易被人类接受也容易被执行,而人类彼此和谐的道理,能够被接受却不容易被执行。
在老子的2500年后,科学的进步让人类看到了更多更深刻的自然规律,这些规律不仅仅是停留在自然世界的表面之上,而且深置于混沌宇宙之内部。哈肯发现在合作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某种更为深刻的普遍规律,他在1970年出版的《激光理论》一书中多处提到不稳定性,为后来的协同学准备了条件。协同学是研究协同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协同系统是指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能以自组织方式形成宏观的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协同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共同工作。
惊,即突然害怕之意,言戒惧之含义。妄其心常惊其神,惊其神则着万物,着万物则贪生怕死,贪生怕死则产生无穷尽之烦恼。如果经常烦恼妄想,则身心忧愁苦恼。如果常处忧愁烦恼之中,必将愈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远迷失了真常不朽之道。
协同学与耗散结构理论及一般系统论之间有许多相通之处,以致它们彼此将对方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实际上,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系统论提出了有序性、目的性和系统稳定性的关系,但没有回答形成这种稳定性的具体机制。耗散结构理论则从另一个侧面解决了这个问题,指出非平衡态可成为有序之源。能够有悟性的人,自然能够得到并悟透真实不虚、长久不变的道理,能够永远衣钵清净,达到长寿久视的境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125-17835.html
上一篇:
“虚拟现实”--主观与客观之融合下一篇:
计算机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