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ming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mingcheng

博文

类星体问题初探

已有 120 次阅读 2024-9-25 08:16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6.类星体问题初探.docx

类星体问题初探

类星体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非比寻常的亮,比正常星系亮1000倍.在可见光及无线电波波段都有此特征.类星体的绝对星等Mv在-25等到-33等之间,用哈勃定律可由红移值推算出距离,再由距离推算出光度.这样算出的类星体光度,在太阳光度的1012倍到1014倍之间,约1038瓦到1040瓦.能量释放的功率是星系的千倍以上.

迦玛射线是光波中能量最强的部分,它通常伴随着极剧烈的物理过程产生.每星期科学家们都可以检测到几次迦玛爆.这种爆发在天空中具有各向同性,但在同一位置上从不重复发生.迦玛爆会放出巨大的能量,我们至今不清楚它的产生原因.一些天文学家认为迦玛爆可能来自于银晕中的中子星,更多的人则认为迦玛爆是由距离我们极遥远的剧烈过程(中子星或黑洞之间的碰撞)产生的.黄克谅:“因此,十几年前,类星体的发现构成了对近代物理学和现代天文学的挑战;今天,这个挑战仍然在继续.可以肯定,战胜这种挑战,更深刻地认识类星体的本质,将意味着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一次巨大飞跃.”《天文学的新进展》1983.李宗伟,肖兴华:“总之,类星体发现以来30年中,红移的原因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解决之日也是颁奖之时,盼望这一天早日到来.”《普通天体物理学》p569,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卞毓麟:“所以,类星体的本质,迄今仍是个未解之迷.”《宇宙之迷》p50.周又元:“类星体是60年代四大天文发现之一,因其争论不休的奇特性质,而被号之为谜.”《天体物理、电路分析、脉冲分析》

李政道认为:“关于类星体,类星体的能量是太阳的1015倍,超新星的能量是太阳的1010倍.可是超新星仅有约一年的寿命.而类星体一直还在发光,它如此巨大的能量来自何处,我们不知道.”李政道(T.D.Lee)把这个问题列为21世纪科技所面临的四大问题之一.《自然杂志》19卷4期的‘探索物理学难题的科学意义'的97个悬而未决的难题:67.类星体的能源是什么?笔者认为迦玛射线爆与类星体的能量其实就是电磁能.在物理学的体系中有各种各样的守恒量,如质量、电荷、自旋、动量和能量等等.在封闭系统中所有的物理量中只有能量是无条件守恒的,无论物体发生怎样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它总是保持守恒.与能量的无条件守恒不同,质量、电荷、自旋等等的守恒是有条件的.比如在正反粒子的相互作用后所谓的质量、电荷、自旋等特性都会消失.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电磁能与引力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electriccharge与electricfiel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也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互相联系着的.质量守恒定律与electriccharge守恒定律可统称为广义质量守恒定律,通过质能方程与电能方程可将广义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联系在一起.Maxwellsequation与electriccharge守恒有密切的关系.

附录:哈勃拍到超新星爆炸残留下的惊人光带

哈勃望远镜最近拍到了银河系中一颗已经在1006年5月1日爆炸了的超新星残余的特写镜头.此爆炸是历史记载中最明亮的爆炸之一.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尽管中世纪的观天人在1000多年前看到了一颗恒星爆炸的景象,但直到现代天文学爱好者才全面获得了其爆炸残余的惊人画面.因为哈勃望远镜最近已经拍到了银河系中一颗已经在1006年5月1日爆炸了的超新星残余的特写镜头——是一条非常壮观的光带.此爆炸是历史记载中最明亮的爆炸之一,肉眼就能看见.科学家表示,此精巧模样的残余其实是来自此恒星爆炸的部分冲击波.而且,此暴动的残余还在爆炸之中,每小时大约移动1千万公里.此哈勃图像主要是由此残余的氢原子发射出的可见光、蓝光、黄绿光和近红外线光共同生成的合成图像.此扭曲光带的明亮部分是来自此爆炸的冲击波位于我们视线的边缘.此超新星爆炸的残余在可见光下较昏暗,但天文学家用X射线光谱制成了极好的图像.注释:该超新星距离地球1002光年远,我们现在看到的对方就是公元1006年的情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09997-1452533.html

上一篇:电磁质量的能量
下一篇:电磁质量与引力质量的能量转化问题
收藏 IP: 60.217.2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