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光谱线“红移”理论推导错误
爱因斯坦在世时,人们称有三大实验支持广义相对论:太阳光谱线“红移”、恒星光线的偏折和水星的“附加进动”.但实际上,太阳光谱线“红移”的观测值并不支持相对论,恒星光线的偏折的观测值与相对论的理论值相差25%.故只能说3大实验中只有一个半支持相对论.太阳光谱线“红移”的实际观测结果为Δν/ν0=-2.12x10-6.
相对论指出,在强引力中时钟要走得慢些,因此从巨大质量的星体表面发射到地球上的光的谱线,会向光谱的红端移动,在众多相对论文献中称,光线在太阳表面和到达地球时,其频率变化理论值为Δν/ν0=-GM/Rc2=-2.12x10-6……..........................(1)
虽然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相对论关于在引力场中时钟运转快慢的正确与否,这不仅是因为太阳温度太高无法测量太阳上某原子能级跃迁的光波频率,更主要的是因为引力场影响光的频率的同时也影响测量频率的仪器,使得在同一坐标系中不同地点的引力势不同虽然会导致各处的频率不同,但直接测量的结果却是处处频率相同.
1919年5月两组科学观测队分别进行第一次实际观测到,恒星光线擦过太阳边缘到达地球的“总偏角”为1.98"+0.30和1.61+0.12".在各次日蚀中,至今已对400多颗恒星作了这种测量,观测数据的范围是从1.57"到2.37",平均值是2.2"【1】.平均值2.2"比相对论的理论值1.75"大25%,如此大的误差在科学中是不允许的.
但是相对论推导(1)式的过程犯有严重错误:爱因斯坦在《相对论的意义》一书第五版中,是用度规的时间分量(钟慢效应)得到(1)式的,度规的空间分量(尺缩效应)对光波频率的影响并没有被考虑,而光子的速度并不满足v<<c的条件,为什么忽略尺缩效应,爱因斯坦没有作解释.但是,他在推导恒星光线偏折的过程中,却同时考虑了“钟慢效应”和“尺缩效应”,这说明爱因斯坦在处理类似的物理问题时使用了“双重标准”,这在科学中是禁止的!
也许是为了“解决”以上矛盾,以温伯格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多用等效原理来推导(1)式,推导中以光波传播在引力场中频率不变化为前提条件(这当然是错误的,因其违反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而更为明显的错误是,温伯格在推导过程中采用了双重的时间标准:在光子的发射和接收的量子跃迁过程中用的是固有时τ决定的频率;在光的传播过程中用的是世界时t决定的频率.在发射——传播——接收的整个过程中更改了频率的定义,这在逻辑上是错误的!更违反了广义相对论中与坐标选取无关的可观察量必须由固有时τ构成的原则.(1)式显然不是严格的相对论的预言.【2】
如果按相对论的严格解法得出的结论是对的,这意味着有三大物理定律需要同时修改:一是普朗克量子关系式E=hν,二是质能关系E=mc2,三是功能关系式ΔE=W=∫Fdr(其本质是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而这种修改是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
【1】胡宁.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场理论.科学出版社,2000.45.
【2】陈绍光.谁引爆了宇宙.2004.136-13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