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wj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jwj

博文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标准化(十四):文字

已有 595 次阅读 2024-10-31 11:00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许慎《说文解字叙》

语言打开了人类意识的交流通道,但它不易被准确和长期保留。另一个问题是,人们只有面对面才能交流,不可能了解和学习祖先和异地同类的思想和经验。于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人类开始寻求新的记事方法和交流手段,文字逐渐形成和发展。

文字的出现是文明社会最主要的标志之一。中国文字起源于何时?如何造?怎么写?这是三个关键的问题。

文字起源于何时?至今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八卦是中国文字的源头。”但有些考古学家并不这么认为。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文字产生之前,人和神的交流是通过人的嘴来喊叫的,但是口说不代表诚信,有人说完了并不做,即“言而无信”,而通过文字这种媒介,可以实现“言而有信”。所以,文字最初的目的可能是用于人与神明的交流与沟通,是原始宗教的产物。后来进一步扩大文字的使用范围,从最初的人与神明的交流,延伸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什么是文字?著名历史学者冯时认为:对于早期文字的定义,至少应该包括三项主要的内容。其一,文字必须具有固定的字形、字义和读音;其二,文字应该以书面语的形式出现;其三,文字必须体现超时空和超方言的特点。其实这三点就是文字的标准。

文字是如何造出来的?目前研究结论有着较为明晰的轮廓。远古的祖先们在与大自然及不同族类的斗争中,出于交换经验或集体劳动的需要,逐步创造出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并把见到的事物描绘下来,作为一种有助于交际的工具或资料,于是出现了原始的图形文字。距今6000年前,有些陶器上发现有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或许就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文字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48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阶段。那时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图像意符文字。所以最初人类创造的图画文字与绘画是同一祖源的。例如古人在打猎时,打到一只野牛。他想把这件事告诉别人,于是照着野牛的模样画了下来,别人看了立刻就能明白。这种原始图画到了后来逐渐分为两条道路:一条偏向美术的描绘,即发展成为今日的图画;另一条偏于意义的表现,即发展成为今日的文字,叫做文字画。

文字画与绘画是不同的:绘写时只需要把意思表现出来,任务就算完成了。所以绘写“牛”时,只需要画出牛的显著部位牛头,在绘写“象”时,只需要画出象的显著部位长鼻子,而不必仔细去描绘整体。原始社会末期的文字画大部分没能流传下来。距今3400年前,殷周时期开始使用甲骨文。今天所见的,只是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上还残留一些图像文字。

文字画后来发展成为象形字,但是其表达力是非常有限的,有些无形的意念、物性的区别、动物的活动等,要画出来就不容易的。所以,逐渐创造出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像组合起来以表达其意的手法,即会意字。另外还有一些事物无论用象形字还是会意字都难以表现的,就假借或形声。

以上这四种字都是汉字最早的造字规则,汉字基本上都是沿着象形——会意——假借——形声这四个途径而产生的。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而最后的形声字造字规则的出现,说明中国这种方块类型的文字已经基本成熟了。中国字是方块字,有些民族则是拼音文字,例如英语。

著名标准化专家李春田认为:在这种原始语言的基础上,又创造了符号、记号、象形文字,经过漫长的岁月才发展成今天的书面语言。这种无意识的标准化,虽然处于萌芽状态,但它的确是人类第一次伟大的标准化创举。

汉字造出来以后,要怎么写,即用什么字体,也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汉字字体的发展和演变,是伴随着国家的分裂或融合而有所变化的。在夏商周时代还是统一的,例如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到了春秋时期,出现了金石竹帛文。但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由于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各国之间的文字差别很大,甚至一个国家内部文字也不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下令对各国的文字进行统一,即“书同文”。先由李斯先制定小篆的写法,然后李斯、赵高、胡毋敬等人以小篆编写书籍,作为统一文字的标准范本。同时还对文字进行加工整理,包括偏旁的形体和位置(即结构),以及每个字的书写顺序和笔划数目等均需固定,以使文字达到标准化、规范化。

在秦始皇统一使用小篆文字时,隶书也开始流行使用,而且笔划更为简单,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规范化的字体,一直到汉代,隶书得到普遍使用。

秦始皇统一汉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汉族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秦朝以后,中国多次出现分裂,各地语言不统一,但文字始终是统一的,并且固定化、规范化,不随语言的历史和地域的流转而发生改变。国家虽然多次分裂,但是民族始终未解体。可以说,“书同文”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在小篆和隶书之后,还出现了草书、行书、真书、楷书等字体,分别在字形、笔划、结构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

标准化学者翟光珠认为:从汉字演变的历史来看,每种字体都是一种标准,都是一种约束。得到人们的承认,并贯彻执行于实际生活中,进行交往、学习和模仿,达到使用的一致和统一。同时,不断改进发展和完善。

春秋时期,文字已不仅仅限于书写的功能,还有意识的把文字作为艺术品,突出其装饰性,于是在汉字的基础上产生了书法。所以说书法是一门技艺,即书法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书法中的“法”,则是法则、规律的意思。

现代书法大师启功认为: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本身固有的法则和规律,都有表现其艺术效果的技巧和方法。书法艺术也是这样。学习书法,首先要弄明白所学书体在结体、用笔和章法等方面的法则规律,其次要学会表达其艺术效果的方法和技巧。

文字是标准的载体,没有文字这个载体,标准不可能存在。在文字出现以前,那时候人们之间确定的规矩,是通过语言口口相传,例如师傅带徒弟,父母教导孩子,很容易传错或丢失。标准需要文字来进行固化。只有在文字出现之后,才有了标准文本,从而实现代代相传。

文字与语言密不可分,文字和语言在意思上是同源的,但在也存在不同:首先,前者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的自觉行为,具有理性,而后者的产生是原始性的;其次,表现形式上不相同,语言是用音来表示意思,文字是用形来表示意思。

文字能够长期保留,有利于推广学习,以及不同语言地域的统一。文字具有可固化的性质,可以将其书写结构关系和含意做成字典,以字典方式形成文字标准。文字是一种人类身体外的标准,而它的书写和使用又与意识和行为密切相关。

   在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定型和统一是关键。用现代标准化的观点来看,体现了标准化的思维与原理——统一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语言还是文字,他们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朝着越来越复杂的方向发展,因此标准化更加重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02671-1457853.html

上一篇:中国古代文明中的标准化(十三):图腾巫术
下一篇:中国古代文明中的标准化(十五):农历
收藏 IP: 111.204.220.*| 热度|

3 张学文 郑永军 孙南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7 15: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