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biansanj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iansanjue

博文

东方科学(3)细解东方科学的前提假设——气一元论

已有 345 次阅读 2024-10-29 11:25 |个人分类:系统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现代人为什么不理解东方科学,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忽视了它的前提假设——气一元论。

气一元论是这样来描述这个世界的:真正的宇宙是无限的,而在这无限的宇宙空间就连续着统一的一种物质,它们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紧张地相互压迫中存在的,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也正是这种本性的存在,局部物质才不断在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中组织起来,成为一个个暂态的有序结构,我们观察到的一切都是由统一物质组织起来的,只是最初的产生环境不同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个性。

气这个概念犹难理解,你说它是具体的东西吧,可又找不出来,你说它是不是物质性的东西吧,东方科学就再也无法理解了。

大家应该想一想,如果这个世界中的物质本质上只有一种,那么我们应该给这种物质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答案绝大多数人想不到,它根本就没有名字,因为它组成了自然界的一切,我们怎么可能用它的一种组成物为它命名呢?但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又必须给它起一个名字,于是,先哲们便根据它在空间中的形象——连续的,运动的,象云气一样,取名为气。气在这里指的是终极的统一物质,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由气组成的,当然也包括看起来空无一物的空间也是由气组成的,它其实连续着统一的物质,只是处于混沌状态而不可观察罢了。

很多人可能会说,现代科学所依赖的精密仪器已经登峰造极,还有什么是不可观察的吗?答案是肯定的。大家这么来想,假如万物归一,那么组成精密仪器的物质和所有被观测的物质本质上就是一样的,用它只能观察由统一物质组织起来并出现个性的东西,而对共性的统一物质的混沌状态是永远不可观察的。也就是说,如果空间中真的连续着混沌状态的统一物质,它是任何精密仪器都无法观察的,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更重要的是,如气一元论所描述,统一的物质本身就是充满着紧张和生命力的,万物都是由同一种生命之流汇聚而成的,当然精密仪器也应该是生命之流汇聚而成的,它本身也有生命。至少在原子上,它们有中心和层次,秩序井然,是标准的生命系统。它们的存在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反抗周围空间中统一物质的不对称运动中存在的,它们的变化和空间的变化一一对应。如果用它们来观察周围世界,就象站在运动的火车上看火车上的东西是静止的一样,但其实它们都是在不对称运动中存在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地表引力变化的观测,明明根据平方反比的引力公式,随着日地、月地距离的变化,地表的引力肯定是周期变化的,但我们的精密仪器却根本测不出来,就是因为这个引力变化和精密仪器是同步变化的。

现代科学靠精密仪器来认识世界,就忽视了很多根本性的问题。

比如,它忽视了连续在空间中的统一物质,它们是在不对称运动中存在的,万物就是在反抗这种不对称运动中获得了持续运动的能量,保持了自身的秩序。如果不承认它们的存在,那么系统秩序存在的原因就找不到了。

再如,它忽视了物质彻底的统一性,有了统一,才有了普遍联系,因为所有物质系统都可以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只是认为万物是由少数几个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组成的,它们彼此之间既无法交换物质,又无法屈伸让位,普遍联系就无法理解了。

还有,它忽视了物质内在的生命力,本来统一物质本身就是有生命的,万物都是由同一种生命之流汇聚而成的,或者说万物皆有生命,之所以有生死,仅仅是相对于物质系统而言的,聚则生,散则亡。如果不承认这一点,生命问题就变得永远不可理解了。

还有,它忽视了物质在空间中分布的不对称,最典型的就是物质在宇宙空间当中是呈系统存在的,它有中心和层次,越接近中心,物质密度越大,越远离中心,其物质密度越小,直到与它所依赖生存的空间相平衡。信息在这样的空间进行传递,都是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形的。就拿光来说,它从中心向周边传递,都会发生规律性的波长变长现象;从周边向中心传递,都会发生规律性的波长变短现象。而西方科学上忽视了这种信息变形,把变形的信息当成是真的来研究世界,比如对太阳的认识,对宇宙的认识,都会出现“看水中的筷子是弯的就说它是弯的”一样的笑话。

这一点,你认识到了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1964-1457503.html

上一篇:你不了解的东方科学(2)
下一篇:一种跨时代的海上武器即将出现!
收藏 IP: 118.248.21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