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uliuj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yuliujian

博文

如何才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已有 942 次阅读 2024-6-10 15:2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首先声明我没有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也不可能获得它,但我只是根据自己个人科研感受发表看法。

为了增强国人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信心和能力,为国争光,我把我想到的说出来。

为什么国人考试厉害,而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除屠呦呦外,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是不是中国籍我不知道)很少?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考试是出题者给条件、设问,考试者作答,给条件、设问这对于解决问题具有目的指向性,所以对于解决问题是有帮助的。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重大发现或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没有像考试那样给条件、设问,因而重大发现或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只能在遵守自然规律前提下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多维度、多方面思考,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偶然性的发现;二是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三是在他人研究基础上或常识实践中进一步深究。第一点就不用说了,而第二、第三点在一般人看来是很平常和很普通的,恰恰就是这种平常和普通的想法却难以被人做到和难以成为科研的自觉。对于第二点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这一方面的知识掌握得全面,并且对知识具有变通性和思辨能力思考,然后选择最佳方案运用它们到解决实际问题的中,反复实验,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对于第三点,需要在解决问题前成为一种自觉,即对他人研究结果进行去伪存真,找出前人真实有效的实验结果,然后再设计实验方案。现在的绝大多数文章是没有用的,反而干扰了科研人员正确的选择!或者在有效的实践经验中(如葛洪发现青蒿素抗疟疾)再进行深入研究(屠呦呦提取青蒿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既然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0到1发现成果奖,那么所做的研究必然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所以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都可以试验。一般来说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包括二个规律(无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都是服从的):一是能量守恒规律;二是能量最低原理,即一切自发过程都是向着能量低方向发生的过程,直至能量最低物质才最稳定。这个对于指导合成新的化学物质非常有用,比如一般来说,生成物的化学键比反应物的化学键牢固,都是可以合成的(当然还有熵的因素,但主要还是焓的因素决定化学反应方向,而焓变是由化学键决定的)。当然,对于化学变化来说还要考虑动力学因素。

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所需要的外部条件:一是科研经费的支持,这需要在评审科研项目时要让“异想天开”研究内容、方案的项目获得资助,但前提条件是项目的创新思想不违法自然规律(我相信绝大多数项目都是这样的)并且能做得出来;二是对科研人员进行宽松的考核,即允许科研人员长时间不出文章、不申请发明专利等(但科研人员也要不懈努力地工作)。发文章是出成果的大敌,因为写文章、修改文章需要花费科研人员大量时间,所以,不是十分必要,研究结果不要写文章、不要发表文章。

最后一点就是研究生导师一定要能有效的指导研究生进行科研,因为无论硕士生还是博士生,科研时间不长,科研经验相对欠缺,而导师特别是多年科研一线的导师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可能不少导师不具备这一点)。正确的指导研究生方法是导师提出研究思路、研究方案,让研究生执行。可能有人会说,这样会限制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其实导师提出研究思路、研究方案研究生是可以领会其中道理的,在此过程中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是能够提高的。为了出好的、大的科研成果最好是导师亲自多做实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88556-1437571.html


下一篇:说说经典教材的重要性
收藏 IP: 223.84.234.*|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2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