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twend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etwendy

博文

[转载]承琅医学论坛暨第一届心血管科普会议成功举办

已有 487 次阅读 2024-4-2 18:39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文章来源:转载

文章转载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见证历史 科普未来

“今年是董承琅教授诞辰125年,董老提出的‘一切的诊断与治疗应以病人的利益为前提’,仍在耳畔回响,作为新时代的心脏科医生,我们不仅仅需要坚守立足三基,同时将医学知识科学普及的新理念加以贯彻,紧密配合健康中国行动方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将正确的生活方式、专业的心血管疾病健康知识传递给大众。”这是本次会议大会主席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沈成兴教授在发言中强调的。

承琅医学论坛

暨第一届心血管科普会议

2024年1月28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举办承琅医学论坛暨第一届基层心血管科普培训班。本次会议旨在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是新时代赋予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使命。在国家的鼓励和倡导下,人民群众对健康科普知识的认知和诉求愈发强烈,我国健康科普的队列日益壮大。作为医患沟通的重要桥梁,正确的医学知识普及对于健康中国2030宏伟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凡意义,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加入科普达人中来,创作出能打动人心的优质科普作品,为心血管科普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学思践悟,以知促行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沈成兴教授对会议初衷进行深刻阐述,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王彤处长进行“健康科普点亮医学人生”精彩分享,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吉耀教授带来“循证医学:临床之金标准”的主题发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进行“泛血管疾病防治之路—心血管健康科普”的精彩演讲。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郑元义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健康是最贵的奢侈品。要实现14亿中国人的健康梦,做好医学科普是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健康中国行动的必经之路。科普是护佑健康的保健品。人民群众对健康和医疗的关注日益增强,渴望获取准确可靠的医学信息。医学工作者肩负着向公众传递健康知识、提高大众医学素养的责任。通过科普帮助老百姓获得知识,让科学的光芒照亮人们的心灵,同时也传递医者的温情和关爱,帮助公众理解医学科技与治疗进展,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因此,科普也成为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润滑剂。“科普进社区,健康为人民”,医生的两大职责一是治病救人、二是科学普及。健康科普是健康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医疗救护的防线向前移。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沈成兴教授在致辞中分享了医学科普的意义,回忆了董承琅教授师承密歇根医学院Wilson教授的经历,同时董老也是我国心电学奠基人,对心电图的开始及应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中国最早记录心电图是在1928年1月30日,董老在协和医院亲自为一例19岁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完成的。董承琅教授作为我国心脏病学的奠基人,一生救治患者无数,获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为我国心血管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着手开创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诊疗体系并亲自兼任第一任心内科主任。他受卫生部委托,开创了全国心脏病进修班,并亲自编写讲义,授业解惑。

以史为镜,以贤为鉴,作为“承琅精神”的传承者,为更好地开展科普教育,科室建立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账号,每周定时发布心血管方面的知识,内容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血管慢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瓣膜病等基础知识,如诊断及临床表现和后续的治疗手段;从心血管疾病的方方面面进行简单明了的讲解与科普。沈成兴教授在每周一都会发布专家门诊的门诊轶事,生动真实自然,同时带动了科室中副高及以上的资深医师对于某类疾病进行有趣又通俗易懂的情景演绎或者典型病例分享。两年来视频号受到了广大心血管病患者的好评和推广,并且在各大平台有比较不错的宣传效果,能够抓紧实事,在科普的同时能够尽量减少心血管事件,为患者护佑健康,紧密结合健康中国的号召不断前行。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王彤处长围绕“健康科普点亮医学人生”进行发言。他强调,预防是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最便捷的健康策略;科普是一级预防,是健康中国行动、健康上海行动的“第一行动”。科普既造福大众,也有益于医生、医院,科普的实质是学术大众化。随后,他指出科普需要综合素质,把专业的知识讲通俗,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把枯燥的内容变有趣,把高冷的东西贴近人,最后王彤处长还分享了走出健康科普的十二个误区,非常具体地指导大家如何更好的开展科普。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吉耀教授介绍了“循证医学:临床之金标准”。作为国内第一个将“evidence medicine”翻译成“循证医学”的著名临床专家,她首先介绍了自己第一次出国留学学习临床研究的经历,当初推敲这个“循证医学”翻译的过程,有点曲折坎坷。循证医学的概念是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务人员应该认真地、明智地、深思熟虑地运用在临床研究中得到的最新、最有力的科学研究信息来诊治患者。随后,她详细讲解了循证医学的应用步骤,第1步构建问题、第2步收集证据、第3步评价证据、第4步应用最佳证据、第5步临床实践,还有循证医学理念和认识论的原则,最后强调循证医学对中国的卫生和医疗进步至关重要。循证医学,即利用最佳可获得证据做出患者医护决定,蕴含着改善中国卫生状况的巨大潜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进行“泛血管疾病防治之路—心血管健康科普”的演讲,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心血管病(CVD)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中,心血管病占首位。介绍了泛⾎管疾病理念,心血管疾病预防就是泛血管疾病预防和美国ACC/AHA心血管疾病⼀级预防指南内容。最后强调心脏科普工作也是心血管医生的责任,作为上海心脏科普总负责人及国家级科普专家,她也介绍了中⼭医院心内科科普平台和上海医师协会心血管专委会科普系列活动:(1)健康心动,品牌科普;(2)多地联动、全民科普;(3)多种形式,智慧科普,并主编系列科普书籍,规范患者健康认知。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为深度了解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预防、控制与管理的前沿知识,汲取临床实践的智慧精华。来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团队的郭宜竞分享了《高血压之“初印象”》;臧嘉斌介绍了《脂,血管难以忍受的伤》;张光亚带来《冠脉“熬粥”,何以解忧》;林杨毅讲述了《心衰治愈力,医患共努力》;李永光带来《心律失常之西游降妖伏魔传》;还有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赵玉红进行了《重视房颤——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发言。

此次讲座的医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普及医学知识,提高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尤其是对于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还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还加强六院与各医院的沟通与交流。

同心力,奋楫笃行

会议现场还进行了社区科普案例分享,点评与评奖,大会邀请专业媒体人对每位讲者进行了专业以外的辅导。徐汇区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娜娜汇报了《谁偷偷偷走你的心——是塑料》;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美华介绍《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认知误区》;徐汇区大华医院孙婷婷带来《发动机,加油》-科学、安全、有效运动;徐汇区凌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祥梅分享了《关注更年期女性心血管健康》;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雨文分享了《司的克浪漫之约》创作思路-与心血管相辅相成;上海市奉贤区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赵英带来《争分夺秒的误区》。

大会最后,沈成兴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和颁奖,基层社区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第一守门人,对于传播正确的医疗信息、纠正健康误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分享真实的心血管科普案例,能够直观地展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解释科学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这样的科普教育对于普通居民来说更加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大家分享的科普作品,不仅促进医患间的沟通和理解,还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居民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见证历史,科普未来。董老是我们榜样,更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是科室文化,我们后辈需要传承“承琅精神”,推进医学发展。相信本次会议的积极联动,协同推进医学科学普及教育,夯实医学科普发展基础,提升医学科普工作能力,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共用,鼓励更多的医务人员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科普活动,惠及更多基层百姓,共同为健康中国、健康上海行动助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85792-1427966.html

上一篇:[转载]上海九院陈万涛教授和邱蔚六院士团队成果亮相第23届工博会
下一篇:[转载]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博士后招聘
收藏 IP: 124.89.2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1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