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 & Francis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dfmarketing 全球领先的学术出版社,提供专业的学术出版服务与全球网络支持!

博文

清华大学尤彦伟博士揭秘:运动如何逆转“缺觉”困境 精选

已有 5475 次阅读 2024-8-8 13:50 |个人分类:社会科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不足已成为普遍现象,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然而,你是否知道,运动或许能成为这一问题的解药?

我们采访到清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尤彦伟博士,他在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最新发表的论文中,通过对运动健康领域的深刻洞察,为我们揭示运动如何缓解睡眠不足群体的机体炎症。

 

Picture1.jpg

 

尤彦伟,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博士生,师从马新东教授。研究方向聚焦于运动与睡眠健康,已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高水平SCI论文,其中包括入选ESI高引论文和热点论文的佳作。

 >>>点击观看完整专访视频<<<

Weixin Screenshot_20240808134749.png

 

问:您是如何对您的研究领域产生兴趣的?

答:我的专业是运动人体科学,简单来说,我们是想做一些运动促进健康的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目标,上医治未病,从治疗疾病为导向,转向以预防、健康为导向,运动作为一种非医疗干预手段,发挥重要的作用。我觉得做运动健康方面的研究,非常自豪,非常有成就感,也非常有现实意义

 

问:有哪些关键事件或人物影响了您的学术选择?

 

答:具体选择做运动和睡眠这个方向,我想一方面我本身有做这个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我的导师,马新东老师,对我影响很大。他对睡眠健康的研究方向非常感兴趣,ACSM美国运动医学年会有一年大会主题专门就是运动与睡眠,这个研究主题非常受重视。再一个方面,其实运动健康的研究,运动改善肥胖,运动降低血糖,运动改善代谢,这样的研究是相对比较多的,如果我们去检索一下,可能有成百上千的文章。我们不是特别愿意去做这种follow-up,做这锦上添花的研究,我们更想做一些有自己特色的研究

 

我们也关注到一些现在非常“火”的文献,有一种基因叫“短睡眠基因”,但这种基因携带的概率很小,大部分人是没有短睡眠基因的。在当下,身体活动、睡眠不足、久坐不动形式非常严峻,久坐已经被研究的很多了,所以我们换一个切入角度去研究短睡眠和睡眠不足人群的运动促进健康效益,我们觉得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问:可否简要介绍您此次发表的研究成果或项目,文章最主要的特点或对相关领域研究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我们这个研究实际上是基于美国睡眠不足人群身体活动和炎症水平的一个大样本人群调查,按照睡眠基金会的建议,健康的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7小时的睡眠。然而在当今社会,很多人的睡眠时间达不到这一建议值,我记得很早以前NIH的一个数据显示,每3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报告睡眠不足。那么今年我特别关注到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的平均夜间睡眠时长只有6.75小时,实际上前几年,在新冠疫情的时候,这种睡眠不足的趋势就已经开始显现,这是我们研究运动和睡眠不足人员研究的动机和出发点。

我们关注了2000多名睡眠不超过7小时的成年人,分析了他们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血液CRP,就是C反应蛋白,是一种常见的炎症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其中,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通过可穿戴设备-加速度计进行测量。

我们做了三个分析:

首先是加权线性回归模型,考虑到这个分层和复杂抽样的研究设计,我们发现了两个趋势。一是长时间的久坐和炎症水平高,也就是CRP水平高相关。这是因为缺觉后,由于疲惫未充分消除,人们可能倾向于多静坐、多休息,但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久坐时间长,也有可能引发慢性炎症。而另一个方面呢,增加身体活动,无论是轻度身体活动 LPA还是中度到剧烈的身体活动MVPA,都与较低的C反应蛋白水平相关。

第二,我们做了等时替代模型的分析,这个分析方法最早在营养学领域,等热量替代模型,我们知识迁移过来,把一天的24个小时,分为四个部分,久坐,睡眠,轻度体力活动LPA和中等到剧烈强度的体力活动MVPA,分析了不同强度的身体活动代替久坐行为对CRP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用30分钟的MVPA替代30分钟久坐时间与较低的CRP水平相关,同时用30分钟的MVPA去替代30分钟的LPA也和较低的CRP水平相关,说明了每天进行一定的中等到剧烈强度的体力活动的重要性。

第三,我们还做了阈值效应分析,通过分段线性回归寻找拐点,结果发现,对于睡眠不足人群而言,每天进行20分钟的MVPA时,抗炎益处最大,超过20分钟可能不会带来额外的抗炎益处。这个其实更加量化了我们在睡眠不足人群当中进行运动的剂量反应效应。

 

问:在文章的策划、撰写和发表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挑战?

 

答:第一个,首先是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期刊本身发表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它是运动科学领域常年的JCR Q1区期刊,也是英国体育科学学会的会刊,老牌期刊,而且相当一部分的文章是聚焦于运动训练或者我们说是竞技体育、运动表现类的文章,留给大众健康的版面相对比较少。在这个运动科学国际高水平期刊,中国作者去发表文章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挑战的事情

第二个挑战的话,我觉得是万事开头难,这个我们以前去投稿,比较难送审,拒稿是常态,但随着后面我们团队十几篇聚焦运动睡眠的Q1区论文的发表,我们有一些高被引,有一些热点论文之后,才有了让我们面对挑战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有意义的工作,编辑和审稿人不一定理解到。我们某种程度上也是感谢时代,这样的机遇,给了我们研究运动和睡眠不足的问题,让我们有机会去做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我觉得非常幸运。

第三个挑战,我们早期研究的时候,遇到很多技术问题,比如具体的统计学方法、研究思路和设计等等。但我认为技术层面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解决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大楼越建越高,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学习。求学的过程是很艰苦,特别是跨领域,交叉学科的研究,但我觉得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个研究的过程是很重要的。

 

问:您的研究有哪些创新之处,对现有的理论或实践有哪些补充或挑战?

答:这项研究有一些创新之处,第一个是我们的研究问题很新,因为睡眠不足的问题也是近几年全球范围关注到的新现象,去探索睡眠不足人群中身体活动模式和炎症水平之间关系本身也非常有意义。第二个创新点是,利用了具有代表性的大样本人群调查,增强了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可靠性。第三,与自我报告主观测量的身体活动数据相比,客观测量加速度数据去更准确的评估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精准。最后,我们的方法也比较先进,使用等时间替代模型和阈值效应分析方法来探索身体活动与炎症之间的关系,增强我们对身体活动在睡眠不足人群中益处的理解。

但这项研究,它不是一个追踪研究,所以并不能完全的去呈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一个相关性的分析。所以近期我们也是在研究的基础上去开展干预实验以及基于睡眠不足小鼠的动物实验去更多探索分子机理,去揭示这种现象背后的奥秘。而且我们觉得,研究的发表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转化与落地,真正应用到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当中去,去发挥他的价值。

 

问:您如何看待跨学科研究与合作?

答:我记得人民日报有一篇评论这么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知识多层面覆盖,学科多领域融合,技术多相位链接。跨学科研究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就我所在的运动健康领域的研究,它就涵盖多个领域,传统的科研组织方式难以适应和满足现实需求,需要我们和医学、公共卫生、心理学等不同的专业结合起来,我用16个字总结就是,主动作为、团队攻坚、勇于进取、交叉融合。

 

问:作为青年学者,对同处于青年阶段的其他学者有什么经验和建议分享呢?

 

答:清华有一句话:“叫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对我们这个领域的同学来说,运动促进健康,它还有很多可以做、值得做的事情,但我们不能“乱花渐欲迷人眼”看到一个研究方向很热门,看到一个方向很火,就随波逐流。我认为还是要有自己的想法聚焦到一个研究问题,当然也要结合课题组所在的研究方向,和服务国家还有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有所为有所不为。

同时,我觉得开阔眼界非常重要,不能做井底之蛙。放眼全球,我们谦卑地说,我们很多时候在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还是追赶状态。见贤思齐,还需要我们去努力奋斗,既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同时也要在国际化的、高水平的期刊、更高的舞台上去发出我们的中国声音,我想这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相关期刊

  Picture2.jpg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最新影响因子: 2.3

JCR分区:Q2

最新CiteScore:6.3

CiteScore最佳分区:Q1

平均交稿到初审决定:7天

接受率: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74014-1445629.html

上一篇:巴黎奥运会日本男篮表现亮眼,研究表明:或与时区有关!
下一篇:刊·见 | 计算机双Q1期刊,关注全球供应链中企业信息系统的创新
收藏 IP: 18.139.13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