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 & Francis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dfmarketing 全球领先的学术出版社,提供专业的学术出版服务与全球网络支持!

博文

中国跨国企业如何改善碳排放?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的全新研究成果 精选

已有 5240 次阅读 2024-1-19 15:30 |个人分类:环境与农林|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早已成为了大众关心的话题,大家对环境恶化的担忧也日益增加。有鉴于此,全球196个国家承诺将加大改善力度,力争将本世纪的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在最近闭幕的,在阿联酋迪拜世博城举行的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各国领导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合作。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投资国,也承诺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广绿色低碳能源,并限制对碳密集型或化石燃料行业的海外投资。中国跨国企业在其他国家的碳足迹表现与变化成为了关注焦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跨国企业国外子公司的碳足迹,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的Ruize Wu近期在国际期刊Carbon Management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跨国企业国外子公司的碳足迹》的文章。该研究从碳足迹趋势、驱动因素、区域和行业分布等方面深度分析了中国跨国企业国外子公司的碳足迹情况。这一研究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企业在全球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于文章

640 (3).png

Full article: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Chinese multinationals’ foreign affiliates (tandfonline.com)

标题:The carbon footprint of Chinese multinationals’ foreign affiliates

作者:Ruize Wu

DOI:10.1080/17583004.2023.2236068

文章衡量了中国跨国企业(Multinational Enterprise,MNEs)国外子公司(后文也称“中国跨国企业子公司”)每单位价值增加(value-added,VA)的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CF),并在此基础上以数据的形式展示了这些公司如何权衡所获的经济利益与产生的环境损害。文章采用反映企业异质性的环境扩展多区域投入产出(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MRIO)模型,引入新的CF-VA强度指标来进行评估。研究发现,由于海外投资的增加和规模效应驱动,中国跨国企业子公司的碳足迹也有所增加,经济环境效应在不同国家和行业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在发展中国家,制造行业的中国跨国企业子公司在经济和环境权衡方面表现最为出色,而在位于发达国家的子公司当中,服务行业的表现则亟需提高。这些研究结果有望对投资、环境和气候的相关政策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指导中国跨国企业提升其海外业务在环保和减排方面的成效。

研究背景

继202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投资国以后,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领域的地位早已不容小觑。除了呈现指数级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各类跨国企业(MNEs)的发展也越来越引人瞩目。但与此同时,中国也因继续投资于碳密集型和化石燃料行业,以及其跨国企业国外业务对环境的影响而受到质疑。为改善这一情况,中国宣布计划加大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广绿色低碳能源的力度,并减少对燃煤项目的海外投资。因此,中国跨国企业在其他国家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碳排放受到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环保人士的广泛关注。

本研究分析了中国跨国企业子公司的碳排放量,以量化其在全球不同地区的环境影响。同时研究还衡量了这些国外子公司的碳足迹,包括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比较了中国跨国企业在各行业的境外子公司的单位增加值碳足迹(CF)与东道国国内企业的单位增加值碳足迹(CF),以衡量不同地区分支机构的环境绩效。

研究方法

文中提及的环境扩展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通常用于确定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本研究中,MRIO 模型被用于估算中国跨国企业子公司的碳足迹,而建立该模型的目的是为区分外资企业和本国企业之间的企业异质性,以便于比较这两类企业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本研究还采用了结构分解分析(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方法,来评估中国跨国企业国外子公司碳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构分解分析一般用于研究能源和排放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驱动因素,其方法会根据分析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研究采用的是二极分解法,其本质是对所有等效分解的平均值进行近似分析。

在这两项分析中,研究除了使用不同国家的企业碳排放的投入产出数据以外,还分析了跨国企业的活动。研究的数据来自于跨国企业分析活动(Analytical Activities of MNEs, AMNE)数据库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并包括企业所有权的详细信息。

研究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显示,尽管中国跨国企业子公司的碳足迹规模并不算大,但近年的增长却十分迅速。此数据的详细发展趋势正如图1所示,从2005年的1278万公吨到2016年的4816万公吨,中国跨国企业子公司在全球跨国企业碳足迹的占比从0.42%跃升至1.36%,同时下图还显示了其碳足迹增长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2010年),碳足迹增长缓慢,从 1278 万吨增至 2282 万吨,年增长率为15.71%;第二阶段(2010-2014年),碳足迹增长较快,从 2282 万吨增至 4746 万吨,年增长率为27%;第三阶段(2014-2016 年),碳足迹近乎趋于稳定,从4746万吨增至 4816万吨,年增长率仅为0.47%。

640.png

图1:展示中国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的碳足迹趋势。

根据SDA的数据显示,中国跨国企业子公司碳足迹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近年来在新兴经济体上的工业布局和投资增加。如文中图2(下图)所示,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中国跨国企业产业活动规模的扩大(规模效应)和对外投资的增加(投资效应),而生产结构变化(结构效应)对其影响相对较小。同时,碳强度或碳排放量的减少(强度效应)是抵消碳足迹增长的主要因素。那么要想减少碳排放,技术提升是必经之路。

640 (1).png

图2:分析中国跨国公司子公司碳足迹的驱动因素。

此外,本文还针对中国跨国企业子公司的碳足迹的国家分布、行业分布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这类公司与其总公司、东道国国内公司碳足迹以及每单位价值增加的碳足迹强度, 以对比不同类型的公司在经济发展与环境影响之间的权衡与选择。

主要贡献

本研究对现有文献做出的重大贡献,包括:

  • 对中国海外投资的环境影响提供更多见解;

  • 通过使用反映企业异质性的 MRIO 模型,探究中国跨国企业的国外子公司和东道国的国内公司(DOEs)的联系;

  • 将每单位价值增加碳足迹(CF/VA) 强度作为新指标,评估国外子公司如何权衡经济收益和环境影响。

除此之外,本研究结果还将对一些政策产生影响。随着中国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子公司越来越多,这也会相应地增加其国内公司在供应链上的碳排放。因此,跨国企业需要采取战略来减少其全球供应链产生的碳排放。本研究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协助,鼓励所有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遵循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此外,由于中国跨国企业对整个供应链有着重要的环境和经济影响,这些跨国企业子公司完全可以通过技术逆向溢出引进发达国家的绿色低碳技术,以实现碳足迹的减少。同时,将跨国业务发展到发达国家的中国企业,可通过遵循所在发达国家的环境和排放法规来提高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环保成效。

关于期刊

Carbon Management 是一份高水平同行评议、开放获取的国际学术期刊,本刊从生物学、生态学、化学、工程学、法学、政策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出发,提供有助于提高对温室气体相互作用认识的见解,为研究气候变化原因并减轻其影响提供方案与机制参考。

640.jpg

期刊网址:www.tandfonline.com/journals/tmct20

期刊涵盖的主题有:

  • 碳循环

  • 政策规划与实施

  • 减排分析

  • 温室气体(GHG)协议、标准、方法学、排放清单、会计和度量

  • 理解和应对温室气体(GHG)管理中的不确定性

  • 信息与通信技术

Carbon Management 的主编团队阵容强大,由来自印度管理学院的Amit Garg、美国温室气体管理研究所的Michael Gillenwater和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Jeremy Woods联手组成。

编委团队的中国成员有:

  • 王蕾,西湖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

  • 王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张海林,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引用本文:

Ruize Wu (2023)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Chinese multinationals’ foreign affiliates, Carbon Management, 14:1, DOI: 10.1080/17583004.2023.2236068

——————————

注:本文根据原文翻译整理,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了解完整研究全貌请以正式发表版本为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74014-1418598.html

上一篇:刊·见 | JCR Q1国际期刊Journal of Natural Fibers探索天然纤维的“妙用”
下一篇:北京协和医院揭晓研究盆腔器官脱垂的新动物模型!
收藏 IP: 18.139.13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