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奇的遥感技术
(卓 宝 熙)
自然界里,许多物质是看不见的,空气、温度、光线、声音、暗物质、地心吸力、电磁波等等,都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些物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可以感觉出来,或通过仪器测出来。
从科学角度理解,光线、声音等都是电磁波的一个波段。
人们从哇哇坠地之时,就能看见物体,并能听到声音,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当问到为什么会看到物体和听到声音时,一般人就不知其所以然了,其实就是因为有了电磁波之故。
大家还可想想,为什么白天可以看到物体,而晚上却看不到呢?那是因为太阳辐射的电磁波中的可见光波段投射到地球表面,地球上各种物体都能反射可见光谱,所以人们可以看见物体;同样的,太阳辐射的电磁波中的红外波段,会产生温度,所以我们会感到热。
整个物质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电磁波信息。如果自然界不存在电磁波,那么整个世界乃至宇宙将是漆黑的、寂静的,人们也就变成瞎子和聋子了。
遥感技术的应用原理是建立在物理学的电磁波原理基础上的,也可以说,地物的波谱特征是遥感识别地物的基础。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自然界各种物质都能辐射、反射、透射、吸收和散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我们把各种电磁波,按照波长的长短(或频率的高低)排列起来,从最短的波长到最长的波长,依次为 射线、(波长小于0.03纳米)、X射线(波长0.03纳米~3纳米)、紫外线(波长3纳米~0.4微米)、可见光(波长0.4微米~0.7微米)、红外线(波长0.7微米~1.000微米)、微波(波长0.1cm~100cm)、无线电波(波长大于1m)、声频、交流电等等。
电磁波的传递方式是辐射,辐射包括发射、反射、吸收、透射等。地球的任何物体都具有发射红外线、和微波的能力,都具有反射、吸收外来的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部分微波波段电磁波的能力。少数物体对外来的某些波段的电磁波还具有一定透射能力,
地球上的物体绝大部分是不透明体,所以主要存在着反射和吸收。人们通过接收物体辐射的电磁波信息,经信息处理技术,就能变为和实际物体相似的、能识别的图像。通过图像的分析,则可识别地表各种物体性质,比如,我们没见过某个人,但通过他的相片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体态和面貌,这就是遥感技术最常见、最通俗的例子。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利用的电磁波段范围是从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到微波波段。其它波段都不能通过大气层(被大气层吸收了),因此,无法用于遥感。遥感可应用的波段中,除可见光波段和微波波段可全波段利用外,紫外波段和红外波段,只能应用其中的部分波段。
目前,对遥感技术而言最有用、用途最广的还是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到700纳米之间,正常视力的人眼对波长约为555纳米的电磁波最为敏感,这种电磁波处于光学频谱的绿光区域。不少其他生物能看见的光波范围跟人类不一样,例如包括蜜蜂在内的一些昆虫能看见紫外线波段。
大部分的太阳电磁波辐射通过大气层时被吸收,只有可见光波段和其他少数如无线电通讯波段等例外。
遥感技术神奇到底表现在那些方面呢?看看下面的事实吧!
视野广阔,不受地形、天气和交通的限制,可以傲视地球任何地区,获取任何地区的影像,包括地球形状,也可一览无遗。我们举个例子,复杂的立交桥,在地面上观察就像是迷宫一样眼花缭乱,在航空遥感图像上观察,却一目了然。
宇宙星体,如月球、火星、土星等的探索,更是离不开遥感技术 。
利用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对地物、地貌的动态变化(如城市、沙漠、泥石流、滑坡等的变化)的了解,快速便捷。
洪水灾害、森林火灾、火山爆发、雪崩、海洋污染、海啸等等自然灾害的情况及灾后的善后处理和重建等,利用遥感技术十分有效。
其它像天气预报、军事侦察等等,应用遥感技术都可取得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天气预报是每个人都亲身感受到的优越性。
更神奇的是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在夜间从空中获取地表信息,如可以获取夜间发生的洪水淹没范围,还可对工厂夜间排放污水进行监测,又如飞机场的飞机已经起飞,它也能记录飞机的形状,并判断其起飞时间……
微波遥感技术,也同样很神奇,它能穿透云层和森林获取地表的信息,对冰层具有很强的透射能力,可以探测冰盖的厚度和它所覆盖的地形情况,还可穿透土层看到金属管道和金属物品,航空侧视雷达能在边境侧视获取敌方的军事布防等等。
从上述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出遥感技术真的太神奇了,它的神奇就是建立在电磁波的基础上。
正是由于上述的神奇优点,目前在与地学有关的30多个领域中,都应用了遥感技术进行调查和探测工作,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
(注:纳米和微米都是波长的单位,1纳米等于百万分之一毫米,1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08: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