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yan6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yan66

博文

[转载]探索“不对称有机催化”之旅,解开“生物正交与点击化学”之谜

已有 568 次阅读 2023-10-13 17:1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640.gif

近期,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Benjamin List教授及K. Barry Sharpless教授会来华分别参加第23届有机合成国际会议和2023 年顶科学术研讨会-生物正交和点击化学会议,乐研品牌倾力赞助次会议,共同助力有机合成新未来,推动化学生物学领域迈进一个新的发现、发展时代!




不对称有机催化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 List)和戴维·麦克米伦(David W.C. MacMillan),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上做出的贡献。最初,有机小分子催化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Wilhelm Ostwald提出来的,但其应用受限,例如,Knoevenagel反应,其中需要使用一级和二级胺作为羰基缩合的催化剂。Bredig首次使用奎宁生物碱进行不对称有机催化,这也打开了不依赖酶的不对称催化的大门。Wiechert和Hajos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使用L-脯氨酸实现了不对称分子内羟醛缩合反应,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对反应适用范围的进一步探索。

2000年,Benjamin List第一个实现了以L-脯氨酸为催化剂的不对称aldol反应和Mannich反应,同时,David W.C. MacMillan则利用(S)-5-苄基-2,2,3-三甲基咪唑烷-4-酮实现了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从而证明有机小分子催化具有反应的普遍性。其他研究学者也快速意识到可以利用形成烯胺或者亚胺离子来对胺进行活化,从而加速了有机小分子催化领域的迅速发展。自 2000 年以来,有机催化以惊人的速度发展。Benjamin List和David W.C. MacMillan直到今日也仍然是该领域的领导者,他们证明了有机催化剂可用于驱动多种化学反应。下面,简单介绍一下Benjamin List近几年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2018年,Benjamin List教授等人报道了手性HB催化非活化烯烃的分子内氢官能团化的突破性进展。与经典的手性HB催化剂作用于底物中羰基、硝基、亚胺基、羟基等极性官能团的反应机制不同,他们精心设计的双轴手性磷酰亚胺催化剂可通过惰性烯烃分子碳碳双键的质子化作用启动反应,促使各种1,1-二取代的烯烃底物发生分子内氢烷氧基化反应,高对映选择性地得到一系列含季碳中心的α-四氢呋喃化合物。该方法还可用(-)-Boivinianin A等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相关工作发表在Science 杂志上。

1.png

Science2018359, 1501


2022年,Benjamin List课题组设计并使用了一种仿酶穴状空腔结构的有机超强酸 IDPi 催化剂,成功实现了2-丁酮的不对称硅氰化反应,且对映体过量值高达96%。在这一反应中,该课题组有力地证明了有机催化剂经过设计,有优于包含酶催化剂在内的其他各种类型化学催化剂的前景。相关工作发表于Nature 。

2.png

Nature 605, 84–89 (2022).


2023年,Benjamin List课题组发展出的IDPi催化剂能够控制多种正离子,包括脂肪族氧碳正离子(oxocarbenium ions)和纯碳氢化合物碳正离子。基于此,Benjamin List尝试应用IDPi催化剂作为抗衡负离子,利用“不对称抗衡负离子导向催化”策略(ACDC)来实现单一催化循环光氧化还原催化。相关工作发表在Science 杂志上。

3.png

Science,2023, 379, 494-499




生物正交与点击化学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化学家卡罗琳·贝尔托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麦化学家莫滕·梅尔达尔(Morten Meldal),美国化学家卡尔·巴里·夏普莱斯(K. Barry Sharpless),以表彰他们 “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 的贡献。点击化学是由Sharpless在1998年初步提出并在其后逐步完善的一个合成概念。它的核心理念是:合成化学要以分子功能为导向,通过小单元的简便拼接,快速可靠地完成各种各样分子的化学合成。基于点击化学的概念,他的团队分别在2002年、2014年发现了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反应:一价铜催化的叠氮化物-端炔烃环加成反应(CuAAC)和六价硫氟交换反应(SuFEx)。生物正交化学这一术语最初是由Carolyn R. Bertozzi提出,用来描述可以在任何生命体系中进行的化学反应,而不与复杂的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或干扰。1997年,Bertozzi证明了细胞酶能催化羰基修饰的非天然寡糖-N-乙酰甘氨酸转化为相应的唾液酸,将修饰的糖代谢插入到细胞膜中,接着,细胞表面暴露的羰基可以与生物素标记的肼基团发生化学连接。这种细胞表面反应使得连接的毒素能够特异性地传递到癌细胞(唾液酸表达高)中。利用该方法,打开了生物正交反应的大门:

1)2000年,Bertozzi利用该策略将叠氮和膦进行Staudinger ligation 反应来标记活体动物(图1.1);

2)2002年,Cu(I)催化叠氮-炔-环加成反应(CuAAC)具有更快的反应速率和出色生物正交性,克服了上述膦易于氧化且难以合成的缺点,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图1.2);

3)2004年,Wittig和Kreb发现了通过应变促进的叠氮-炔-环加成反应(SPAAC),也称为“无铜点击化学”,被Bertozzi应用于细胞表面标记,该方法克服了Cu的生物毒性,提高了安全性(图1.3);

4)2008年,Blackman等人成功开发了s-四嗪和反式-环辛烯 (TCO) 衍生物的环加成反应之间的逆电子需求Diels-Alder (iEDDA)反应,产生了比 SPAAC 反应更快的无铜点击化学反应(图1.4);

5)2014年, Sharpless发现的硫-氟交换法(SuFEx)作为一种无金属的点击反应引起了广泛关注,它通过硫-氟与亲核试剂交换形成新的共价键,(S-C、S-O及S-N键)(图1.5)。

4.png

图1 经典的生物正交反应类型


因此,生物正交化学已经成为化学和生物学交叉领域的一门革命性学科,提供了一系列强大的工具来研究和操纵生物分子。在过去的五年中,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荧光成像、药物传递及治疗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K. Barry Sharpless近几年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2019年,Sharpless和上海有机所董佳家教授师徒联合发现一种安全、高效合成罕见的硫(VI)氟类无机化合物氟磺酰基叠氮(FSO2N3)的方法。该化合物并不能按照预先设计思路进行SuFEx反应,反而表现出对于一级胺官能团异乎寻常高的重氮转移反应性和选择性。FSO2N3在进行重氮转移反应时,可以在温和条件下,以化学计量(1:1)的形式,快速、正交的将一级胺官能团转化为对应的叠氮。该方法不仅为点击化学“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极大地扩大了可合成的叠氮化合物的数量,解决了当前CuAAC反应所面临的问题——因潜在毒性和制备过程的爆炸风险,叠氮试剂不易获得。

5.png

Nature, 2019574, 86-89


2021年,K. Barry Sharpless和中山大学李苏华教授报道了通过双(芳基甲硅烷基醚)和SOF4衍生的双(亚氨基硫氧二氟化物)共聚合成一系列螺旋状SuFEx聚合物。高效的SuFEx反应性和强大的SuFEx支持的聚合后修饰的强大组合使合成材料能够合理控制成分、构象和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以题为“SuFExable polymers with helical structures derived from thionyl tetrafluoride”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

6.png

Nat. Chem. 13, 858-867 (2021).



参考文献

1.Nobuya Tsuji, Jennifer L. Kennemur,, Christophe Farès, Benjamin List., et al., Science, 2018, 359, 1501

2. Zhou, H., Zhou, Y., Bae, H.Y. et al. Nature 605, 84–89 (2022).

3.Sayantani Das., Benjamin List., et al., Science,2023, 379, 494-499

4.Li, S., Li, G., Gao, B. et al. Nat. Chem. 13, 858-867 (2021).

5.Genyi Meng, Taijie Guo, Tiancheng Ma, Karl Barry Sharpless, Jiajia Dong., et al., Nature, 2019, 574, 86-89

5.gi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3934-1405801.html

上一篇:[转载]参加会议!两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面对面深度交流
下一篇:[转载]乐研邀您参与未来化学高峰论坛暨《化学学报》创刊90周年庆祝会
收藏 IP: 124.223.6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6 2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