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是二十四节气的谷雨,一位朋友问了我一个关于天气谚语(节气型)的问题。原题如下:
您好,想请教一些问题。每到节气,经常会看见一些预测天气的谚语,比如:
“谷雨在月头,秧多不用愁”,谷雨节气出现月初,这一年风调雨顺,不用担心秧苗缺少,雨水充足,秧苗出的非常齐整,庄稼就会获得大丰收。
“谷雨在月中,寻秧乱筑冲”,谷雨节气出现在月的中旬,这年的雨水会比较大,田间的田梗就会被大雨冲垮,秧苗也会被冲跑,要到处寻找冲跑的秧苗。
“谷雨在月尾,寻秧不知归”,谷雨节气在月的月尾,天气就会干旱少雨,人们为了保秧苗,起早贪黑抗旱,回家没有准时间。
不知道对这种以节气天气情况预测后续天气和年景的谚语,你们专业人士怎么评价?
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回答起来并不容易。当然也可以直接用“准”或“不准”进行回答,但这不是我的风格。
该问题套着几个小问题,下面逐一解释。
1.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日期不固定(前后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这涉及天文历法知识(熟悉历法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加粗段)。农历中的月份、日期是按月相来确定的,这就是为什么十五、十六的月亮比较圆,而月初、月末几乎看不到月亮。月相由朔到望、到晦再到朔的周期(与月球公转的周期不同)是29.5天,不够30天,所以有了“大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的视运动确定的,如果将每天中午的日影做对比,就会发现有一天的日影是最短的,古人把它称之为夏至,有一天的日影是最长的,古人称之为冬至。在此基础上,经过了n年的演变,有了四时八节,廿四节气。也就是说,廿四节气是跟太阳,日影长短相关联的,跟月亮,月相没半毛钱关系。
登封观星台
万物生长靠太阳。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跟太阳辐射有直接关系,而日影长短是太阳高度角的直观反应,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又关乎地面接收到太阳辐射的多少,因此,源于测日影的廿四节气刚好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进行很好的反应,所以种地要靠二十四节气,看月亮是不行的。
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跟农历月、日的划分依据的是两套法则。二十四节气的周期跟太阳视运动的周期一致,大概是365.2天,这个数字并不能被29.5整除(约12.38),如何调解这个矛盾呢?闰月。
为啥要闰月呢?两者各自安好不行吗?不行。如果每年都设置成12个月,那么阴历年就会跟太阳视运动周期差0.38个月,这样经过不到15年的积累,二者就会相差半年,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是冬天过年,在不闰月的情况下,不出15年,春节将会跟夏天拥抱。这样的情况,古人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就设置了闰月,以保证农历月份与季节的相对固定。所以农历是阴阳合历。
经过上面的铺垫,可以发现,农历日期跟二十四节气是两套法则,而两套法则之间又不是整数倍的关系,太阳视运动周期不能被月相变化周期整除,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日期不固定是必然的。
今年就闰二月,所以刚到三月初一就谷雨了(去年谷雨是在公历4月20日,农历三月二十日),从节气季节划分法来看,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但按农历月划分法,三月初一才是暮春的开始。
2. 关于谷雨的这些谚语是否有科学依据?
通过对“节气日期不固定”这一现象的追根溯源,可以看出,这一现象的本质是阴、阳两种历法融合中出现的小插曲,跟天气、气候并没有直接关系。关于谷雨的这些谚语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类似的还有,立春不逢九,五谷般般有。立春那天是否逢九(初九、十九、廿九)跟今年收成是没有必然关系的。收成的好坏取决于降水、气温,以及风、雹、暴雨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跟农历日期无关,跟立春那天的农历日期也无关。
再如,四川地区有这样的谚语:夏至五月头,一石谷子买条牛,夏至五月中,谷黄米价松;夏至五月底,谷黄米价起。说的是夏至交节当天的在农历五月中的位置与粮价的关系。一石谷子买条牛说明粮价非常高(粮食没丰收),而谷黄米价松说明粮食丰收了。同理,这条谚语也是不靠谱的。
3. 气象部门如何做气候预测?
曾经,气象部门在做天气、气候预测的时候也参考过气象谚语(当然,气象谚语类型很多,当时参考的是有科学依据的谚语而不是上面的那一类)。在使用前还得进行验证,而不是随便套用,具体可参阅熊第恕、王奉安等前辈编写的《中国气象谚语》。
随着数值模式的发展,现在气象部门一般采用计算的方式来进行气候预测。简单的说,就是对可以进行气候预测的气象要素进行监测(比如气压、风、海表温度、积雪面积等等),然后把它们输入到气候模式中(提前拟定好计算方法,让超级计算机帮人类计算未来的气候),从而预测未来的气候。这跟谚语中的气候预测思路不太一样。
那么,有了数值模式,是否意味着气象谚语可以退出历史舞台?答案是否定的。下次带领大家领略一下气象谚语的独特魅力。
注:本文首发于公号“浩云文学气象”,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