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土地科学面面观”专栏 | MDPI Land: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在中长时间尺度下如何演变,政策如何对其产生影响?

已有 1635 次阅读 2023-2-14 12:01 |个人分类:学术软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引 言

目前,在城市发展的强烈辐射下,农村居民点形式和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的布局调整依旧是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持续推动,农村人口的流动障碍逐渐被打破,这导致农村居民点格局出现重大变化。为了应对这些变化,需要深入分析农村居民点历史演化规律,进而依据规律引导其合理布局发展。本篇发表在 Land 期刊的文章,即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一个有意义的探讨。


研究内容

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学者多从地形、水源、交通、海拔等驱动因素的影响方面分析较短时间尺度下农村居民点格局的变化。本文在中长时间尺度下,揭示了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演变特征,探讨了政策对农村居民点变化的影响。本文旨在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 在遥感数据匮乏的时期,农村居民点规模变化是不清晰的,那么农村居民点的规模到底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2) 宅基地经历了从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这种变化是具有决定意义的。那么农村居民点规模的变化在哪个时期较为剧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农村居民点相关政策为背景,根据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和博弈论,对农村居民点的规模和格局变化进行分析。本文将农民对于住房的需求分为五个阶段 (生存需求、尊重需求、舒适需求、理性需求、理想需求),根据农村宅基地政策的特征和走向将政策实施分为五个时期 (所有制转变时期、“统一规划”时期、“有偿使用”时期、“增减挂钩”时期和“三权分置”时期),分析两者的对应关系,最终形成不同时期“政策-农村居民点规模”关系曲线。

WeChat Image_20230214115721.png

理论框架。


该理论框架以中国河北省定州市为案例区进行了应用。具体的研究设计主要分为四个步骤:(1) 通过解密军用卫星遥感影像,获取定州市农村居民点的中长期历史数据;(2) 揭示1962~2020年定州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特征;(3) 分析不同时期农村居民点政策对农村居民点格局变化的影响,归纳总结不同阶段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4) 深入探究制度变革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本文将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变化过程分为四种模式 (扩散模式、合并模式、腾退模式和城镇化模式),分析总结不同阶段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变化的模式及其政策影响。结果表明,1962~1972年,农村居民点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主要政策原因是农村宅基地由私有制向一宅两制转变,农村居民点的扩张受到抑制;1972~1990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农村地区掀起一股建房热潮,农村居民点的增长速度变快;1990~2000年,尽管国家加强了农村居民点的利用管理,但农村居民点面积依旧呈增长趋势;2000~2020年,随着“一户一宅”、“增减挂钩”等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点增速放缓。通过实证研究,本文证实了农村居民点的格局演变与政策改革之间确实存在密切联系。

WeChat Image_20230214115729.png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变化过程:(a) 扩散模式、(b) 合并模式、(c) 腾退模式和 (d) 城镇化模式。


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农村居民点提供有效依据,为农村居民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建议和科学参考。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例如由于数据源略有不同而产生的些许误差,以及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变化的因素选取方面有待优化。后续研究可以结合本文提出的“政策-农村居民点规模”关系曲线,分析研究其他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相关政策。


原文出自 Land 期刊

Cao, C.; Song, W. Discerning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and Policy Drivers of Rural Settlement Changes from 1962 to 2020. Land 202211, 1317.

撰稿人:宋伟


专栏简介 

“土地科学面面观”专栏由 IJERPH 期刊编委宋伟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主持,专注于土地利用变化科学领域的前沿进展。


专栏编辑

WeChat Image_20230214115733.jpg

宋伟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长期从事土地利用变化科学的相关研究工作,具体研究方向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检测、土地利用变化建模与模拟、土地利用政策、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以及土地整治、土地利用规划等。截至2022年9月,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 SCI/SSCI 收录论文80余篇,在 Web of Science 核心集中被引近2400次,单篇最高被引305次。第一/通讯作者论文中有3篇入选 ESI 高被引论文,1篇入选 Ecological Modelling 的2014~2018年 Most Cited 论文。


担任国际期刊 IJERPH (IF 4.614) 和 Scientific Reports (IF 4.996) 编委。获省部级奖励6次 (其中第一完成人二等奖1次)、获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参与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 (2021~2035年)》《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专项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参与撰写的3份咨询报告得到中办采用。

科学网banner (1).jpg

Picture15.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16770-1376205.html

上一篇:“气候变化与环境可持续性”专栏 | MDPI Buildings:居民安全感——探索建筑环境等因素和多种影响途径的作用
下一篇:新手入门?请查收这些同行评审注意事项 | MDPI 干货分享
收藏 IP: 61.242.14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6: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