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读过唐诗《登鹳雀楼》一诗的大小伙伴们如是写、如是说

已有 13812 次阅读 2014-7-21 15:03 |个人分类:语言文化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夕阳, 朝阳, 登鹳雀楼, 黄河南流

导语:本文主要是剪辑与编辑,图片均摘自网络。

1.鹳雀楼图(下图摘自:http://baike.sogou.com/v60000311.htm



2.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鹳雀楼。图文摘自:山西永济普救寺网站http://www.pujiusi.com.cn/list_63/100.aspx?XYQLOG=p48fi42f94ad9u0tyjg08d061150ad


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楼原系北周(公元557—581)大将军宇文护(鲜卑族)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时有感而发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催人奋发向上,激励民族振兴的千古绝唱,早已脍炙人口。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如李益的《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诗人由山河壮丽的景观联想到了人生苦短的愁怅。又如畅当的《题鹳雀楼》:“迥临飞鸟上,河流入断山。天势围平野,高出尘世间”。此诗可以说是描写鹳雀楼风光的上乘之作。马戴、司马札、吴融等锋头极盛的诗人都留下了不少的佳句。但留传至今,妇孺皆知的诗冠,当属太原才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平易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一开口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因此,千百年来这首诗不仅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而且也揭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学真理。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3.鹳雀(摄影作品,摘自http://www.nongmin.com.cn/space/?27315/log/185943


 

4.下图摘自网络http://pai-hang-bang.cn/tujie/shop%E7%AE%80%E7%AC%94%E7%94%BB.htm,系一儿童习作。


5.下图摘自:http://paimaihui.net/antique/show/id/496058,作者为著名书家启功



6.下图摘自:http://www.rb139.com/index.php?s=/Lot/5226/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作者为著名书家启功。文字为:钤印:启功、元白款识:此唐人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也,洪容斋万首唐人绝句误为朱斌,且以王之涣七绝若干首误入之。涣作中苍率成书,取盈万数,宜其多舛也。启功。



7.下图来自http://www.6book.com.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465



8.下图摘自:http://www.nipic.com/show/4/79/8c5e89964809bb4e.html

登鹳雀楼


9.图文摘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http://www.chnmuseum.cn/Default.aspx?TabId=138&InfoID=85571&frtid=111&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 

重温诗性文化的传统
2012-10-16   邱春林   中国文化报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意(国画)傅益瑶


傅益瑶有“山鬼”般美丽外表,同时兼具“当死则勇”的刚强侠气和文雅风流的文人气。数十年来,她在中国伟大的文学传统中沉溺。她读书很勤奋,记诵力和领悟力不凡,古典诗词和中西文艺理论的精华熔铸成她厚实的学养。循着父亲指引的路子,她步步深入地走入历史,亲近贤达,“岁月遥永,颇探幽微”,已窥中国诗性文化的堂奥,养成了文人画家的独立人格。


10.http://yuwen.chazidian.com/xiangxi-188937/

                                                          《登鹳雀楼》问题探讨

(hillside:结合其他网页,原标题似为“夕阳乎,朝阳乎?——《登鹳鹊楼》释疑”,作者似为秦克铸)

                                                  来源:语文网   作者:匿名  

   多少年来,关于“白日依山尽”的解释众说纷纭,有的说写的是“朝阳”,有的说写的是“夕阳”,还有的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也有的稀里糊涂、模棱两可,这给小学语文教学《登鹳鹊楼》一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在小学师生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本文作者通过多角度的剖析,确认“白日依山尽”写的是“夕阳”,从而解决了一个长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关键词:  王之涣 鹳鹊楼 中条山 黄河 蒲州 白日依山尽 朝阳
  夕阳 旁证 梦溪笔谈 插图
                                                                                       正     文
  每年笔者都要带师范生到小学实习,而几乎每次都有人问:王之涣《登鹳鹊楼》一诗(见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31课)中的“白日”写的是夕阳还是朝阳?老师们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现在老师手中有好多种参考书,它们对“白日依山尽”一句的解释很不统一。
   有的说:此句中的“白日”是“明亮的太阳”、“依”是“从”、“山”乃“中条山”、“尽”是“山的尽头”,整句诗的意思是“明亮的太阳从中条山的尽头升起”(如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小学语文备课手册》、华中师范大学1987年出版的《六年制小学语文备课手册》等);
   有的说:此句中的“白日”是“太阳,本课指夕阳”、“依”是“靠着”、“尽”是“没”,这样整句诗的意思变为“夕阳靠着西山(注意:此说法未说诗中的山是中条山)渐渐下沉,最后看不见了。”(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案(5)》、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小学语文备课大全第二编》、南海出版公司1991年出版的《唐诗三百首精华赏析》等);
   有的既承认诗中“白日”为“黄昏时的太阳”、“依”是“靠着、挨着”、“尽”是“太阳即将全部西沉”,同时又承认诗中的“山”是“中条山”,结果整句诗的意思又成了:“太阳沿着中条山慢慢落下去”(如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唐诗合选》、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唐代绝句选》,以及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唐宋诗选讲》等)。
   毫无疑问,按第一种解释,“白日依山尽”写的是朝阳;按第二种解释,此句写的是夕阳;第三种解释则犯了“自相矛盾”的兵家之忌(其中道理后述)。
  那么,权威的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上是怎样解释的呢?请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五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第四册),它说:“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是“指明晃晃的日光,并不是太阳本身”、“依”是“顺着、随着”、“山”指“中条山”、“尽”是“尽头”,整句诗的意思是“明亮的阳光照着远处连绵不断的中条山,一直到天边”(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案(4)》秉承了这种说法)。多有意思,它竟然回避了这样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既不说它是朝阳也不说它是夕阳,你把它理解成“朝阳”也行,理解成“夕阳”也未尝不可。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使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无所适从,使各地教师对此诗的解释大相径庭。当然,还得感谢他们,因为他们毕竟还在该书的资料中点了一句,说对“白日依山尽”的解释有几种说法,但谁是谁非它未提供任何证据,也未作任何评论。看来“朝阳夕阳之争”仍大有讨论之必要。
  在讨论“朝阳夕阳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鹳鹊楼和中条山的位置。笔者翻阅了多种版本的唐诗注释,一般都讲:中条山,位于山西省永济县东南部,为太行山之支脉;鹳鹊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县西南古蒲州城上,面对中条山,下临黄河,后被大水冲垮。从方位上看,中条山在东南,鹳鹊楼在西南,这一点在解释“白日依山尽”一句时不容忽视。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在“蒲州”条中说:蒲州,古州名,位于晋、陕交界,黄河东岸,永济境内,黄河从其西侧自北向南流,中条山在其东面,故“面对中条山,下临黄河”应理解为东朝中条山,西临黄河,或者说黄河与中条山分别位于蒲州或鹳鹊楼的西侧与东面,而不在蒲州城或鹳鹊楼的同一方向上,记住这一点也很重要。
  不难理解,如果既承认此句写“夕阳”,又承认诗中的“山”是“中条山”(把整句理解为“太阳沿着中条山慢慢落下去”),则说明注释者自己对鹳鹊楼、中条山的相对方位模糊不清,其解释仅凭直觉而已(当然,在欣赏诗词时,这种直觉是很重要的),免不了要犯自相矛盾的错误。再者,如果王之涣诗中的“山”确实是指中条山,而且诗中明确地含有“升起”的意思,那么此诗写朝阳无疑。然而,遗憾的是王之涣并未注明他此诗中的“山”乃指中条山。相反,一句“白日依山尽”却极鲜明地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惜恋,似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意,读后给人心头罩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使人产生一种近于消闷、沉重之感,似乎在人眼前勾绘出一副落日西沉的萧条景象,使人感觉到太阳正在下落,美好的时光已经不多了(职工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诗海采珠》中有类似说法)。试问,如果诗人看到的是“正在冉冉升起的朝阳”或“阳光普照大地”,他会写出如此之情感吗?情与景能融在一起吗?不会,任何一首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之作都不会落此败笔。换句话说,如果作者看到的不是夕阳,那么他在诗中流露出的那种情感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字面上看,“白日依山尽”总共五个字,其中没有一个字含有“升起”的意思,显然“朝阳”论大有主观臆测之嫌;同理,五个字中也没有一个含有“照着什么”、“一直到天边”的意思,所以人教社的解释不免显得生硬、主观、苍白无力;相比之下,倒是“夕阳说”更令人信服,你看:“尽”是“没、下落、沉”的意思,“依”是“靠近、依傍、挨着”的意思,解释成“夕阳靠着西山(而非中条山)渐渐下沉”岂不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吗?我们还可以根据本诗的前两句来分析作者的观察顺序:作者登上鹳鹊楼,险要的地势使作者产生了居高临下的感觉。他极目远眺,看到了远方的群山及落日的余辉——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然后由远及近又看到了脚下奔腾的大河,继而目送大河经楼前脚下滚滚南去,在远方折向东流,归入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处望到远方、由西方望到南方、望到东方,并由眼前景虚化为意中景。不难发现,这整个观察过程是连续的,而且是站在鹳鹊楼上向西(黄河的对岸),然后向南再向东观察的。单就“白日依山尽”而言,系“西望景”,这就意味着此句写的是夕阳。这种推测还可以从小学语文教材上的插图得到印证。就是说:为原诗配插图的人亦认为此诗是夕阳(见后边的分析)。据查,《唐代绝句选》、《唐诗鉴赏辞典》的作者也持这种观点。大家尽可以想象,如果作者先到东边看中条山,再到西边看黄河,那么势必造成观察过程的中断,前后两句之间那种一意贯连的逻辑关系就难以解释了。再从写法上看,诗的前两句极力造成一种沉重、空虚、怅惘的气氛(这也是作者当时的切身感受——它来自对自然景象的直觉),虽然不失壮阔、雄浑,但却把人带进了一个“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界(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作者看到的不是落日夕阳,他绝不会有这种感受,有这种直觉,他手法再高明,也不会渲染出这样的气氛)。而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急转直下、即景生意,形成一个大的起伏,让人的心情豁然兴奋,突然由失望转为希望,向读者展示出一片新的天地,让人尝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而且它以写眼前的事物极其自然地道出了一个富有哲理的问题(这是作者理性的反映),这种手法别翻新意,出人意表,读完使人耳目一新,意兴纵横,余情不尽,特别是后两句,因为有了前两句烘托的气氛,更显得含义精微、意味隽永,读来使人精神振奋,昂扬奋发,也许这正是这首诗写法上的精妙之处。
  我们还可以引用二点旁来说明“白日依山尽”写的是“夕阳”。
   其一,大量地翻阅唐诗宋词会给人留下极强烈的印象:唐朝的诗人们似乎都有赏晚景、看日落(再就是对月思吟)的嗜好,因而留下的诗篇中不乏“夕阳、日暮”(再就是咏月)之作,如:《暮江吟》(白居易)、《山行》(杜牧)、《乐游原》(李商隐)、《晚次乐乡县》(陈子昂)、《日暮长江里》(储光羲)、《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山春房事其二》(岑参)、《渭川田家》(王维)、《襄阳歌》(李白)、《黄鹤楼》(崔颢)、《暮过山村》(贾岛)、《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韦应物)、《堤上行其一》(刘禹锡)、《南国十三首其一》(李贺)、《骆谷晚望》(韩琮)、《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落日帐望》(马戴)等等;与此相反,写“朝阳”、“日出”的诗篇却不多见;
   其二,翻开权威性的著作看看,几乎众口一词,都讲“白日依山尽”是写“夕阳”。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词语手册》(修订本)、中华书局出版的《唐人绝句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诗三百首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二)》等。
  人教社教学参考书上的解释虽然理解为朝阳、夕阳都可以,但从文字表述(见前)上看应该说理解为夕阳更合适。试想,如果是朝阳从东边照过来,只能照亮中条山的东坡,在鹳鹊楼逆光而看,又如何看到“明亮的阳光照着远处的连绵不断的中条山,一直到天边”呢?反过来,如果是夕阳从西边照过来,在鹳鹊楼上看,“明亮的阳光照着远处的连绵不断的中条山,一直到天边”似乎更说得过去。
  总而言之,“白日依山尽”写夕阳言之成理,言之有理,无可辨驳。
  那么,为什么会有“朝阳”一说呢?
  原来,大凡选录《登鹳鹊楼》者无不引用宋代沈括著的《梦溪笔谈》中的几句话为鹳鹊楼作注:“河中府鹳鹊楼,三层,前瞻中条(山),下瞰大(黄)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诸三首能状其景”。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笔者注)之鹳鹊楼共有三层,登楼远眺可以看到雄伟的太行山支脉——中条山,向下俯视则可看到一泻千里、奔腾汹涌的黄河,唐代诗人在这里留下诗赋者很多,其中只有李益的七言律诗(即:“鹳鹊楼西百尺樯,汀州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笔者注)、王之涣的五言绝句(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笔者注)及畅诸的五言绝句(即:“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笔者注)能写出鹳鹊楼的旖旎风光。不难看出,“朝阳”一说正是由“前瞻中条(山),下瞰大(黄)河”而来。因为中条山位于鹳鹊楼的东面,如果王之涣诗中的“山”是指中条山,那诗中的“白日”一定是东方的“朝阳”。但如前所说,王之涣并未注明他此诗中的山是中条山,况且,王之涣写诗在前,沈括著《梦溪笔谈》在后,《梦溪笔谈》中的几句话也并非专门为王之涣的诗作注,所以,他们两人谁都未说此山即彼山。可见,单凭《梦溪笔谈》中的几句话并不能认定“白日依山尽”中的“山”就是中条山。否定了王之涣诗中的山是中条山这一推理基础,“朝阳说”便不攻自破了。提出朝阳说的人还有一条理论根据,那就是课本插图,他们认为画面上有“日”也有“光”,根据地理位置看,是一轮旭日(见华中师范大学1987年出版的《六年制小学语文备课手册》)。大家知道,课本插图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的,它本身不能作为解释原诗的依据,即使可以,也得不出“朝阳”的结论。如前所述,鹳鹊楼所在的古蒲州城位于黄河东岸,其对岸必定是西岸。从插图上看,太阳位于对岸远方的群山丛中,与鹳鹊楼隔黄河遥遥相对。由此可以推断,这时的太阳是夕阳,图中的群山是鹳鹊楼西面亦即黄河西岸的山地而非中条山(中条山位于鹳鹊楼的东面),这说明画插图的人亦认为王之涣诗中的山不是中条山,“白日依山尽”写的是夕阳。再有,这是一幅景观图,是不能用平面地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法则(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向的。如果说这幅图有问题的话,笔者以为,它的问题在于黄河流向。我们已经知道:鹳鹊楼在黄河东岸,这里的黄河实际流向是自北而南。反映在插图中,流向应该是自右下向左上,但图上反映不出来,甚至因为透视角度的关系,给人留下相反的印象。建议在教材再版时,对插图略作修正,至少每个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白这一点。
  综上所述,“朝阳说”理论根据不足,甚至完全错误。“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系“夕阳”无疑。
  问题解决了,但似乎言犹未尽,这件事告诉我们:
  (1)参考书不宜滥出,滥则无益;
  (2)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有辨别知识科学性的能力;
  (3)著书立说者要对社会负责,成文则有理有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注:本文刊于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教学研究》杂志1992年第四期上,曾参加山东省中青年教师教学论文比赛获二等奖(最高奖次),入选《中小学教育教学论集丛书》后曾对原文个别地方作了增删和改动,特此说明。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陈邦炎撰稿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月12月第一版第72页
  (2)《五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四)》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82年第一版第120页
  (3)《小学生词语手册(修订本)》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月1月第二版第226页
  (4)《唐诗合选》杨业荣新注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第一版第154页
  (5)《六年制小学语文备课手册(五)》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5月第一版第28页


11.http://www.yangteacher.com/Html/2012314234039-1.html

 《登鹳雀楼》相关阅读:插图研究四题

  作者:佚名 来自:杨老师在线 时间:2012-3-14

                                               图中的山是中条山吗?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中说:“中条山,在山西省(永济县)东南部,位于鹳鹊楼的东面。”资料记载:鹳鹊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县西南古蒲州城上,面对中条山,下临黄河,后被大水冲垮;蒲州位于晋陕交界、黄河东岸,永济境内,黄河从其西侧自北往南流。总之,鹳鹊楼所在的古蒲州城位于黄河东岸,中条山又位于鹳鹊楼的东面。从插图上看,近处是鹳鹊楼,图中的山地位于黄河对岸,与鹳鹊隔黄河遥遥相对。所以,插图中的山是鹳鹊楼西面亦即黄河西岸远方的山地,而非位于鹳鹊楼东面的中条山。
                                            图中的太阳是朝阳还是夕阳?
  如前所述鹳鹊楼位于黄河东岸。从插图上看,太阳位于黄河对岸亦即黄河西岸或鹳鹊楼西面远方的群山丛中,所以插图中的太阳是夕阳而不是朝阳。
  但请注意,解释“白日依山尽”写的是夕阳还朝阳是不能用插图作为依据的。因为插图是后人根据王之涣的《登鹳鹊楼》原诗意境配加的,它是否准确表达了王之涣的意思,谁也不能肯定,但起码能说明插图作者的观点:《登鹳鹊楼》诗中的山不是中条山而黄河西岸的山地,“白日依山尽”写的是夕阳。
                                            怎样在这幅插图上确定方向?
  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套用平面地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法则,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并得结论:图中黄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流,即从插图的左侧流向右侧。
  这样做是很不科学的。大家知道,这是一幅景观图,在这种图上只能根据图中所绘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实际方位(如此就需要对图中反映的地物进行实地考察),或根据插图中提示的规律(如太阳升落方位等)来定向,而不能用平面地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法则来定向。否则就会出现与实际不符的后果。例如,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向,鹳鹊楼岂不跑到黄河南岸了吗?还有,在鹳鹊楼上看,太阳又怎么能在北方升起或落下呢?如此等等。
                                                  图中黄河是什么流向?
  综合各种资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鹳鹊楼位于古蒲州城上,而蒲州位于晋陕交界,黄河东岸,永济县境内,这里的黄河是南北流向,即从北向南流。反映在插图中,流向应该是自右下向左上或大致从右侧流向左侧,而不是自左侧流向右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调查发现,除教师采用的定向方法错误以外,还与插图本身采用的透视角度有关,建议教材再版时对插图略作修正。


12.http://www.lbx777.com/yw03/s_dgql/dwttt04.htm

                         就《登鹳鹊楼》插图与注释矛盾同人教社商榷
                                                    淄博师范学校 秦克铸  

  1、既已同意插图作者的观点,承认诗中的“白日”系写夕阳,为何在《教学参考书》中又有意回避?

  《登鹳鹊楼》(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31课)配有一幅插图。从插图上看,近处是位于黄河东岸古蒲州城上的鹳鹊楼,远处是位于黄河对岸即黄河西岸远方的山地,中间是自北向南奔流的黄河,太阳位于黄河西岸远方的群山丛中,太阳位于鹳鹊楼西面的群山丛中,说明图中的太阳系夕阳。人教社选中这幅图作插图,表明他们完全同意插图作者的观点:“白日依山尽”系写夕阳落山。然而在《教学参考书》(第四册)中,他们又作如下注释:“白日是指明晃晃的日光,并不是太阳本身”,整句诗的意思是“明亮的阳光照着远处的连绵不断的中条山,一直到天边”。既然你已明确表示同意插图作者的观点,认为诗中“白日”系写夕阳,为什么在《教参》中又有意回避?真让人感到费解。如果你想避开“夕阳朝阳之争”,何不将插图换掉?

  值得注意的是:人教社对“白日依山尽”的解释显得十分生硬、主观,请问:这五个字中哪能个字含有“照着什么”、“一直到天边”的意思?如此含混其词,令人难以捉摸。

  笔者以为,还是不要回避问题,顺应大多数人的看法,将“白日”解释为“夕阳”为好。其它充分理由且不说,单从字面上看,将“依”解释为“靠近、依傍、挨着”,将“山”解释为“并不确指哪座山”,或“鹳鹊楼西面的山地”或“(日落)西山”,将“尽”解释为“没、下落、沉”,将整句诗理解成“夕阳靠着西山渐渐下沉”,这岂不是更合情合理吗?

  2、既已同意插图作者的观点,承认诗中的“山”并非中条山,为什么在《教学参考书》中又明确地讲“白日依山尽”中的“山”是指中条山?

  《登鹳鹊楼》一课插图中有山地,但该山地位于黄河西岸远方,肯定不是中条山,因为中条山位于鹳鹊楼的东面,人教社选中这幅插图作为课本插图,表明认可插图作者的观点:诗中的山是鹳鹊楼西面的山地,而不是中条山。然而,在《教学参考书》有关注释中,他们又明白地指出“白日依山尽”中的“山”是指“中条山”,这岂不自相矛盾?

  问题不在于人教社能否自圆其说,而在于这个注释使整个诗句解释带来种种矛盾,导致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无所适从。要彻底改变这种众说纷纭的局面,人教社必须在插图与注释中选择其一:肯定插图必须修改注释,肯定注释必须换掉插图。其实,人教社注释“白日依山尽”中的“山”是指“中条山”,,理由无外乎有以下几点:①宋代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中有“河中府鹳鹊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之说;②鹳鹊楼以西为渭河平原,不可能有山;③“落日”是红色,不能称作“白日”,“白日”只能是早晨的太阳,所依之山当是中条山;④插图中有山、日、光,应是一轮旭日,旭日所依之山只有中条山。以上四点看似有理,实际上都不足以成为注释的依据,这方面的文章已有不少(如聂在富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疑难问题解答》P211文;《小学教学研究》92年第四期秦克铸文章《夕阳乎,朝阳乎?》等),这里就不再重复论证。总之,没有理由肯定“白日依山尽”中的“山”就是指“中条山”。

  笔者以为,“白日”写夕阳没有疑义,诗中的山系黄河西岸远方的山地,或不确指是哪座山,亦或象平常我们说的“日落西山”一样,根本无所谓有没有山,插图与注释相经,插图更贴近诗的意境,应予肯定,注释应尽快修改。

  以上看法不尽恰当,仅与人教社商榷,望不吝赐教。    [2004-08-07]


13.http://www.yangteacher.com/Html/201231423423-1.Html

《登鹳雀楼》相关阅读:哲理诗还是抒情诗?

作者:佚名 来自:杨老师在线 时间:2012-3-1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登鹳雀楼》是连黄口小儿都能够背诵的名诗。作者是唐代略带些神秘色彩的王之涣。说他神秘,是因为这位诗人名气不小,但人们对他的生平却所知不多○1,也因为他现存诗作不足十首却偏偏至少有两三首脍炙人口,“皤发垂髫,皆能吟诵”。○2比如这首小诗,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许多古代诗歌选本中发现它的身影。

  也许正应了那句“熟视无睹”的老话,因为我们对这首作品太熟悉了,似乎也就很少有人会对诗歌本身进行一番深入的探究,比如我们不妨一问: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人在作品中到底希望表达些什么?

  不妨先读一些有关的赏析文字吧。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从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和一登楼的过程,而含义深远,耐人思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的远的哲理。”○3

  这是直接把这首诗归入哲理诗的见解。赏析文字中这样赞叹:
  “像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4
  “此诗不仅刻画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且写出了登高远望的襟怀。向西远看,夕阳贴着高山落下,黄河滚滚流向大海。要想看到千里之远,就得再登上一层高楼。后二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成为不朽的名句。”○5
  “《登鹳雀楼》它不仅仅是一首诗,可以让人领略昔日大唐王朝诗人王之涣壮志凌云的胸怀走进他的梦幻世界,和他一起感受世间的苍穹;名而它更像一幅不老的国画:西下夕阳的余晖、奔腾黄河的水流、迭宕起伏的山脉、水天一色的景象。那样富有感染力,那样迷人,让人流连忘返;它也是一坛千年老酒,喝一口品下,醇香四溢回味无穷,陶醉在其中,其乐无穷;更像人生一个前行的座右铭,是自勤勉励,奋发向上,登高望远的一曲华章。”○6

  再看看文学史研究专家的意见:
  “前两句在辽阔无垠的画面上,以白日运转、河海奔流为生生不息的世界灌注了无限生气。后两句由实入虚,升华为不懈追求、进取不息的感情境界。通篇对偶而不觉其偶,用笔疏朗而气势恢宏。”○7
  想想也是,当下许多人不都是这么热中于引用这首诗的后面两句吗?“更上一层楼”几乎已经成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同义语了。然而,这真的就是我国哲理诗的开山之作吗?没有谁可以告诉我们,作为诗的形象主体,“白日”和“黄河”是怎么与诗歌的哲理联系起来的,是用这宏大的景象起兴吗?作者又是为什么无端地发起这样的议论来了呢?
  我相信,只要我们肯耐下心来,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念头去读这首诗,也许就会发现,这哪里是什么哲理诗,分明就是一首边塞将士思念家乡的抒情诗杰作!

  开头两句的句眼是什么?是“依”字,是“入”字。太阳那么自在地依偎在大山的怀抱,黄河那么急迫地向着大海奔流,因为那山就是太阳的家,大海就是黄河的家啊!“白日”与“黄河”都在昭示着归家的喜悦与激动,也都在强烈地触动着远在边塞的将士们那渴盼着归家的心弦。

  “千里目”也是个容易唤起读者联想的词汇。“目极千里兮伤春心”○8家园何在,在千里万里之外,那里也许有鬓发苍苍的双亲在倚闾盼望,那里也许有楼头少妇在殷殷盼望,那里也许有闺中少女在伫立守候,那里也许还有牙牙学语的子女在等待着父亲的归来。边塞的战士何尝不是这样的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啊?“欲穷千里目”,这正是思乡情的真切流露。目中尽处是青山,家园更在青山外,青山还被暮云遮……种种难堪的情怀,都在这“欲穷”的凝眸之中。于是,“更上一层楼”,希望能把远在千里之外的家园纳入自己的视野。鹳雀楼啊,这边塞之上高耸的建筑,寄托着多少战士对家乡对亲人的依恋和思念!

  王之涣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以恢弘阔大之景和凄恻苍凉之情的结合为基本特色。他的另一首名作《凉州词》,表现边塞将士戍守边关而很少获得朝廷恩泽的隐情:“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而不怒;《登鹳雀楼》则表现了战士们身在边关而心系家园的深情,哀而不伤。从此开始的边塞诗作,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翰,乃至宋代的范仲淹他们,也大抵不脱这样的情感基调。不妨这样说:慷慨报国之情、久戍思归之情和苦境盼恩之情,共同组成了我国古代边塞诗的三大情感主题。而我们对《登鹳雀楼》一诗的解读,似乎一向没有注意到这样的角度。
  把一首抒情诗当成哲理诗来读,这固然也能够得到意外的快乐,但毕竟只能算是误读的享受。如果是老老实实的诗歌鉴赏,我们还是应该尊重作品本身的吧。

  注:
  ○1王之涣,或作王之奂,字季凌,盛唐著名诗人,新旧《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唐人靳能作的《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提供了关于王之涣的一些情况。
  ○2靳能《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
  ○3○4《唐诗鉴赏辞典》陈邦炎文,上海辞书出版社
  ○5《山西文史精华》
  ○6姚建生《鹳雀楼和〈登鹳雀楼〉诗》
  ○7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8《楚辞·大招》


14.下文来自http://www.yangteacher.com/Html/2012314234227-1.Html。本帖第6条中,启功先生对作者进行了说明,可一并阅读。

                                              《登鹳雀楼》相关阅读:非王之涣诗?

                                             作者:佚名 来自:杨老师在线 时间:2012-3-14

   《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篇自宋代以来即误作王之涣诗,据最早著录此诗的《国秀集》,知作者为朱斌,不是王之涣。

  唐代有名作《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重楼。”此诗唐人选编的《国秀集》题为“登楼”,据司马光《温公续诗话》、沈括《梦溪笔谈》,知所登者为鹳雀楼,补“鹳雀”二字。雀,通鹊。殷尧藩《和赵相光登鹳鹊楼》诗自注:“楼在河中府,前瞻中条,下瞰黄河。”唐蒲州,开元八年改为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

  这首诗长期以来误作王之涣的名作。此诗最早见于《国秀集》,作者为朱斌。《国秀集》成书于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芮挺章选录,楼颖作序。书中同时选有芮挺章楼颖两人自己和朱斌王之涣的作品。书中入选作者是按年辈先后排列的。“进士楼颖”排在卷中王维、万齐融之后,崔国辅之前。显然年辈较芮挺章为长,故芮氏请他作序。“处士朱斌”、“进士芮挺章”、“王之涣”在卷下。他们是同时人,其著录应该可信。朱斌诗仅此一首,王之涣录有《凉州词》等三篇。谁诗谁作,两者是清清楚楚的。然宋司马光(1019-1086)《温公续诗话》云:“唐之中时,文章特盛,其姓名湮没不传于世者甚众。如河中府有王之美、畅诸诗。畅诗曰:‘迥临飞鸟上,高谢世人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王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人者,皆当时贤士所不数,如后人擅诗名岂能及之哉!”“白日依山尽”篇作者成了王之美。又,沈括(1031-1095)云:“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文奂、畅诸三篇能状其景。”诗的作者又成了王文奂。而到《文苑英华》中此诗作者却成了王之涣。《文苑英华》虽始编于北宋太宗时李昉等人,错讹极多,且随意妄改,几经周折,到南宋孝宗时又命周必大等人重新校订,直到宁宗嘉定四年(1204)才刻板问世;上距《国秀集》成书已四百六十年,距司马光、沈括也已一百五六十年。清初修《全唐诗》,此诗同时收入朱斌王之涣名下,诗末句朱诗作“更上一重楼”,王诗作“更上一层楼”。其后沈德潜编《唐诗别裁集》、孙洙选《唐诗三百首》,都把“白日依山尽”篇作为王之涣诗。由于这两部书特别是后者的广泛流传,因此这首诗当作王之涣的名作差不多家喻户晓。这种讹传始于《文苑英华》,强化于《唐诗别裁集》与《唐诗三百首》。以后选本无不以为王之涣诗。时至今日,此诗著作权应据《国秀集》归还朱斌。

  朱斌,据《国秀集》作者排列顺序,知为唐玄宗时人,《国秀集》称之为处士。但司马光、沈括等人所记必经亲见目验,司马并录了诗的原文,他们的记录也应该不误,我们可以这样推想,诗为朱斌所作,由有个叫王之美或者叫王文奂的人将诗题写于鹳雀楼上,司马光、沈括等见之因而记录下来。推想不能作为根据,但正确与否,都不影响朱斌的著作权,因《国秀集》的可信性自较晚几百年以后司马光、沈括等人的笔记更为可靠,何况他们谁也没有说是王之涣。


http://www.lbx777.com/yw03/s_dgql/dwttt03.htm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428/13/7147985_281510903.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813427.html

上一篇:举一反三:加拿大科学家称地幔藏水可填海,美国科学家说可填三次
下一篇:“一条冰川”似也可称为“一座冰川”——由“一座座山川”谈起
收藏 IP: 58.240.140.*| 热度|

1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