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大气层结、大气廓线——“结”在何处?它是如何得名的?

已有 12765 次阅读 2014-1-17 10:13 |个人分类:大气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气象科学中,大气层结是一个常用的术语。

  据百度百科介绍,层结曲线(stratification curve)又称温压曲线或上升曲线。利用探空记录中各高度的气压值及其相应的温度(或露点温度)值,点绘在专用的图纸(如温度对数压力图)上,通常以实线(或虚线)连成温度曲线(或露点曲线)。层结曲线大多用来研究大气层中的绝热过程,确定大气层结的稳定度和温度、湿度垂直分布,并进而判断云层、结冰层、逆温层、对流层顶的分布。

  由于地球旋转作用以及距地面不同高度的各层层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程度上的差异,使得描述大气状态的温度、密度等气象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呈不均匀的分布。人们通常把静大气的温度和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称为大气温度层结和大气密度层结。  

  我的问题是:“结”从何来?这是我有点好奇,也想探究的。

  翻查词典,“结”可解释为绳结(结绳记事可能是远古的记载方式)、凝结等。如果是“凝结”,是否暗指“随着高度上升,温度下降,大气饱和水汽降低,水汽会逐步凝结降落?”层结(stratification)在其他学科里往往直接译作“分层、成层”。层结曲线(stratification curve)的直译就是“分层曲线”。

  《英汉水科学词汇(新编),科学出版社》中有“stratification of snow cover”,释作“积雪层结”。

  从字面而言,“层结曲线”看上去有些雅致,stratification curve直译作“分层曲线”似乎缺少些味道。

  温度廓线(temperature profile)是与大气层结有些相近的词,意为“大气中温度随高度分布的曲线”。“廓线”的中英文似乎是一个完美的组合。仅从定义看,“层结曲线”与“温度廓线”似有雷同之处。按实质内容看,一个强调层次性特征,一个强调连续特征。用数学语言表达,一个指离散变化,一个指连续变化。 

  据新疆兴农网气象科普栏(http://www.xjxnw.gov.cn/zx/qxfw/qxzs/qxkpzs/11/936346.shtml)介绍,“温度廓线(temnerature profile)”指气温的铅直分布状况。常以温一高曲线或温一压曲线表示,即气温层结曲线。根据气温随高度的分布状况可以判断大气层结的稳定度。大气的热力和动力变化导致温度廓线随时间而演变。

   除了“温度廓线”外,“风速廓线”也已在气象研究中经常出现。

     在海洋科学领域,也出现“海洋层结”的说法。据百度百科,“‘海洋层结’指海水的密度、温度、盐度等热力学状态参数随深度分布的层次结构,通常尤指铅直尺度不小于常规海洋学观测层次间距的层次结构。”网上搜索没有发现对应的“海洋廓线“一词,但有“海温垂直廓线”的用法。另有文献研究了海洋中的“温度廓线”。

  总之,该帖不是解答,而是重点就“层结”提出疑问与一些猜测。 


附:              近地面稳定大气层结中通量-廓线模式的适用性


                 《科学通报》 1987年01期 张翼

  在近代湍流理论研究和实际计算中,苏联学者和提出的相似理论方法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正如yaglom在文献[1]中所评述那样:在处理大气表面层实验资料时,Monin-Obukhov相似理论方法现在起着主导作用。随着大气表面层观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气湍流通量直接测定方法的出现(如涡度相关法),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屯农业生态站
【关键词】相似理论大气稳定度涡度相关法湍流通量大气表面层观测技术廓线实验资料大气层结湍流理论
【正文快照】:
在近代湍流理论研究和实际计算中,苏联学者A.C.MOH”。和A.M.伪yxoB提出的相似理论方法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正如yagloln在文献【l]中所评述那样:在处理大气表面层实验资料时,Monin一obukhov相似理论方法现在起着主导作用.随着大气表面层观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气湍流通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759921.html

上一篇:关于将“气溶胶粒子”与“颗粒物”统一定名为“气浮质”的建议
下一篇:鲁棒性在气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一瞥——气候变化真鲁棒? 
收藏 IP: 58.240.142.*| 热度|

2 庄世宇 Hallo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1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