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为何未进入现代科学体系?”伴随着李约瑟之问的很多论题些许有几个:中国未有“几何原本”式公理体系,中国强调应用等各种命题。
是否中国古代就建立了科学体系,且含公理体系?而这个体系遭遇瓶颈,且被近代中断。这需要考察科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和物质关系,来重新认知这些关系。且当代科学发展也遭遇瓶颈,有可能答案就在中国的科学中!这需要一个基本的数理逻辑。
基本关系
人与自然相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个关系能否用数理体系来描述,西方始终未有成功。乐温在行为表达式中,列举了一个“环境”项,而这一项没有数理表达,也就无法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下图来表述:
这个关系系统,也就是人生存的关系系统。它需要一个数理的表述,来表示自然、生物、人的系统。不见于现代的数理系统,而见于中国的古代科学系统。
2.地球的生态系统(自然环境描述)
在水循环和左边的图放在一起(把天换成云、地换成土),就可以看到二者的一致性。如果确实如此,先天的八卦的本意就是水循环表述。它不同于地理学的图像,而是物象特征的循环表示。循环,是易的一个核心。把循环系统的要素合并,例如泽、云、水、水的三态。并去掉三态作用的雷。则上述8个要素,也就简化为五行要素,这是合理的。这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学要素,或者说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要素,五行首先是“自然生态”的动力系统相互作用关系。这构成它的本意。若和现代人文地理科学相比较,它既有现象学的几何表述,也有动力相互作用关系。
3.物象循环的描述
在地球中,存在的物象变化,气象和物象的周期性循环变化,并影响到生物系统,气象、气候、物象、物候的循环性也就确立。节气循环图是对上述的特征量表示。它是“数理意义”的。
4.植物的循环周期
植物系统的循环,受制与自然谐振,表现为周期性,定出它的特征量,则就可以用循环方法来表示
则10天干的本意首先是来描述植物生长的周期
5.动物周期节律
属相的循环排布,则体现了不同时间的节律活动。例如牛反刍的时间、虎觅食时间、鸡鸣时间等。
在中国的古代科学中,用循环表示的方法,建立了自然环境的物象、物候、植物、动物的特征表述。而现代科学,在描述生物、生态、人文地理中,均未达到这个高度。
这是中国古代科学的关键一步,在人-生物-自然的要素系统中,找到了“物象”的数理表述形式。这还需要一个数学关系,建立物象表述的标准数学。这为人文科学奠定了“唯像学”的理论基础。蕴含在我们中国的古老科学中,且在久远的历史中,就形成了科学的特征量表述。在现代科学中,在这一问题上,仍然处于瓶颈。
重审中国古代科学,建立统一性质的、整体论的人文学科,可能窗口期慢慢打开。中国未进入科学的论断,可能是伪命题。它的整体系统是还原方法的瓶颈。对接的时代可能到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