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关于狂犬病疫苗的最新综述论文(2)

已有 355 次阅读 2024-6-25 15:04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前记

本月15日,国际医学科学杂志《Cureus: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发表了一篇关于狂犬病疫苗的最新综述论文(见参考文献),论文的题目是《用于狂犬病预防和治疗的狂犬病疫苗(Rabies Vaccine for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Rabies: A Narrative Review)》。杂志《Cureus》是国际著名的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期刊(Springer Nature group of journals)的一部分。

现将此综述论文全文译成中文供参考。

用于狂犬病预防和治疗的狂犬病疫苗(2)

 综述(Review

1. 狂犬病疫苗的历史发展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rabies vaccines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人们就采用了各种治疗狂犬病的技术[2]。这些方法,包括烧灼、切除和截肢等,被认为结果不一致,最终被认为不适合作为治疗方法。但这种认识一直持续到路易斯· 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19世纪研制出第一种狂犬病疫苗[2]。

   第一代疫苗始于1885年路易斯· 巴斯德,他使用受感染的兔脊髓通过太阳干燥作用灭活来开发疫苗[2]。这种疫苗取得了成功然而,也有很多担忧。鉴于接种后引发的狂犬病病例也时有报告,疫苗中病毒灭活的一致性受到质疑。采用这样的开发方法,大规模生产巴斯德疫苗也具有挑战性。利用巴斯德的研究成果,其他研究人员补充了改进措施,包括添加苯酚使病毒失活,使用含有较少髓磷脂的幼小动物脑制造疫苗,使用鸡和鸭的胚蛋制造减毒活疫苗,以及使用细胞培养系统提高疫苗的产量[2,4,5]。在现代世界,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经改造的活疫苗、灭活疫苗和佐剂狂犬病疫苗[2]。随着重组DNA技术的进步,新的候选疫苗可能很快就会出现。 

2.  狂犬病疫苗的类型(Types of rabies vaccines

   第一批用于针对狂犬病毒提供免疫人用疫苗一种灭活疫苗[6]。这些疫苗最初是通过从感染狂犬病的动物中分离出病毒,然后通过添加各种化学物质使病毒失活而开发出来的[7]。然而,这种技术导致了许多问题,例如病毒的抗原性差以及对疫苗中不同成分的不良反应[8]。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开发了新的方法来生产优质疫苗。细胞培养技术的改进使病毒能够在各种细胞系中体外生长[9]。病毒培养后,从细胞中提取病毒,用β -丙内酯福尔马林等化合物灭活病毒[10]。然后将灭活的病毒注射到人或动物身上。这刺激了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最终产生记忆性B细胞和T细胞,提供持久的免疫保护以抵抗病毒[11]。含有灭活病毒的疫苗通常通过肌肉注射给药。疫苗可在暴露前或暴露后接种,需要多次接种以达到最大的免疫保护作用[12]。通过体外病毒培养产生的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可以高度控制病毒的生长[9]。不幸的是,有些病毒在开发过程中可能无法完全灭活。此外,需要接种多剂疫苗,这可能导致患者产生依从性问题[13]。

   在研制出含有灭活病毒形式的疫苗之后,又研制出了含有减毒活狂犬病毒形式的狂犬病疫苗。它们最初是将狂犬病毒在许多细胞培养物中传代并选择非致病性病毒[2]。当含有该产品的疫苗通过肌肉注射给各种动物时,产生了强大的免疫反应,血清中抗狂犬病毒的抗体滴度恢复到高水平。然而,许多不良反应被报道,如严重震颤和瘫痪[14]。大量的不良反应加上对温度波动的高度敏感性,导致世界卫生组织不再推荐改良活疫苗用于注射接种[2,14]。最近,已研制出含有狂犬病毒突变形式的疫苗,大大降低了毒力[2]。糖蛋白(g)对狂犬病病毒的致病性至关重要[15]。因此,可以在编码该蛋白的基因位点诱导突变,使该病毒不再致病,但仍具有传染性,从而仍然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16]。含有狂犬病毒突变形式的疫苗可口服给药,并且通常用于作为狂犬病毒储存宿主的动物,如狗[2]。这种疫苗接种方法的优点包括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并且只需要很少的剂量就能达到高度的免疫保护。一项研究显示,犬在接种单剂疫苗三年后,体内仍会产生大量抗狂犬病毒的抗体[17]。与其他疫苗接种方法相比,减毒活疫苗形式的局限性在于成本较高,并且存在通过反向突变而恢复到致病性病毒的风险[18,19]。

   第三种制备狂犬病毒疫苗的方法是利用重组技术在各种载体(如牛痘病毒、金丝雀痘病毒和Orf病毒)中表达狂犬病毒的蛋白质[20-22]。这是通过创建表达狂犬病毒糖蛋白的减毒病毒载体来实现的。通常选择该蛋白在载体中表达,因为它在狂犬病毒表面表达。这允许产生能够与糖蛋白结合的抗体,从而阻止狂犬病病毒颗粒进入宿主细胞,因为这种糖蛋白在介导细胞进入中至关重要[23,24]。含有这些重组病毒颗粒的疫苗通常仅用于动物,大多数人类接种这种疫苗的实例仅在临床试验中进行[21]。然而,涉及动物的研究表明,这种疫苗产生非常强的B细胞和T细胞反应,即使在单次接种疫苗后也能提供长时间的保护[25]。此外,在动物中肌肉注射和口服该疫苗后均记录到一致的免疫反应[25]。这类疫苗的缺点包括生产成本高,对其在人体内使用的研究数量有限(1)[13]。 

疫苗种类

特点

给药途径

目标群体

局限性

狂犬灭活疫苗[10-13]  

含有通过各种化学物质灭活的狂犬病毒

肌肉注射

人类和动物 

需要很多剂量,与其他方法相比,产生了依从性和免疫反应降低的问题

狂犬病减毒活疫苗[2,14,18,19] 

含有毒性较低的狂犬病毒,但仍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肌内注射或口服给药

主要用于动物,但在世界某些地区仍给人使用。

有逆转致病性毒株的风险,而且价格昂贵,尤其是口服给药时

重组载体疫苗[13,20 -25] 

含有表达狂犬病毒糖蛋白的减毒载体 

肌肉注射或口服

动物,人用仅限于临床试验

生产成本高涉及其在人类中的应用的研究还很有限

1:不同类型狂犬病疫苗的特点、给药途径、目标群体和局限性

1的英文原文:

image.png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Kaye A D, Perilloux D M, Field E, et al. (June 15, 2024) Rabies Vaccine for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Rabies: A Narrative Review. Cureus 16(6): e62429. DOI 10.7759/cureus.62429 

https://www.cureus.com/articles/257103-rabies-vaccine-for-prophylaxis-and-treatment-of-rabies-a-narrative-review#!/ 

相关博文:

关于狂犬病疫苗的最新综述论文(1) 2024-06-2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1439677.html

上一篇:关于狂犬病疫苗的最新综述论文(1)
下一篇:关于狂犬病疫苗的最新综述论文(3)
收藏 IP: 76.33.21.*|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18: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