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man Rabies Treatment—From Palliation to Promise
狂犬病只能预防,不能治疗。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为100%。迄今人类尚未实现狂犬病治愈率0的突破。但人类探索狂犬病有效治疗方法的努力从未停止。
美国和泰国的相关研究人员在今年1月出版的专业杂志《Viruses(病毒)》上发表综述论文,介绍狂犬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见参考文献),论文的题目是《Human Rabies Treatment—From Palliation to Promise (人类狂犬病的治疗——从姑息疗法到曙光在前)》。
以下是该论文的译文,将分若干次陆续发布。
人类狂犬病的治疗—从姑息疗法到曙光在前(2)
Human Rabies Treatment—From Palliation to Promise
2. 开发有效治疗方法的挑战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Effective Therapies
开发有效治疗方法的主要障碍是全球的意愿和资源都很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PEP(暴露后预防)的有效性,但也源于发达国家临床疾病非常罕见,因此缺乏研究资金[6,7]。
狂犬病毒(RABV)的独特特性也阻碍了治疗的进展。狂犬病毒本身具有遗传多样性,具有不同的表型。例如,在美国,几种RABV变种正在流行,包括一种浣熊变种、几种臭鼬变种和许多蝙蝠变种[8]。有十多种其他丽沙病毒可引起人类致命的脑炎(即临床狂犬病)。随着新的丽沙病毒的发现,由于广泛的抗原多样性,人们越来越担心现有的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可能无法有效预防[9]。
因此,问题是,如果有一种不同的变种逃脱了原本可避免发病的标准预防模式,或者如果不幸错过了暴露后预防的时机,因而患者现在患有暴发性脑炎,则没有有效的狂犬病脑炎治疗方法。
也许在开发有效的狂犬病脑炎治疗中最艰巨的挑战是我们对RABV发病机制及其神经元损伤机制的了解有限。事实上,以治疗为目标的狂犬病脑炎研究是复杂的。狂犬病实验室模型使用减毒毒株,而不是RABV的“街毒株(sreet strain)”。在动物模型中,与街毒株相比,减毒病毒在脑电图(EEG)结果、快速眼动(REM)睡眠和临床疾病进展方面都表现出差异[10]。因此,任何实验室开发的治疗进展在证明对自然疾病的疗效方面都可能面临障碍。
在患者的临床环境中,许多因素也使治疗效果难于评判。除了伦理方面的考虑(下文将讨论)之外,治疗模式也存在内在的困难。与许多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一样,血脑屏障和脊髓屏障使药物递送复杂化[7]。例如,对RNA病毒有活性的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ribaavirin)和法匹拉韦(favipiravir),在体内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未能达到足以有效对抗狂犬病的水平[11]。此外,RABV和其他丽沙病毒利用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较弱,实施隐身攻击。该病毒感染最初似乎很少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从而能逃避宿主的先天免疫系统。最小的全身性炎症保护了血脑屏障,从而保护病毒免受宿主中和抗体作用,也对潜在的治疗方法不敏感[12]。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Lacy, M.; Phasuk, N.; Scholand, S.J. Human Rabies Treatment—From Palliation to Promise. Viruses ,2024, 16, 160. https://doi.org/10.3390/v16010160
相关博文:
狂犬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1) 2024-02-0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