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精神分析成为西方时代性的流行主题,弗洛伊德明锐察觉到一些儿童存在“家族罗曼史(Family Romance)”的幻想并发表同名论文(1909年),这些孩子会想象自己真实父母的社会地位,要比现在父母的社会地位高得多,弗洛伊德的忠实信徒奥托·兰克(Otto Rank)充分发展这个论题。同时代的理查德-冯-克拉夫特-艾宾(Richard von Krafft-Ebing)也注意到很多精神病人都宣称自己是皇族后裔,艾宾将这一类形形色色的幻想统称为”出身妄想症(origine paranoia)”。与之对照,同时代中国学者也把握到了这一人的精神现象,比如文学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通过“我也姓赵”,用虚幻出来的祖上荣耀来慰籍自己。
拉康派的一个观点是人类或多或少都有神经症,特别是在人格演变稳定下来前的儿童阶段和青春期,那么,探究精神病问题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达到对普遍人类的理解。这里提拉康,其一是澄清”出身妄想症“并非完全病理性的,比如,大量”上古血脉觉醒“”豪门认亲“进而逆袭的玄幻小说或“爆爽短剧”就是为了迎合人们微弱的”出身妄想症“。其二短文从“出身妄想症”出发,也有服务普遍人类的目的:呼吁年轻父母充分利用那些被探究和实践过的儿童心理学知识,引导孩子建立主体性人格,鼓励他(她)”成为你自己“。
------
------
短文更多用哲学资源推动,因为:哲学主线内容探究人类认识能力,我们借道先验把握经验,就好比通过调查原生家庭来理解孩子,如此,作者也能扬长避短,短文包括以下小节:
1)为什么”儿童爱问为什么“:杜威关于”求知是人的本性“的目的论解释
2)儿童总会试图得到自己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的解释:等价于古典哲学追问”第一因“问题
3)儿童需要的不仅是唯物论解释(生物的、性教育的):实质上也在追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哲学三问)
4)主体性人格不健全,自我补偿的两个极端:出生妄想症一一自然状态
5)中间状态:大他者(Other)的提线木偶
6)镜子阶段(西方理论),或者,三岁看老(东方俗语):从普朗克科学定律确认”本性难移“
------
------
为什么”儿童爱问为什么“:杜威关于”求知是人的本性“的目的论解释
(1)为什么”孩子爱问为什么?
人们偏好使用“求知是人的本性”来回应,出自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卷一)》第一句话。显然,这样的回应有些勉强。“勉强”是一种不确定、信心不够充分的心理状态,这里源于理论与实践的不协调。一方面,“求知是人类的天性”判断来蓝色星球上无可争议的哲学家,这句判断两千年始终没有褪色,始终被人们提起。另一方面,在中华文明轴心时期,古代智者争论的是”人性本善,本恶“,却没有明确提及过”求知“的秉性地位。此外,我们或多或少存有"求知"的直观经验,也经验到儿童确实充满了天真和好奇心。但”全文背诵、随堂测验、家教辅导、周末强化班、家长签字“等碎片构成的记忆,时刻提醒我们:”好奇“与”求知“恐怕是两回事情。”好奇“是天性,但”求知“达不到那种高度。
------
------
(2)澄清亚里士多德观点及其论证方法?
简要回顾亚里士多德的论证(本节粗体为亚里士多德原文):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求知”等价于“人们总爱好感觉”。随后,亚里士多德认为”动物在本性上赋有感觉的官能“并”从感觉产生记忆“;其次,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还具有“凭借同一事物的屡次记忆最后产生这一经验的潜能”;最后:认为“经验造就技术”“有经验的人较之有理论而无经验的人更为成功”。
我认为,通过原文,我们大致理解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天性”不同于汉语用法,并非"先天具有的本性、品质“(nature),而是“先天能力、内在能力”(Innate ability)。我们爱好感官刺激,但是我们具有相应记忆能力,记忆能力使得我们能记住并区分不同感官刺激。而相同感官刺激的重复进而导致了心里联想。
就像当我看到天上一出现黑云,就会下雨。下一次一旦看到黑云,就联想到下雨。在休谟看来,这种心里联想构成了归纳法的心理学基础,而归纳法正是我们“求知”的基本方法论。这类能力并非人类独有,比如波普尔就指出:一个聪明的小狗,它以自己的反应和行动表明,它把第二次情况理解为或人做是第一次情况的重复,其原因就在于它指望它期待着情况的主要成分,比如投喂食物会重复出现。
我们区分了爱好和能力。人类本性爱好感官刺激,时至今天,我们依然没有改变。心旷神怡的美景,回味无穷的美食,惊险刺激的过山车、充斥五花八门内容的抖音等等,这就是我们的爱好,无论小孩子还是老年人,永远都爱好感官刺激。同时,人类也具有将感官刺激加工成经验的能力(求知)。当然,爱好和能力是两回事情。前者是天性,无需指导。后者若没有外部干预(教育),将很难依次形成经验一一高级经验(技术)一一普遍经验(理论)一一超越经验(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原则或观念,哲学的)。
------
------
(3)杜威关于”求知是人的本性“的目的论解释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念,“求知是人的本性”不能够很好回答”为什么儿童爱问为什么“。两千多年,杜威的用另一种目的论方式阐释了”求知是人的本性“,才使得这个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杜威的《确定性的寻求》开篇就是:“人生活在危险的世界之中,便不得不寻求安全”。那么,为了寻求安全,我们可能真的需要”求知“:通过探究,以受指导或受控的方式,将不确定的情境转化为确定的统一的情境。
生物天性趋利避害,人自然不例外。就像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认为:所有动物都有远离痛苦的欲求,天然关心自己的生存,是生物的第一法则。如果比较其他动物,人类的独特优势在于:不仅会逃避当下的痛苦,也会通过智慧(求知)远离未来的痛苦,我们通过认识活动发明许多技艺,从建筑房屋、缝补衣裳、利用火烧,并养成共同生活的复杂技术,这样人就从威胁着自身的那些条件和力量本身中构成了一座堡垒。
我们试想这样的场景:当你一旦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比如:毕业进入职场、移居国外新城市、甚至是像贝爷的电视节目《荒野求生》那样流落至荒岛,我猜,为了避免突如其来的危险,你一定会激活“求知”欲望,你会竭尽全力的了解职场和行业的游戏规则、搞明白国外文化和习俗、弄清楚怎么有效的捕鱼。总而言之,当你被裹挟在诸多不受控制的力量当中,赤裸裸的去面对外界的力量,各种希望未能得到满足的悲哀、目的和理想惨遭失败、意外变故的灾难都是常见之事,那么,你便会像落水的人抓住一把稻草那样,积极抓住任何有价值的经验,展开自己的认识能力。因为你清楚知道:冒着危险行动,或者,听天由命,远远不如通过思维去逃避不确定性的危险,就像中国的古语“三思而后行”。
回到”为什么儿童爱问为什么“的话题:天为什么是蓝的?什么是“无限”和“有限”?儿童其实是想满足内心对于“确定性”的追求(常住性),当面对“爸爸为什么生气”“刚才那个叔叔为什么打另个叔叔”这类问题,则是为了抗拒内心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安全感),当然,更多的时候,他们用惊恐的眼睛看着,或者直接哭出来(情绪宣泄的方式),却说不出来。
------
------
题外话:为何逐渐丧失“求知的天性”
我们清楚的知道,当我们进入某个阶段之后,就彻底丧失了”求知的本性“,比如拿到学位、入编之后。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促使我们走上杜威描述的第二条道路,我们发现:在感情和观念上改变自我,委顺于支配自己命运的各种力量,同自己周遭决定自身命运的各种力量进行和解,同样可以获得安全感。
如果说西方投身于宗教信仰追求内心宁静,而东方委则身于他人,也就是“关系”。委身于他人,是东方形形色色诸多不平等、人的等级制度、造神、以神的标准要求偶像,等等现象的来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