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博士论文《面向方法论知识的方法结构分析理论研究》,评审专家3指出论文概念、语言表述、研究方法及论文章节结构看,偏向哲学框架。由此,连锁引起其他一些意见,如评审专家1认为“一些内容晦涩难懂”等。
评审意见实际上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命题有关。论文作者认为:科学与哲学密不可分,科学研究无时无刻都在与哲学发生联系,只是研究者处在“无意识”当中。论文出于①研究对象、②研究目的、③未来计划,论文刻意将原本“无意识”的内容显现出来,三重原因导致读者产生偏向哲学的错觉。
作者系统论述以下问题:
1.科学与哲学相分离观点,为何存在?
2.学术研究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或模仿哲学的语言、哲学的谈话方式,只是自身处在“无意识”当中。
3.为什么学术创新,为何必须借助哲学的力量?
4.为什么产生哲学内容偏多的错觉?
===============
1.科学与哲学相分离观点,为何存在?
诸多哲学家都就哲学本性问题发表过铿锵有力的洞见,譬如追求”善、美和真理“(柏拉图)、”知识不可动摇的基础“(笛卡尔)、”对事物的本质直观“(海德格尔),也有中国学者概括为“哲学通过追问和反思来追求智慧,旨在澄清观念、建构意义和捍卫自由”。可以看出来,西方哲学最主要的主线内容,是关于认识本身的知识、对认识的认识、对认识规律的认识 (即王路教授定义的形而上学),这些主线内容的重要特征是与逻辑紧密结合,严格遵循理性的要求,但哲学追求的是普遍理性,研究的东西都是先验的,与具体经验无关。从哲学的角度讲,哲学思考一旦经验化、具体化,就会凝固下来成为科学理论,再建立联结现实世界的有效通道,就转化为科学方法。从科学的角度讲,经验资料上升到科学的普遍理论,必须依赖着某种哲学的观念、规则和方式。总的来说,任何一种科学的普遍理论都相应渗透着一种或多种哲学观念,这个科学的普遍理论也被看成哲学观念与具体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近代科学与哲学相分离,特别是分析哲学、逻辑实证主义曾一度主张“拒斥形而上学”,但是,分析哲学已经恢复了形而上学的地位,现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已得到反思。一些有世界盛誉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等都发表过专门见解,国内也有相当数量的研究反思科学与哲学关系,然而,就像康德”知性为自然立法“的隐喻,论文P77页指出:专业讨论,很难在领域外掀起波澜。因此,中国学术界对待哲学的态度复杂又矛盾:一方面,人们承认科学脱胎于哲学,尤其在探讨学脉发展、历史传承、理论溯源问题时,人们总能够在哲学那里找到根据,另一方面,人们又以现代学术学科建制为依据,将”哲学“与”科学“加以区别。学术界盛行的“哲学无用论“又或“有用论”,实际上,两种观点都是把哲学看作科学的外部工具。然而,”母亲“和”工具“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且不可替换使用的词汇。
中国学者以工具理性看待哲学是有缘由的。雅斯贝尔斯认为,各大文明在”轴心时代“都经历过精神觉醒、思维跃迁,这个时期所形成的一些基本观念,将对这个文明随后发展产生根本性影响。中华文明在”轴心时代“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主题是”天人合一“,侧重探讨人生问题的解决,而不是认识问题的解决。而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可概括为”大道不离人伦日用,未居于形而上学之中“。中国传统哲学鼓励人们着眼现实世界、关注现实生活、讲究实用、注重当下体验,这种致思取向决定了人们侧重“行”而不是“思”的知行观,促使人们以”有无实用“来衡量事物,哲学,也不例外。
===============
2.科学研究者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或者模仿哲学的语言、哲学的谈话方式,只是自身处在“无意识”当中。
学术研究无法与哲学相分离,论文已回应这个问题:如论文P81页,论文一项很重要的理论工作就是提出”方法划界假说“,指出任何身动方法(实践)都有心动来源(思维),由此统合身心两个不同范畴。即哲学、数学、逻辑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三重力量,它们孕育所有理性方法,无论它属于:研究方法、技术方法、仪器设备、软件工具、领域模型等。借助这种身心统一性,论文才可以接力钱学森思维科学,去破解创造的奥秘。论文P120页,面向方法结构的解释性研究:通过对创新事物方法结构的解构,在知识维度给出“何以可能”解释法,并从多角度推出“何以可为”新知识。论文P129页,详细指出弗雷格的哲学思考,如何经历近150年,影响科学家发明人工智能关键基础性技术:词向量。
本节进一步回应:学术研究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或者模仿哲学的语言、哲学的谈话方式,只是研究者处在“无意识”当中。
我们并没有关注到哲学对科学深刻又直接的作用,有两个原因:其一,如前文,追求实用的传统,使得一种哲学观念发展到应用层面,看得见、摸得着、有实用、成熟定型,才引起广大中国研究者们的兴趣和扎堆介入。其二是“无意识”,弗洛伊德发现了“无意识”,荣格关注到了“集体无意识”,而拉康则提出了“象征系统”。拉康把语言看作交流的特洛伊木马,免费提供给我们使用,一旦接受,我们就被殖民化了,一旦主体持续服从以语言为代表的象征系统,就会导致无意识的产生,简言之,我们在科学活动中一直在使用或模仿哲学的语言,但就像被困在范式里的研究者,“他们不知道,但他们正在做”的状态。“无意识”包括两个层面。
①微观层面的“无意识”:谈论和认识世界的元语言
哲学家之间既不共享现象也不共享实验,既无公认数据资料也无共同信仰依凭,哲学家们仅有的共同基础的是他们共享的概念传承。作为术语的“概念”、“形式”、“范畴”,到“经验事实”、“感觉材料”、“感官经验”、再到“实证”、“证伪”、“逻辑”等等,无一不来自哲学,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研究中谈论和认识世界的元语言。概念之外,还有概念分析方法,如论文P43页,提及论文使用到的八种概念分析方法,亚里士多德的“分析”、弗雷格的“分析”、早期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分析”等等。
科学研究活动微观的层面,研究者使用这些概念和概念分析方法是“无意识”的:研究者使用它们主要源于对其他研究者的摹仿,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无时无刻在使用或者模仿哲学的语言、哲学的谈话方式。
②宏观层面的“无意识”: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定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互动的,其中,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哲学在推动科学发展地同时,也受科学地反推动。两者最紧密交互之处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科学哲学专门探讨科学本质、科学知识的结构和发展等一般性问题,具体体现为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定,比如科学理论究竟应当是可被证实的(逻辑实证主义)?可被证伪的(波普尔)?新旧理论比较基础上的(拉卡托斯)?科学理论应当具有怎样的结构、科学理论的进步标准等等
这些基本规定来自科学哲学,它们自身建立在科学的基础。这些基本规定一经建立并被接受,就会促使科学思想地进一步发展,它们指示着科学应当如何具体展开。由于它们以观念的形式出现,而观念更替相对缓慢,研究者同样在“无意识”中遵循着这些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定。
===============
3.为什么学术创新,为何必须借助哲学的力量?
人们一旦使用科学方法,就远离了创造。方法是人类应付世界的行为手段,它是经过思维的东西,一切原初的、深刻的认识和真正的智慧都被创造者省略掉,创造者保留下来的仅是一组精炼后的、优化的可执行程序。研究者使用成熟方法,就意味着戴上了方法发明人定制的眼镜(脚镣),使用规定好的范畴、概念、思维模式来应付世界。科学方法是一个生育程序,只要将对象塞入到恰当的模具中,就能程序化出产相应的新知识,然而,只能产生出略有才华的作品、对创造者的模仿和一切旨在为现时需要和当下事物服务的东西,这些东西与创造没有关系。此外,论文P161页,阐述了更新观念必须借助哲学的力量,并就如何正确使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在科学发展的模式问题上,论文P165页补充,质变通道、积累通道构成“理论与实践”循环运动的双通道。论文P147页指出,使用科学方法(实证研究),实证主义将导致两种创新模式:移植研究(将引发低水平重复)、迫真性研究(将引发特设性修改)。这两种创新模式,旨在扩展理论应用范围、提高理论精确度,目的是积累理论的不一致现象,进而酝酿理论的重塑。论文在研究问题、综述部分已经将“反常现象“揭示了出来,论文的目的就是完成格式塔转换(更新观念),使人们踏入一个新的认知征程,进入新一轮循环。而格式塔转转(更新观念)需要的不是科学方法,而是哲学。
总的来说:很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都已自觉地意识到,使他们得以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往往并不是那些具体专业中的直接性的材料,而是对这些材料进行处理的方式,即:对具体感性材料加工处理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考虑,这些正是哲学的内容。
===============
4.为什么产生哲学内容偏多的错觉?
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方法”,方法是人类应付世界的行为手段,我们不可能脱离人类认识能力(哲学、科学哲学)的讨论来孤零零地探究方法问题;论文研究目的是更新方法的观念,实现理论的创造;论文P177页未来工作,指出希望恢复形而上学的学术地位、复兴钱学森思维科学、充实学术创造有关理论。
特殊的研究对象、理论创造的要求、作者未来愿景,三重原因促使论文作者将以往学术研究中人们”无意识“的哲学内容暴露出来,导致产生偏向哲学的错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 0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