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的博士论文正式走系统外审。稍早一段时间,我在朋友圈和私人朋友进行了分享,今天在科学网分享。
---------------分享动机
我认为:创造知识,就是要去分享的。心理机制上,按照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征--表白主义的观点:自己通过自己的作品把自己表白出来,自己就在这种表白中存在。就像朋友圈晒娃,新知识就像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这种情感仿佛是理所当然的,骄傲的,自信的,愉悦的,幸福的,期待人们看到的。
---------------荐读人群
论文研究主题是学术研究的方法(method)。方法是学术活动的一般性关注点,论文探究方法的一般性问题,因此,既适合普遍的研究生读者,也适合专门的方法研究者、方法论专家。
由于方法是人类应付世界的行为手段,因此,不大可能剥离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研究(哲学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能力与手段之间的桥梁(科学哲学的“理论”)来孤零零讨论方法一般性问题,为此,论文提供386条脚注辅助阅读,具有鲜明“你(李)博闻”写作特点。
---------------主要内容
若论文成书,应命名为《方法研究导论》,因为,重新编排后,它提供四方面知识:
(1)一般性方法知识、方法现象、相应哲学解析(各举5例)
一般性方法知识,指最普遍的、与具体方法无关的基本问题。示例:论文讨论了,方法的来源问题、划界问题、意义理论、评价问题、知识信念功能。
方法现象,指方法使用行为和方法研究活动。示例:论文讨论了,方法术语的误解误用、方法论知识类型及关系、方法语言中的心理主义因素、思辨方法的困难、实证主义的两种创新模式。
哲学解析,指在哲学面解释方法现象。例如:论文讨论了,从人类认识装置角度梳理方法宏观层次研究;用新实用主义反思方法研究的两个教条;从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知识观解释方法使用行为复杂化趋势、谈论哲学形而上学与方法之间关系、从艺术与审美哲学角度阐释“全然地创新不存在”
(2)帮助方法论专家完成方法研究观念的转换,拓展方法研究的经验范围
反思、创造、规范,是学术活动的三个大词。具有普遍性的学术待解决问题包括:缺少反思,学术界存在大量未经检验的观念、理论、前提和假说,缺乏实践检验;缺少创造,以钱学森思维科学为代表,人们总是试图破解人脑创造活动的奥秘,但始终难以回应创造何以可能。缺乏规范,目前人们讨论的“规范”总是向经验讨药方,将有权威来源的、历史流传久的、出现频率高的、实用效果好的看作“应当的”。
论文在语言层面借道”方法"来讨论三个待解决问题。论文以新实用主义姿态反思和重建方法研究观念,提出在语言维度探究方法结构问题并建构相应理论:研究方法结构知识成为可能的条件和知识表达形式,讨论方法结构与思维和世界的关系、方法在创新评价问题中的真值条件问题。结合三个实例解决上述三问题:利用主体间性的实践来反思陈见、开拓创新“何以可能”解释学路径、研究用价值规范取代事实规范。
(3)帮助研究生读者激活学术创造的能力
一方面,论文是作者的《尤利西斯》,是罕见声明使用思辨方法的管工博士论文(解决具体知识管理、科研管理、创新管理问题),自身提供了创造理论的示范、思辨研究的示范、方法使用的示范。(强烈推荐阅读论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章节)
另一方面,论文阐明了思辨研究-思维方法-形而上学-创造活动-非线性思维的关系,能够帮助研究生读者激活学术创造能力。
(4)批判理性、反思现代性(举5项)
反思1: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该命题是指向模糊的歧义表述,它既不是经验的综合命题也不是逻辑的分析命题,既否定评价问题又将问题抛给评价问题,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
反思2:学术界规范术语的想法。实际上,是通过封闭语言来建构复杂、顽固的、有控制力的观念体系,让人们失去跳出既有框架的能力,使人们失去反思、批判和超越的能力。这种想法不应该发生在强调反思、批判和超越的学术研究领域。
反思3:实证主义倾向。论文通过先验推导得出必然导致学术内卷的结论,它塑造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社会。同时以“物”的视角看待人操控人,导致理论偏离实践。
反思4:钱学森思维科学的衰落,是人们走不出科学主义围城的结果。
反思5:中国传统哲学讨论的是人生问题,不涉及人类认识问题。一些观点构成了中国人认识装置的默认配置,例如:更接收"看得见、摸得着、有实用"的事物,把语言看作解决人生问题的手段而不是认识世界的工具。一些糟粕从没有小时,每每附身于现代西方哲学理论某些体质板块,借助文字游戏来借尸还魂,长久作用于我们文明,是诸多痛苦的源头。
---------------下载方法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jhdjY2jE-jYIYxrdXs-3w?pwd=2024
提取码:2024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