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del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delong

博文

月球,行星与地球会合时引发行星际磁场强烈波动

已有 1341 次阅读 2023-3-20 12:45 |个人分类:行星际磁场的波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行星与地球会合(冲日,凌日)时,以及在月球与地球会合(朔,望)时,都会引发近地空间内行星际磁场强烈波动。对此现象的成因,依据太阳多重德拜球层机理给予了解释。

月球,行星与地球会合时行星际磁场的z分量波动状态

1. 2022317日;41日;415日附近,行星际磁场的z分量波动状态(12)。

2. 20191111日附近,201265日附近,在201448日附近,2022720日附近,以及在2021820日附近,82日附近,行星际磁场的z分量波动状态。

 

1.       如图1所示, 20223-4月,月球与地球会合时,行星际磁场的z分量强烈震荡。另外,行星际磁场的z分量波动的统计平均强度在朔月位相三天相高于在望月位相三天(317日望月;41日朔月;415日望月)。

2.       如图2所示,在20191111日水星凌日时间点附近,201265日金星凌日时间点附近,在201448日火星冲日时间点附近,在2022720日冥王星冲日时间点附近,以及在2021820日木星冲日时间点附近,在202182日土星冲日时间点附近,行星际磁场的z分量强烈震荡。即行星际磁场的 z分量波动的统计平均强度大幅增高(3)。

3.       依据行星际磁场的z分量强烈震荡期,可反映出冥王星冲日实际发生时间在2022721日。由此,可提供一个确定太阳系内任一星体与地球会合的实际时间的方法。即依据该星体与地球会合过程中,引发行星际磁场的z分量强烈波动的峰值期。

月球,行星,彗星等较大星体与地球会合时引发行星际磁场强烈波动的基本原理

1.       在太阳多重德拜球层(CMDS)中,CMDS相邻层间的每一星体,都有一个途经它且包裹它的等离子体释电条。CMDS相邻层间的每一星体的运动主要源于两种力:

(1)       该星体与太阳系质量中心的万有引力, 或近似为该星体与太阳之间的万有引力;

(2)       CMDS相邻层间该星体释电条对该星体的旋扎力和上升力(4)。

2.       CMDS相邻层间任一个星体的释电条都会产生磁场。

3.       CMDS中,以太阳为坐标原点的球坐标系中,近同日经纬度的相邻层间的不同星体释电条之间互抑,互扰。

4.       近地空间的行星际磁场源于地球磁场,CMDS内所有相邻层间充电条与释电条的磁场等,在近地空间内的叠加。其中主要源于地球磁场,日冕磁场,CMDS内相邻层间行星,彗星与月球等星体释电条的磁场在近地空间内的叠加。近地空间的行星际磁场波动状态可由其z分量的波动状态表达。

5.       当某一较大星体与地球会合时,即该星体的日经纬度与地球的日经纬度近同时,由于该星体的释电条与地球释电条之间互相抑制与干扰,会引发近地空间的行星际磁场强烈波动。

6.       CMDS相邻层间星体释电条基本上平行于日径向,而且星体释电条沿日径向运动。则在星体释电条内距太阳一定距离的近地空间位置,对于同强度的扰动,沿日径向传输与沿逆日径向传输,到达该位置时所表达出的强度,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因此,在地球与月球会合时, CMDS-+月球释电条引发近地空间内行星际磁场波动的强度在朔月位相高于在望月位相。 波动的强度:波动的频率与波动的幅度的乘积。

总结

 

在月球,行星与地球会合时,行星际磁场的z分量出现强烈波动状态。这展示了太阳系内任一较大星体与地球会合时都会引发行星际磁场的z分量出现强烈波动。而依据太阳多重德拜球层(CMDS)机理对此现象的解释,更进一步反映出太阳系的运行遵循太阳多重德拜球层(CMDS)机理。


图1.

图6(原11).jpg


图2.



参考文献

 

1.  行星际磁场,https://www.spaceweatherlive.com/en/help/the-interplanetary-magnetic-field-imf.html

2.   行星际磁场数据,

(1)       历史数据,https://www.lmsal.com/solarsoft/latest_events/

(2)       实时数据,https://www.swpc.noaa.gov/products/real-time-solar-wind

3.       行星凌日与冲日数据,百度百科

4.       池德龙,太阳系-6,行星分布的规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4929-132868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4929-1381145.html

上一篇:宇宙膨胀/大爆炸不存在
下一篇:依据行星际磁场的波动状态可获得更准确的天气预报
收藏 IP: 120.239.202.*| 热度|

8 杨正瓴 宁利中 郑永军 尤明庆 李俊臻 周少祥 刘秀梅 葛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