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高奇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gaoqi666 经典热力学也称平衡态热力学,研究系统由一个热力学平衡态变化至另一个热力学平衡态的准静态过程的自发性; 它是真实热力学过程发生的必要条件。

博文

极化理论在电解中的应用

已有 4724 次阅读 2022-6-16 23:13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极化是指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的现象[1].

       极化按其产生原因可被分为电化学极化、浓差极化及欧姆极化三大类. 其中欧姆极化可以通过改善电解液的导电性能而得到消除;浓差极化也可以通过加强电解液的搅拌或升高电解液的温度而得到消除,因此极化通常专指电化学极化[2].   

       本文拟结合具体实例介绍极化理论在电解中的应用.

       例[3]:25℃用铂电极电解1mol·dm-3的H2SO4溶液.

       (1) 计算理论分解电压;

       (2) 若两电极面积均为1cm2,电解液电阻为100Ω,H2 和O2的超电势η与电流密度J的关系分别为:

        η{H2(g)}/V=0.472 + 0.118lg(J/A·cm-2)           (1)

        η{O2(g)}/V=1.062 + 0.118lg(J/A·cm-2)           (2)

       问当通过电流为1mA时,外加电压为若干.

       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极化理论在电解中应用题目.

       式(1)、(2)也称塔菲尔公式,它反映的是超电势与电流密度的定量关系,公式中出现的两个常数通常是由温度、电解液性质、电极材料及电极表面状态等因素决定; 如果电流密度较小时,超电势与电流密度将成正比[4].

 1. 电极反应

       电解过程,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分别如下:

       阳极: 4OH-(aq)→2H2O(l)+O2(g) + 4e-        (3)

       阴极: 2H+(aq)+2e-→H2(l)                            (4)

       电解总反应: 2H2O(l)→2H2(g)+O2(g)

       备注:电解过程,阳极将显弱碱性.

 2. 理论分解电压(E理论

       查表可得:Eθ(OH-/O2)=0.401V;  另:Eθ(H+/H2)=0.00V

       由Nernst方程可得:

       E(H+/H2)=Eθ(H+/H2)+0.05917·lg{αH+}                (5)

       E(OH-/O2)=Eθ(OH-/O2)+ 0.05917·lg{1/αOH-}      (6)

       1mol·dm-3的H2SO4溶液显酸性[5]αH+≈1,αOH-≈1.0×10-14.

       将已知数据代入式(5)及(6)可得:

       E(H+/H2)=0.00+0.05917·lg{1.0} =0.00(V)

       E(OH-/O2)=0.401-0.05917·lg{1.0×10-14}=1.229(V)

       E理论=E(OH-/O2)-E(H+/H2)=1.229-(0.00)=1.229(V) 

 3. 超电势(ηη)与极化电势(EE

       依题,J=I/S=1×10-3/1=1×10-3(A·cm-2

       对于阳极,由式(2)可得:η{O2(g)}/V=1.062 + 0.118lg(1×10-3)=0.708(V)

       对于阴极,由式(3)可得:η{H2(g)}/V=0.472 + 0.118lg(1×10-3)=0.118(V)

       极化电势也称析出电势EE计算参见式(7)、(8).

        E=E(OH-/O2)+η{O2(g)}                (7)

        E=E(H+/H2)-η{H2(g)}                    (8)

 4. 实际分解电压(E实际

      依题:E实际=E-E=E理论+η{O2(g)}+η{H2(g)}=1.229+0.708+0.118=2.055(V)

 5. 结论

    ⑴E实际=E-E=E理论+η{O2(g)}+η{H2(g)};

    ⑵ 极化通常专指电化学极化.

参考文献

 [1] 沈文霞.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337-338.

 [2] 余高奇. 超电势与极化电极电势. http://blog.sciencenet.cn/u/yugaoqi666.科学网博客, 2022,1.

 [3]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 物理化学(下册,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51-52.

 [4] 龚竹青. 理论电化学导论.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1988,6: 272-290.

 [5]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 无机化学(第五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6: 48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4471-1343293.html

上一篇:反应机理与速率方程推导(三)
下一篇:庄公与颖考叔(二)
收藏 IP: 27.19.1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1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