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墨薄膜中的可调太赫兹等离激元
Tunable Terahertz Plasmons in Graphite Thin Films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26.147401
可调谐的太赫兹等离激元对于可重构光子学至关重要,尽管响应相对较弱,但已通过门控在石墨烯中得到了证明。通过红外光谱,作者证明了石墨薄膜中的强太赫兹等离激元,即使是较缓和的温度变化或原位偏置电压也具有显著的可调性。借助于磁等离激元的研究,作者揭示了有质量的电子和无质量的狄拉克空穴对等离激元响应的贡献是相当的。这项研究不仅为进一步探索双组分等离激元奠定了基础,而且为通过电偏置或全光手段实现太赫兹调制开辟了道路。
等离激元光镊颗粒操控:原理,方法以及应用
Plasmonic Optical Tweezers for Particle Manipulation: Principl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1c00466
由于能够打破衍射极限和增强局部电磁场,等离激元光镊(POT)技术在高空间分辨率操纵纳米级甚至亚纳米级物体(从小生物颗粒到原子)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POT易与其他工艺集成(例如片上器件),这为高通量单生物颗粒传感或成像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替代技术。尽管其具有无标记、高精度和高空间分辨率的特性,POT也受到一些限制,其中一个主要的障碍是等离激元纳米结构位于衬底表面,这使得生物颗粒的操作从三维变成了二维。因此目标颗粒必须被输送到等离激元结构附近才可操作。本文中,作者总结了基于POT的颗粒操控技术的靶标递送方法及其在生物粒子分析/成像,高通量生物粒子纯化和单原子操纵中的应用。
纳米等离激元的反斯托克斯测温法
Anti-Stokes Thermometry in Nanoplasmonics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1c01112
尽管用光加热纳米粒子很简单,但测量由此产生的纳米尺度升温过程是复杂的,作为等离激元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纳米尺度测温预计将应用于纳米化学、生物医学和太阳能收集等。光不仅能够用于加热,还可用于探测温度,因此纳米等离激元测温研究目前主要属于光学领域。从这个角度出发,作者介绍并讨论了纳米光学领域在寻找有效和可靠的等离激元测温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作者着重介绍了最近提出的基于等离激元纳米粒子自身反斯托克斯发射光谱测量的方法。
等离激元螺旋纳米天线作为纵向场和圆极化波之间转换器
Plasmonic Helical Nanoantenna As a Converter between Longitudinal Fields 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Waves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0c04948
光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需要对光的偏振进行操纵。然而,对光偏振的操纵依赖于能够交换传播波的横波场的两种偏振态分量(例如,线偏振到圆偏振,反之亦然)。作者证明了一个单独的螺旋纳米天线能够局部地将纵向定向的受限近场转换成圆极化的自由传播波,反之亦然。纳米天线被耦合到圆柱形表面等离激元上,限制在金薄层顶部界面。作者实验研究了恒螺距和变螺距的螺旋。同时也证明了入射的圆波与发散的圆柱表面等离激元的相互转化。圆偏振光(携带自旋角动量)与纵波近场的相互连接为光偏振控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自由度。
光等离激元回音壁模式微腔的最新进展
Recent Progress on Optoplasmonic Whispering‐Gallery‐Mode Microcavities
https://doi.org/10.1002/adom.202100143
光等离激元回音壁模式(WGM)微腔由等离激元纳米结构和光学微腔组成,其为探索基本机制以及促进新型光等离激元应用提供了极好的平台。这些集成系统支持亚波长模式场局域和高品质因子的混合模式,这在纯光学WGM微腔或等离激元共振器中都不能存在。作者综述了光等离激元微腔的几何设计和制备方法,它们有效地衔接了光和等离激元共振之间的相互作用。作者综述了光等离激元微腔中的三种混合模式,即表面等离激元回音壁模式、混合光子等离激元回音壁模式和异质结介电回音壁模式。这些模式的特征在于大大增强了倏逝场。另外,本文重点介绍了光等离激元微腔在增强传感、纳米激光、自由空间耦合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开发大尺寸片上集成光等离激元系统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ulVUfOSiz3I28CJw_-ig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前沿动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9 1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