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iers 开放科学平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rontiers

博文

杨慧霞/朱宝利/赵文婧 主持专刊 | 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起源和建立过程

已有 2596 次阅读 2021-10-11 10:58 |个人分类:前沿专刊|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LOGO_frontiers_GIF.gif

我们期待专刊上线后能广泛征集到关于生命早期菌群建立与发展的原创性文章,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 该 研 究 领 域 的 重 要 性 』

随着微生物组学检测技术如火如荼的发展,大力促进了该领域的研究。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人们对人体微生物的研究领域已经从对菌群种类、数量及多样性的剖析,逐渐过渡到把它们作为一个动态、整体的功能系统来研究,菌群本身及其基因组和代谢产物在宿主的生理发育和衰退过程中发挥复杂的多时空效应。而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生命早期菌群的构建与成熟,直接影响人类生长发育、免疫及代谢系统建立,进而参与近远期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探究生命早期人类菌群的从有到无、从单一到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宿主与微生物及其产物的交互对话对促进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 该 研 究 领 域 的 前 沿 趋 势

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会从生命早期微生物组建立的视角,明确菌群在人类生理活动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不仅要明确它们是谁,更要探索它们在做什么,帮助了解疾病起源,提供新的诊断标准,为进行早期干预,防止疾病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 征 稿 信 息 

围绕生命早期菌群建立、发展及其与宿主的交互关系和早期干预,论著、综述、短评等文章类型都可接受。希望本次专刊能够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 生命早期菌群定植始于宫内还是出生后?

  • 影响生命早期菌群建立的关键因素——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抗生素暴露?...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 孕期产妇代谢性疾病、饮食类型、精神压力等对后代生命早期菌群塑造的潜在作用。

  • 母乳喂养对生命早期菌群塑造的潜在作用,以及菌群在母乳促进婴幼儿健康中的作用机制

  • 明确菌群特征向量在生命早期生长、免疫、代谢等发育中作用,为疾病提供新的诊断标志物及干预靶点。

  • 解析母源微生物及其代谢物、衍生物等生物学功能。

  • 基于机制的阐释,挖掘新一代潜在益生菌、益生元、后生元等,并研发相应技术推动临床应用。

本专刊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通过完全公开、公正、严格的同行评审后在线发表。文章一经上线,即可被引用。

18.png

此前沿专刊发布在: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 IF: 5.640 | CiteScore: 7.3 )

此专刊仍接收投稿,截稿时间:

  • Abstract - 2021 年 12 月 31 日

  • Manuscript - 2022 年 04 月 30 日

专刊详细信息及投稿方式,点击链接 https://ddl.ink/4rB了解更多详情。


『 客 座 主 编 团 队 』

微信图片_20211011105614.jpg

杨慧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全国产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七届主任委员、兼任围产营养与代谢学组组长,全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副会长、兼母胎医学专业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任母胎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命早期发育与疾病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妇幼健康研究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产前诊断专家组成员,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母胎医学专家组专家,国际健康与疾病发育起源(DOHaD)学会理事成员,世界卫生组织(WHO)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专家组专家,FIGO“关于青少年及育龄女性妊娠前和妊娠营养”区域特使,《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总编辑,创建《Maternal Fetal Medicine》并担任杂志共同主编,《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产科急救杂志电子杂志》副总编辑,《AM J Obstet Gynecol》、《中华妇幼临床杂志》、《中华产科急救杂志》、《妇产与遗传》、《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副主编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Journal of Maternal, fetal and neonatal Medicine》、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现代妇产科杂志》等杂志常务编委及编委。

198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1992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2002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Brigham & Women医院任访问学者并从事博士后研究。

承担多项国际和国家及北京市等基金,已经发表中、英文专业论文近650余篇。

主编以及主译20余部专业书籍。

W020200325635117060950.jpg

朱宝利,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100K食源性病原基因组项目中国区负责人。在美国加州奥克兰儿童医院研究所(BACPAC Resources Center)工作期间参加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期的人类癌症基因组项目的研究工作;同时,也与英国Sanger Institute,美国哈佛大学Broad Institute等国际知名基因组研究中心合作进行了大鼠及真菌模式生物基因组,以及牛、猪、鸡等畜禽基因组项目的研究工作,对国内外人类、动物和微生物基因组相关研究有很广泛和深入的了解。2006年回国后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基因组学、环境微生物基因组学及人类肠道元基因组学的研究,同时也从事基因组学研究成果临床转化应用的研究和临床基因检测方法和技术的开发。

Picture1.jpg

赵文婧,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中青年杰出人才。本科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专业;2009 - 2014 年在罗德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事对益生菌益生机制的研究以及新型益生菌的研发工作;2014 - 2018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底加入中山大学医学院。其代表性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等主流学术刊物上。课题组主要开展人体微生物组与疾病机制研究以及微生物组精准编辑技术的研发等相关工作,其中重点关注母源微生物相关活性分子的功能解析;课题组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计划等基金支持。

微信图片_20211011105624.jpg

刘誉,本专刊 Coordinator,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医师、妇产科博士

研究方向:生命早期菌群建立与溯源,并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曾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荣誉称号。

「 客座主编对于前沿专刊模式的看法 」

很感谢杂志社能给我们这个机会组建这次专刊,这不仅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快速、开放的交流平台,更加能够促进该领域今后的深入研究,拓宽思路,提供宝贵的参考价值。

原文内容整理自杨慧霞主任医师的字采访   


点击查看 Frontiers 前沿专刊 案例:

前沿专刊(Research Topic),是 Frontiers 赋能学术工作者的创新方式之一:前沿专刊由客座主编确定某领域内的研究方向,接收相关领域作者的投稿,最终以文章合辑的形式发表在期刊正刊。

成为客座主编的优势在于:

  1. 享受开放获取出版优势,快速提升您的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2. 推动本领域的科研进展,领导更积极的学术讨论;

  3. 加强您与本领域科研同行的合作与交流;

  4. 丰富学术履历,提升您与合作者的学术影响力。

作为客座主编,在前沿专刊正式建立之前需要完成三个步骤:

  1. 确定专刊主题;

  2. 邀请1-3位专家(需至少包含一位国际专家)作为共同客座主编组织专刊;

  3. 建议潜在的作者名单。

如何成为客座主编?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用 1 分钟 填写表单,如您符合要求,Frontiers 相应领域的出版总监将与您 1 对 1 交流。

腾讯问卷-客座主编.png

https://wj.qq.com/s2/6382246/9363/


Frontiers 总部位于瑞士,是全球领先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出版商,致力于使科学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开放。关于 Frontiers 的更多详情,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 https://www.frontiersin.org/ .

微信 - 底图.png

扫码关注我们,在公众号后台与我们沟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65500-1307534.html

上一篇:张建中/王芳/Christoph Klose 主持专刊 | 皮肤炎症性疾病中的先天免疫失调
下一篇:专刊征稿 | 多肽超分子手性自组装及其化学和生物应用
收藏 IP: 49.7.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