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iers 开放科学平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rontiers

博文

孙力涛/周忠卫/周小龙/Haissi Cui 主持专刊 | 氨酰-tRNA合成酶的非经典功能研究与应用

已有 4934 次阅读 2021-9-15 11:30 |个人分类:前沿专刊|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LOGO_frontiers_GIF.gif

本专刊旨在收集氨酰-tRNA合成酶的非经典功能研究与应用研究,为相关疾病的精准诊断提供新的标志物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新的治疗手段。

『 该 研 究 领 域 的 重 要 性 』

氨酰 tRNA 合成酶「aminoacyl-tRNA synthetase, aaRS」是一类古老的 tRNA 合成酶。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氨基酸结合到对应的 tRNA 上,即每一个 aaRS 可识别一个特定的氨基酸和与此氨基酸对应的 tRNA,为蛋白质合成提供物质基础。细胞内包括细胞质和线粒体两大类 aaRSs「文中除非特指线粒体 aaRS,否则都是指细胞质 aaRS」。有趣的是,aaRS 家族成员「除了AlaRS」在进化过程中增添了许多新的结构域「domain」或基序「motif」。这些结构使得 aaRS 获得了很多新的『非经典』功能「noncanonical function」,并在人体生理及病理变化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aaRS 基因突变与神经系统的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例如最早报道的最常见外周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CMT」。目前人们已发现 100 多个 CMT 相关的基因突变,其中最大的一类基因家族便是 aaRS。尽管如此,CMT 相关的 aaRS 突变的致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且目前也无有效的治疗手段。aaRS 基因突变还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疾病相关,主要包括四类:脑白质病、早发性大脑病变、婴儿致死性神经退行综合征和感觉神经异常等,其致病机制都有待研究。

其次,陆续有研究报道了aaRS家族成员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提示aaRS很可能是机体内一类重要的细胞传感器与免疫调节因子,并发挥着不为人知的“非经典”功能。例如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后,多个aaRS的表达及分泌都会不同程地上升,但具体的机制还是不清楚。始于2019年的新冠病毒迅速席卷全球,尽管新冠疫苗陆续获批上市,但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与干预手段,主要原因是新冠病毒的感染机制尚未阐明。鉴于此,我们不禁提出疑问:aaRS家族成员是否在新冠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某些“非经典”功能?这些功能可否作为研发抗感染药物的新靶点?

最后,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了aaRS与肿瘤之间的关联。肿瘤的高增殖与代谢环境需要机体提供大量蛋白质合成,由此引起机体aaRS水平出现显著变化,并发挥某些“非经典”功能。然而,关于aaRS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机制尚待阐明。

除了细胞质的aaRSs,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显示线粒体aaRS或者tRNA的突变也与神经系统病变、肿瘤等疾病密切相关,但其发生的内在致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解析。

『 该 研 究 领 域 的 前 沿 趋 势

之前对 aaRSs 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经典功能上,近年来依托多组学联合分析手段,aaRSs 非经典功能研究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 aaRSs 领域的热点。对 aaRSs 非经典功能的基础研究,为理解 aaRSs 在发育、免疫反应等生理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开拓新视野;因 aaRSs 非经典功能与临床密切相关,对其在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病毒感染等疾病中的致病机制研究,为相关疾病的精准诊断提供新的标志物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新的治疗手段。

『 征 稿 信 息 

本专刊接收与 aaRS 及线粒体 aaRS『非经典功能』相关的基础、转化及临床研究。欢迎原创性研究、方法学研究、病例报告、综述、观点等多种形式的投稿。主题涉及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 aaRS 及线粒体 aaRS 突变体的鉴定与功能网络的构建;

  • aaRS 及线粒体 aaRS 在神经发育、感染与免疫应答、肿瘤发生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aaRS 及线粒体 aaRS 新功能及相关分子作为临床生物标志物的应用;

  • 靶向 aaRS 及线粒体 aaRS 新功能的抑制剂或新型治疗手段的研发等。

本专刊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通过完全公开、公正、严格的同行评审后在线发表。文章一经上线,即可被引用。

2.png

此前沿专刊发布在:


Frontiers in Physiology

( IF: 4.566 / CiteScore: 5.6 )


此专刊仍接收投稿,截稿时间:

  • Abstract - 2021 年 12 月 30 日

  • Manuscript - 2022 年 06 月 30 日

专刊详细信息及投稿方式,点击链接 https://ddl.ink/cvI 了解更多详情。

『 客 座 主 编 团 队 』

Picture1.jpg

孙力涛,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教授/病原与传染病防控教研室副主任

现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教授、研究组长,主要围绕蛋白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因子 aaRSs 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原创性科研成果,在 Nature、NSMB、JACS、PNAS 和 Nat. Commun. 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共计22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12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为F1000 Prime Associate Faculty成员,主要对药物筛选领域,尤其是生物大分子和配体相互作用做出评价;作为独立审稿人,已经为12个杂志审阅150多篇文稿,包括影响因子6.0以上的4个杂志等。

Picture2.jpg

周小龙,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主要围绕 aaRS 经典与非经典功能、aaRS 或线粒体 tRNA 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分子基础、tRNA 修饰的分子机制与疾病等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 Nucleic Acids Res, J. Biol. Chem 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 30 多篇。

Picture3.jpg

周忠卫,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现任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研究组长,主要从事大脑神经发育、神经发育障碍等相关疾病疾病的遗传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通讯或共同作者发表在 Nature Cell Biology, Cell Stem Cell, Cell Research, Molecular Cell, EMBO J, Nucleic Acids Res 等多种国际主流期刊上。

Picture4.png

Haissi Cui,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La Jolla, United States,研究员

现任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研究员,主要从事 aaRS 非经典功能的生理作用及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研究,在Nucleic Acids Res, J. Biol. Chem 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 20 多篇。

原文内容整理自孙力涛博士的字采访   


点击查看 Frontiers 前沿专刊 案例:

前沿专刊(Research Topic),是 Frontiers 赋能学术工作者的创新方式之一:前沿专刊由客座主编确定某领域内的研究方向,接收相关领域作者的投稿,最终以文章合辑的形式发表在期刊正刊


成为客座主编的优势在于:

  1. 享受开放获取出版优势,快速提升您的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2. 推动本领域的科研进展,领导更积极的学术讨论;

  3. 加强您与本领域科研同行的合作与交流;

  4. 丰富学术履历,提升您与合作者的学术影响力。


作为客座主编,在前沿专刊正式建立之前需要完成三个步骤:

  1. 确定专刊主题;

  2. 邀请1-3位专家(需至少包含一位国际专家)作为共同客座主编组织专刊;

  3. 建议潜在的作者名单。


如何成为客座主编?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用 1 分钟 填写表单,如您符合要求,Frontiers 相应领域的出版总监将与您 1 对 1 交流。

腾讯问卷-客座主编.png

https://wj.qq.com/s2/6382246/9363/


Frontiers 总部位于瑞士,是全球领先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出版商,致力于使科学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开放。关于 Frontiers 的更多详情,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 https://www.frontiersin.org/ 

微信 - 底图.png

扫码关注我们,成为开放科学的推动者!欢迎在公众号后台与我们沟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65500-1304275.html

上一篇:张猛/刘杨/曹永海/陈剑铭 主持专刊 | 用于CO2捕获、利用和储能的非均质空心/多孔材料
下一篇:B33 号展台 | Frontiers 与您相约中国神经科学年会
收藏 IP: 49.7.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1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