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真的需要如此严密的隐私保护方法吗?
杨靖康 刘忆宁
一、 军备竞赛
如今经济发展迅速,大多数人早已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在追求更加便利更加多元化服务的过程中,隐私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随着越来越多的隐私泄露事件曝光,隐私泄露似乎成了一条红线,一旦触碰便声名扫地。于是,大量的专家学者开始致力于隐私保护的研究,隐私保护的方法也开始层层升级,算法越来越复杂,颇有美苏争霸时期军备竞赛的架势。
然而,这些严密的隐私保护算法都有着不小的计算开销。如果是在某些机密的场合,比如军事、国防等,消耗大量资源来保证数据万无一失当然是值得的。但在大多商业应用中,大多数的防御措施其实并没有遭受攻击,这些资源是被白白浪费掉了。更为重要的是,世上没有完美的算法,总会有人找到漏洞。尤其是近些年自量子计算机问世,使传统的以量取胜的加密算法也面临着被攻破的威胁。如果如此这般不断地添加更为严密复杂的算法,那么由隐私保护造成的资源浪费只会越来越高。对此,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们真的需要如此严密的隐私保护方法吗?
二、 现实倒影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回头看一看现实世界。网络空间就像是现实世界的倒影,现实世界的实体、规则都可以映射到网络空间,只是映射的难易程度和映射后的机制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现实推导映像中的情况。我们在现实中会把自己武装到牙齿再和别人交流吗?我们会用高墙把自己的房屋围得密不透风吗?事实上,大多数人家的门锁只需稍作研究就能够撬开,但却没有人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了侵害。
如此看来,网络空间的防范措施似乎有些矫枉过正,大家总是将网络空间中的实体当成无所不能的假想敌,一不留神就会泄露隐私。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有没有方法能够打破这种模式呢?
三、 黑暗森林
刘慈欣在小说《三体》中塑造了一个充满外星文明的宇宙,而这个宇宙中的社交法则却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在传统的观念中,我们和外星人也可以和平共处,就像地球上的外交一样。但《三体》中的外星文明根本不会给对方交流的机会,一旦发现就会想尽办法将其毁灭。这一模型被称作“黑暗森林”模型,它的条件及推导过程是这样的:
1)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这一条件显然是成立的,没有哪个文明不把生存延续放在第一位,甚至为此可以付出任何代价。
2) 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这一条件也显然成立,拥有太空航行能力的文明不会满足于本星球的资源,一定会向太空中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不会增加。
3) 猜疑链。两个文明之间无法判断对方是否保持善意,也不能判断对方是否认为我方保持善意,更无法判断对方是否会对自己进攻。如此延伸下去就形成了无穷无尽的猜疑链。在地球上,猜疑链只能延伸一至两层就会被交流所消解,但在宇宙文明中,不同种族之间的生物学差异极大,文化上的差异更是不可想象,并且相隔着遥远的距离,他们之间的猜疑链几乎坚不可摧。于是文明想要保证自身的生存,只能假定对方对自己不抱善意。
4) 技术爆炸。如果只有以上三个条件,那还不足以让科技差距巨大的种族之间兵刃相向,就像人类不会将蚂蚁当做威胁一样。但是,技术爆炸却浇灭了这唯一的和平幻想。地球生命史长达几十亿年,人类文明史长达几千年,但现代技术却是在三百年的时间内发展起来的。从宇宙的尺度来看,三百年的时间不过弹指一挥间,地球科技就像突然之间爆炸而生,随后蔓延开来。既然地球文明都能够出现这种爆炸式发展,那其他的文明也可以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从而后来者居上。这种现象在国家之间也已经出现了,很多在历史上很弱小的国家到了近代之后反而成了强国。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强大的文明势必要将弱小的文明扼杀在摇篮之中。
因此,在宇宙这个黑暗森林之中,只要发现任何文明的火光,都会毫不犹豫地举枪射击。
四、 铁幕森林
和黑暗森林类似,网络空间的现状也可以总结为一个模型,其中的规律与黑暗森林中的条件极为相似:
1) 交流是实体不可或缺的需求。一个不需要交流的实体没有必要接入网络空间,实体接入网络空间的原因就是需要与其他实体交换数据。而在交换数据的过程中,数据就会落入他人的掌控,从而泄露自身的隐私。
2) 实体不断获取数据,网络空间中的数据量不断增长,但增长速率有限。和宇宙不同,网络空间可以通过采集设备不断收集从现实世界获取的数据。但受各种客观因素制约,数据获取的速度不可能太快,远达不到实体业务扩张的速度。并且这些数据常常由多个实体瓜分而非共享,这就造成大多数实体无法获得充足的数据。
3) 猜疑链。网络空间中同样存在猜疑链,我无法判断你是否对我怀有恶意,我也无法判断你是否能判断我对你怀有善意还是恶意,反之亦然。并且由于网络空间中信息传输的形式有限,实体间难以通过有限的信息判断对方的善意程度,因而对所有实体都严加防范。
4) 信息爆炸。除了从现实世界慢慢收集数据之外,网络空间中还存在着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并且能够实现爆炸式的数据增长,那就是信息窃取。如果能够从其他实体处窃取数据转为己用,就能够大幅度降低获取数据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这种高收益的做法刺激着许多实体铤而走险,加剧了实体间的不信任程度。
因此,为了防止自己的隐私被人窃取,实体之间相互不信任,甚至将对方当作假想敌。我们将这一模型称为“铁幕森林”,在这一模型中,人们用厚实的钢铁围墙将自己的府邸围得密不透风,生怕别人向自己的庭院里多看一眼。
五、 心中的太阳
想要打破铁幕森林,就要打破其形成的条件。其中,1)2)两条是网络空间的客观事实,难以逆转。条件4)则要靠隐私保护技术防护,反而会增加资源消耗,加剧铁幕森林的程度。唯有条件3)不仅是解除铁幕森林的关键,而且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有实现的希望。
在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猜疑链通过短暂的对话就可以消除,这不只是因为在现实中人们能够收集到全方位的信息(如面相、语气等),更重要的是信仰的作用。信奉同一信仰的人往往能够很快消除彼此的隔阂,建立起彼此的信任。这里的信仰不只是宗教信仰,也包括同一文化中所蕴藏的内涵。甚至在全体人类中都存在相同的信仰,也就是人性。信仰如同心中的太阳,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与猜忌。
既然现实中的信仰有如此巨大的作用,那么将信仰和其作用映射到网络空间,势必能够消除实体间的猜疑链,建立起实体间的互信。信奉同一信仰的实体可以共同组成一个群体,在群体外部设立厚实的围墙,而群体内部则对数据只做简单的保密处理,这样就能够大幅度减少开销,节约资源和成本。
六、 达摩克利斯之剑
当然,只靠信仰和最轻量级的防护措施难以保证长久的安全。我们不能奢望每个人都遵守规则,总会有想破坏规则的人。因此,在信仰的基础上,还要增加法律的束缚。法律如同每个人头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越过红线就会降下惩罚。当有完善的法律和信仰相辅相成时,一个互信互助的网络空间就离我们不远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