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工程(GreenCh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reenChE IF=9.1,Q1区,CiteScore=11.6

博文

[转载]碳源协同利用高效生物合成N-乙酰氨基葡萄糖

已有 2260 次阅读 2022-4-12 14:25 |个人分类:精选文章|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1. 文章导读

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是一种氨基单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通过几丁质水解生产GlcNAc受到原材料供应的限制,并且存在虾蟹蛋白污染的风险。对于GlcNAc的有效生物合成,主要挑战是平衡生长和生产之间的碳分配。本研究基于协同碳利用策略合成GlcNAc,其中甘油支持细胞生长并提供GlcNAc的乙酰基,葡萄糖作为葡萄糖胺的合成前体。通过阻断产物再摄取和降解、加强生物合成途径和协同利用两种碳源,GlcNAc的生产效率逐步提高,最终菌株产生41.5 g/L GlcNAc,产率为0.49 g/g总碳源。此外,我们还探索了用乙酸作为廉价碳源替代部分甘油的可行性。该研究为GlcNAc的持续高效生产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策略。

1-s2.0-S2666952822000292-ga1.jpg


2.内容概述



image002.png

生物合成GlcNAc的途径


 

通过表达大肠杆菌内源基因glmS和酿酒酵母来源的基因gna1构建GlcNAc生物合成途径。敲除pfkApfkB以及zwf阻断葡萄糖的中枢代谢,实现细胞生长与生产之间碳源的重新分配。阻断产物再摄取和降解,GlcNAc产量提高至3.39 g/L。利用氮源更丰富的M10培养基显著提高了细胞生长,构建不同拷贝数和不同启动子的质粒优化途径基因的表达使得GlcNAc产量进一步提高至7.47 g/L


 image004.png

 图2. 优化途径基因表达提高GlcNAc产量图  


为降低甘油消耗,表达葡萄糖辅助扩散系统增强葡萄糖摄取,3 L生物反应器中,GlcNAc 产量达到41.5 g/L,产率为0.48 g/g总碳源,其对葡萄糖产率为1.10 g/g,接近理论值(1.2 g GlcNAc/g葡萄糖)此外,本研究中尝试引入乙酸作为廉价碳源来部分替代甘油证明了使用乙酸盐作为GlcNAc生产的廉价碳源的潜力。


image006.png

增强葡萄糖摄取提高GlcNAc产量图

 

3. 总结与展望

生物合成已经成为化学品可持续生产的有前途的策略。在本研究中,我们逐步改造大肠杆菌,通过强化生物合成途径、阻断产物再摄取和降解以及协同利用两种碳源来提高其生产GlcNAc的能力。平衡生长和生产之间的碳源分布对于高效生产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们证明了协同碳利用策略对于GlcNAc和其他糖酵解衍生化合物的有效生物合成的适用性。


文章信息:


Title: Synergistic utilization of carbon sources for efficient biosynthesis of N-acetylglucosamine

Authors: Yanni Pei, Yuhan Wang, Xiaolin Shen, Jia Wang, Xinxiao Sun*, Qipeng Yuan*

https://doi.org/10.1016/j.gce.2022.04.001



期刊简介


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GreenChE)于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2020年9月正式创刊,目前已被DOAJ和Scopus数据库收录。GreenChE以绿色化工为学科基础,聚焦"绿色",立足"工程" ,注重绿色化学、绿色化工及其交叉领域的前沿问题,紧紧围绕低碳化、清洁化和节能化的发展要求。目前是对读者和作者双向免费的开源期刊。


竭诚欢迎各位老师同学积极投稿!


E-mail: gce@ipe.ac.cn

Tel: 86-10-82544856

Web: http://www.keaipublishing.com/gce

图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64012-1333569.html

上一篇:[转载]超薄Ni(OH)2/钛酸盐异质结构的理性设计助力CO2光还原
下一篇:[转载]GreenChE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数据库收录!
收藏 IP: 159.226.2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0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