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科研创新的精髓是什么”这样一个十分抽象的问题,相信不同的人有着迥然不同的回答。依我之见,科研创新的精髓可以浓缩成两个字:筛选。具体地说,科研创新结果的获得有赖于理性的实验设计,系统的实验观察,从众多杂乱无章的现象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寻找出与主题相关的证据,进而引导和激发理念,技术或方法上的突破,形成新的理念或技术产品。同理,科研创新人才的选拔也要通过合理的程序,从成千上万的候选人中,甑别出富有潜力或可持续性原创力的人选,为后续的科研创新突破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那么,影响科研创新结果与人才筛选效率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呢?在我看来,投入(输入)的精准或粗放和筛选方法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对科研创新结果与人才的筛选效率影响深远。下面,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谈谈如何通过调节投入(输入)的精准度和筛选方法的特异性,取得科研创新结果与人才筛选的不同凡响的效果。
科研创新结果的筛选。一般地说,如果科研创新的投入(输入)是精准的,不管是采用特异性的还是非特异性的方法,都很容易筛选出所期望的结果。而且,投入(输入)越精准,获得预期结果的可能性越大。举例说,若想克隆一个已知基因片段,只需将此基因片段扩增,植如载体,随后采用任何一种(特异性的或非特异性的)方法去筛选,都会得到预期结果。只要稍微留意,你就会发现,现今不少已发表的研究报告,大多基于精准的投入(输入)或跟踪已知的东西,所以,获得预期结果理所当然,文章发起来也相对顺风顺水。
与此相反,如果科研创新的投入(输入)是粗放的,则需要采用特异性强的方法才容易筛选出所期望的结果;如果采用非特异性的方法去筛选粗放的投入(输入),其机率好似草堆里寻针,难于得到预期结果。举例说,若想克隆某个未知基因片段,采用一种相对特异性的方法去筛选,获得预期结果的可能性自然比较大;不然,采用非特异性的方法去筛选,获得预期结果的难度巨大,有时来回折腾,依然无功而返。许多靶向药物筛选或后备疫苗研究,多依赖非特异性的方法去寻找某个未知目标(或某个已知目标,但后来证实其功用与原来估计的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所以成功率极低,没有几个新药物或新疫苗得以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因此,在做原创性研究,寻找某个未知目标时,要尽量提高投入(输入)的精准度,或增加筛选方法的特异性,或双管齐下,既提高投入(输入)的精准度,又增加筛选方法的特异性,以助预期结果的早日获得,项目主要指标的提前实现。既然知道精准投入的重要性,那人们为什么不在实验开始前,先提高投入的精准度呢?这与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认知程度或现存的实验手段有关了。有些东西,限于当下的认知水平或实验手段,不可能都了解得那么清楚,但又不能等到什么都一清二楚后才开展实验,不然,就成了跟踪性研究了。事实上,很多原创性研究都始于粗放的投入(输入),在后来的实验过程中,逐步提高投入(输入)的精准度和/或增加筛选方法的特异性,几经周折,方才取得所期望结果。一些不懂得着重提高投入的精准度和/或增加筛选方法的特异性的人,只会简单重复,使蛮力气,消耗了原材料,试剂和自信心,实验依旧进展缓慢或停滞不前,其结局的惨淡与尴尬,令人唏嘘不已。
科研创新人才的筛选。科研创新人才的筛选效果同样取决于投入(输入)的精准度和筛选方法的特异性。换句话说,在投入(输入)不变的前提下,采用什么样的筛选方法,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里先说说大家熟悉的高考。高考的主要目的是选拔继续深造的本科生。鉴于本科生需要通过几年的学习去掌握各门专业的基础知识,因此,高考着重检查考生的掌握知识的能力和熟练程度是有的放矢,恰到好处的。事实证明,高考成绩好的考生,也都基本能胜任本科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然而,试图用高考成绩去判断一个考生的未来的科研创新能力,已被事实证明并不可靠。
提起研究生考试,相信大家也不陌生。现行的研究生考试大体依照高考模式,检查考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熟练程度。然而,除了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研究生更为迫切需要的是科研创新的基本技能[包括研究报告,综述,项目申请的撰写,科研创新策略(争先,更好,不同)与有效思路(递推,平行,因果,逆向,随机)的灵活运用,以及开展实验的执行力]。虽然当下的研究生都有不错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但普遍缺乏良好的写作技能和科研创新策略与思路。总体来说,写作好的人,善于从作者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专业文章或专著,从而更快地抓住其重点,更好地理解其要义,更为顺当地采纳和改进其科研创新策略与思路。而写作差的人,在理解和掌握专业文章和专著的要义和重点等方面都慢好几拍,跟不上知识爆炸性增长年代的脚步,更不要说去开拓科研创新的边界,引领科研创新的潮流了(关于如何改进研究生录取,我在前面的博文《科研创新与研究生的选拔》提到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至于博士后以及初级研究员的招聘形式,大家肯定也有所领略。随手翻看几则招聘广告,不难发现,这些广告里面提到的许多要求(比如头衔,高引文章,年龄)都不能确保招到具有潜力或可持续性原创力的研究人员。其实,最能反映一个候选人的科研创新能力或可持续性原创力的指标是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家级或国际专业协会主办的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的多寡。一般国家级或国际专业协会主办的杂志是免费的,由于每年收到的稿件不少,只有原创性研究报告得以接收发表,而跟踪性研究报告大多会被拒。而很多被国家级或国际专业协会主办的杂志拒稿的跟踪性研究报告,基本都能通过收费的杂志发表,说明国家级或国际专业协会主办的杂志与收费的杂志并不在同一水平上,尽管这些杂志的引用因子可能不相上下。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候选人在博士研究阶段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一些研究报告,而在博士后研究阶段仅以第二或更后排名作者发表过一些研究报告(杂志的引用因子可能还较高),其可持续性原创力有待继续观察,因为有太多的未能在博士后研究阶段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研究报告的候选人,即使被录用,也在其后来的原创性研究中表现平平。只有那些不但在博士研究阶段,而且在博士后研究阶段都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多篇研究报告的候选人,才具备值得信赖的可持续性原创力,往往在其后来的原创性研究中也表现突出。
由上可见,科研创新结果的筛选受制于投入(输入)的精准度和筛选方法的特异性。大多时候,原创性研究涉及到某个未知目标的寻找。因此,要尤为注意提高投入的精准度,或增加筛选方法的特异性,或双管齐下。只有这样,才可能尽早获得所期望的结果,提前实现项目的主要指标。同理,科研创新人才的筛选效果也取决于投入(输入)的精准度和筛选方法的特异性。以着重检查考生们掌握知识的能力和熟练程度的高考,在选拔能够胜任相关专业知识学习的本科生上,起到了有的放矢的效果。然而,沿用高考模式去选拔研究生,就显得有失偏颇。因为研究生既需要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又需要掌握科研创新的基本技能[包括研究报告,综述,项目申请的撰写,科研创新策略与有效思路的灵活运用,以及开展实验的执行力]。因此,改进研究生的选拔迫在眉睫(见我前面的博文《科研创新与研究生的选拔》)。现行的博士后以及初级研究员的招聘要求(比如头衔,高引文章,年龄)并不能确保招到具有潜力或可持续性原创力的研究人员。一个充满潜力与可持续性原创力的候选人,不但在博士和博士后研究阶段都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家级或国际专业协会主办的杂志发表过多篇研究报告,而且在后来的原创性研究中也往往表现突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