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道-德-仁-义-礼”到 DIKWP:主动医学哲思与认知框架
段玉聪(Yucong Duan)
国际人工智能评价网络 DIKWP 标准化委员会(DIKWP-SC)
世界人工意识 CIC(WAC)
世界人工意识大会(WCAC)
(电子邮件:duanyucong@hotmail.com)
摘要“道-德-仁-义-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坐标,展示了从外在的社会规范到内在的精神修为,再到终极关怀的多层次理念;DIKWP(Data-Information-Knowledge-Wisdom-Purpose)则是现代认知与管理领域结构,用以阐明从数据D到意图P的递进式思维过程。本文通过对“礼-义-仁-德-道”与“D-I-K-W-P”作一一对照与深入分析,探讨它们在基础规范、区分判断、整体关怀、高阶德性及终极导向这五大层面的异同与互动。透过这种跨文化与跨时代的对比,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东方哲学中“外在礼制”与“内在修为”的双轨演进,也可为当今信息与人工智能时代提供一套融合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思考框架,从而在快速变革的社会中保持价值定位与终极关怀。
一、引言:中西哲学与现代认知框架的交融当代社会处于数智化的加速进程之中,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重塑经济与文化生态。在高度技术化的背景下,人们对价值、伦理与目的的思考正日益凸显重要性。DIKWP(Data-Information-Knowledge-Wisdom-Purpose)模型,将认知过程从最基础的“数据”开始,逐层递进,最终抵达“目的”或“意图”的最高层次。它不仅适用于信息处理或管理决策,也可运用于人工智能系统的理解与设计。
与此对应,中国传统哲学在几千年的演化中,形成了以“礼-义-仁-德-道”为代表的核心概念,从社会规范到个人修炼,从个体情感到终极关怀,都有系统阐述。这种自外及内、自表及里的传统思想,在当代转型中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将两套体系放在同一座标系中,对照和探讨其共通之处,不仅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社会治理提供了人文坐标,也为重新审视“人-技术-社会”三者关系奠定了哲学根基。
二、“礼(Lǐ)”与 Data(D):外在的社会形制与认知的客观起点礼在传统文化中的角色
社会“范式”与行为准则:儒家思想将“礼”视为维系社会秩序的基础,通过礼仪、仪典、规范来引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它既是外在约束,也是内在道德培育的起点。
通过外在行为实现内在修养: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克己复礼”,意在说明个人德行可藉由对礼仪的实践而逐步内化与提升。
Data在现代认知体系中的地位
最底层的原始素材:在认知与信息处理过程中,数据往往是未经加工的客观记录或感官捕捉,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的最初载体。
后续分析的必要基础:无论是统计学习、机器学习,还是知识的构建,都离不开对原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对应与思考
基础与外在:正如“礼”之于社会是基础范式,“Data”之于认知是客观素材。二者都体现了一种外在的、最初的“存在形式”。
规范与秩序:礼的核心在于社会秩序;数据之核心在于认知秩序——它必须符合一定的格式或结构,方能被有效处理。缺乏“礼”,社会陷入混乱;缺乏有效的数据,AI和信息系统难以正常运转。
义在儒学语境中的功能
判别正当与否:在儒家思想中,“义”寓意正义、正当性、合宜性。它体现的是社会或个人在面临利益冲突时,坚持道德或正道的判别能力。
内在良知的外在指引:孔子常言“见利思义”,鼓励人们在利益面前依照“义”来做更高层次的选择。
Information的形成及价值
从数据中提炼意义: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筛选、整合后得到的新意义单元,能够支持进一步的理解和决策。
区分、识别与过滤:通过信息处理,人们可以从海量数据中识别关键点、排除噪音,并产生更明确的认知成果。
对应与思考
“义”与“信息”的共同点:都强调“分辨”或“区分”的过程。义在道德层面给出“对错正当”之判断,信息在认知层面给出“有用无用、价值高低”之识别。
相辅相成:如果无“义”,社会或个体便可能迷失于短期利益中;如果无“信息”,系统或决策便无法走出数据混沌。二者皆为迈向更高层次的必经关口。
仁的内涵与社会意义
人际关怀与社会和谐: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体谅、包容与关心,亦是社会和谐所赖。
整体观念与心灵共通:儒家眼中的“仁”不仅停留在同情或悲悯层面,更在于对社会、自然与自我的整体把握;是一种“以己及人”、“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
Knowledge的结构化属性
从信息碎片到知识体系:知识是在对信息作进一步关联、分类、抽象后形成的系统化、结构化认知,包括概念、原理、理论和规则。
网络化与有机性:当今的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或知识网络,正是典型的系统化知识展示方式,呈现了概念间的多层次关联。
对应与思考
整体感与系统性:儒家“仁”强调把分散的个人与社会单元联结为富有温度的整体;现代“Knowledge”则强调将零散的信息单元构筑成有机网络。
情感与认知互融:仁者的情感关怀可赋予社会更高的整合度;知识的结构化则为理性提供更广阔的应用空间。两者都体现了从局部到整体的升华过程。
德在道德体系中的地位
“德”的二重性:既指个人内在道德修为,也包含外在社会实践。儒家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德”不仅关乎个人品行,也关乎社会理想的实现。
德与行合一:真正的德行要求“知行合一”,不是停留在观念层面,而是能在生活实践、社会事务中发挥积极、正向的作用。
Wisdom的高阶特征
超越知识的决策力:智慧意味着有能力在复杂、不确定或多维度冲突中做出恰如其分的决断,往往需要平衡伦理、效益与长远影响。
社会价值与人性考量:在DIKWP中,智慧不单是知识的运用,更需要把社会道德、伦理规约、人性需求纳入综合考量之中。
对应与思考
深层价值与具体行动的结合:德的修养与智慧的应用均需整合理论与行动,强调在现实世界中的落地性与正向影响。
外在功效与内在品格:德性让个体在面对外部环境时保持正道;智慧让个体或系统在纷繁环境中做出有效选择。两者皆是对“平衡”和“善”的追求。
道的形而上与形而下
天地万物之本源:在道家视角中,“道”是一切存在和变化的最高规律,常被描述为“可道之道,非恒道”,体现出对宇宙本源的追问。儒家同样承认“道”的至高性,只是赋予其更多社会实践意义。
人生至境:对儒道两家而言,“道”既是对世界的认知,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追求。
Purpose在DIKWP中的地位
系统或组织的最终意图:Purpose(意图/目标)为整个DIKWP体系提供方向和评判标准,让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都有了发挥的依据。
存在意义与价值坐标:没有Purpose,所有认知与决策就失去“为何存在”的根本指引;同理,没有“道”,人的社会与行为也难言终极意义。
对应与思考
最高引领与至上原则:道与Purpose都是居于巅峰的指导理念,分别从哲学与认知系统层面回答“为何而为”“何往何从”。
超越具体形制:道不可名状、Purpose也不拘于具体措施。二者皆指向一种根本性、超越性的追寻,为万物或系统塑造价值内涵。
“道-德-仁-义-礼”与“D-I-K-W-P”这两组概念在各自的文化土壤和时代背景下,呈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层逻辑,也折射出人类社会与认知系统的发展规律。通过对比可以归纳以下几点启示:
分层化思维与递进演化
礼/数据是最初的、外在的“形制”或“素材”;
义/信息通过分辨和判断,迈向更有价值的认知或正当性;
仁/知识表征更全面的整体观与结构化理解;
德/智慧则是高阶道德与深度决策的结合;
道/目的为系统或人生赋予终极意义与方向。
道德价值与技术理性的融合
东方哲学注重修身养性与社会伦理,强调整体与和谐;西方认知与现代信息论更关注方法、技巧和层级式结构。
在AI与数据时代,这两种传统可形成互补:一方面,技术需要道德与价值的导航;另一方面,伦理与哲学也需借助技术与实践走向更广泛的落地。
社会规范与个人修为的双向塑造
“礼-义-仁-德-道”并非单向度地从外部礼制到内部精神,而是一个动态互动过程;DIKWP也既依赖外部数据,又需要主观能动的目标决策。
两套体系都在提醒我们:个人与社会、信息与价值不应彼此割裂,而要在不断的互动中完成自我完善与共同进步。
AI时代的反思:向何处去?
当今世界,人工智能的发展已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关乎伦理、法律、社会治理与人类未来的走向。
“道-德-仁-义-礼”与“D-I-K-W-P”的对照,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融合文化底蕴与信息科学的思路,让人们在追求技术突破时,不忘终极关怀与人文关怀。
礼/数据:合规化与基础设施
大数据时代需要注重数据收集与治理的合规性,类似于传统社会中的“礼”对行为边界的定义。通过法律法规与行业自律维护数据秩序,为后续的信息与知识应用提供稳固基石。
义/信息:信任与正当性
信息质量和可信度相当于道德与正当性的“义”之考验。在AI决策中,若信息源头被污染或偏向,最终结果很难称得上正义或公允。因此应强调信息采集与处理的透明度、可解释性,以及对算法偏见的纠正。
仁/知识:整体与人本关怀
把知识用于增进公共福祉或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仁者”般的整体视角和人本意识。医疗AI、教育AI、环境AI等都须关注弱势群体与生态平衡,超越单纯的经济收益考量。
德/智慧:价值与道德抉择
AI的“智慧”应用不仅要看效益最大化,更要兼顾社会、法律与道德层面的规范。只有当决策机制中融入了“德”的要素(如对不确定性与长期影响的慎重考虑,对社会公平与群体福祉的尊重),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智慧”。
道/目的:最高追问与文明愿景
最终,我们必须面对“为什么要发展AI?”以及“技术的价值诉求是什么?”等根本问题。这就如同在探询“道”:一切技术的存在都要回应更高层次的文明愿景与人类整体利益。
当下很多争议(如AI对就业的冲击、对人类自主性的挑战、对隐私的威胁等),都需要在“道”或“Purpose”层面找到理性与合乎人性的解答。
从“道-德-仁-义-礼”的东方哲思到“D-I-K-W-P”的现代认知框架,我们看到两条路径都展现出从基础规则到高阶理想的层层递进。对于快速演进的数智社会而言,这种多层次的哲学/认知结构有助于人们在技术与伦理交织的复杂环境中保持深度思考与道德定力。
若能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整体和谐理念与现代信息社会的分层化结构与算法思维相结合,就有望培育出既富有效率又兼顾价值、既强调理性又不失温度的社会治理与技术生态。这样一来,我们在面对AI飞速演进的挑战时,就不至于迷失在工具理性之中,而能持续追问何为“道”、为何要如此行“德”、如何在“仁”的基础上做出体现“义”的信息选择,最终通往与人类终极关怀相合的美好未来。
让我们在数据到智慧、礼到道的路径上携手前行,把时代赋予的科技力量与人类悠久的精神传统相融汇,共同构建一个更有深度、更有温度、更具可持续性的文明形态。正如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期待当代数智技术与古典哲学的交汇能不断衍生新生,既服务于当下,也滋养更长远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