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KWP主动医学之本:宇宙秩序、理性与德性的跨文化对话
Yucong Du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of Networked DIKWP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valuation(DIKWP-SC)
World Artificial Consciousness CIC(WAC)
World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Consciousness(WCAC)
(Email: duanyucong@hotmail.com)
摘要:
宋明理学中的“存天理,去人欲”是中国思想史上一则重要的道德修身训诫,强调人性本善与道德理性的涵养。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则是西方近代哲学的重要思想家,他以对自然实体的理性认识为基础,主张通过理性提升克服被动欲望,从而获得精神自由。本文以“存天理,去人欲”为核心理念,将理学思想与斯宾诺莎哲学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者在宇宙本体论、欲望与理性、道德实践路径以及社会政治哲学层面的异同。在对照中可见,尽管两者所处文化与时代背景不同,但均坚信理性洞察之于人类道德成长与社会和谐的关键作用。本文通过这一跨文化哲学比较,为当代的伦理反思与思想对话提供启发。
引言儒家理学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将形上学与伦理学有机结合的一大思想体系,其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强调天理的绝对性与人性本善论的重要性。在理学的修身框架中,“存天理,去人欲”这一命题概括了心性修养的要旨:人本具天理之善,但常为私欲遮蔽,故需通过内在工夫化解欲望之蔽,彰显本有之理。
与之相对,斯宾诺莎生活于17世纪的欧洲思想转型期。他在《伦理学》中以几何学方式论证,自然即实体,万物依必然律则而存在。人的欲望并非需全然抑制,而是应在理性中转化,借由对自然必然性的认知,人从被动情感的奴役中解脱,臻于理性自由。
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存天理,去人欲”与斯宾诺莎哲学,在形上本原、欲望结构、道德工夫及社会政治理念方面寻求异同与对话的可能。这种中西哲学的跨文化比较,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类追求德性与自由的多元路径。
一、形上基础之比较:天理与实体(自然神)宋明理学以“理”为宇宙本原,强调理既是形上法则,也是道德善的终极源泉。“天理”非具人格之神,而是遍存于宇宙、社会、人心中的合理与善性秩序。人与天地万物共通于此理,人心中原有之良知、仁心皆发于天理。故“存天理”本质上是追求内在本善的觉醒。
斯宾诺莎则提出“自然即上帝(Deus sive Natura)”,此上帝并非宗教人格神,而是独一无限实体。自然的一切现象皆由实体的必然规律所展现。此世界无关个人偏好或伦理评判的超然人格神,而是由必然性和理性法则所运行的整体。尽管斯宾诺莎的宇宙图景不以道德为核心,但他认为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的必然结构,人可提高自身境界,从无明与被动中走向清明与主动。
比较之下,理学强调宇宙本质含有善性倾向,斯宾诺莎则强调宇宙是必然理性秩序。前者赋予宇宙本原以道德内涵,后者则以理性必然性为依托。不论是“天理”还是“实体”,两者皆主张世界有其可理解的内在秩序,人必须以理性或心性之明来契合此秩序,从而提升生命境界。
二、欲望、人性与理性的诠释理学家的“人欲”非指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而是指违背天理的私心、贪念和过度执著。这些欲望遮蔽了人性本善,使心灵污浊不清。因此,“去人欲”即抛除不合理之欲,使心地纯净,以显露天理之光明。
斯宾诺莎则从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视角看待欲望。对他而言,欲望是人类自然本性的一部分,然而人多半被无知、情感冲动驱使,陷于被动状态。要获得自由,人需通过理性认识,将被动情感转化为主动情感,以此顺应自然必然律,从而减少痛苦与冲突。欲望本非恶,只是若不经理性引导便导致混乱。
二者在对欲望的态度上有所差异:理学更倾向以道德善为标准,主张克除不正欲望以存善性;斯宾诺莎并不否定欲望之本原性,而是强调理性提升,通过认识转化使欲望从盲动走向有序。两者的目标均是使人不受低级或盲目欲求支配,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内在和谐与自由。
三、道德实践的路径:从格物诚心到理性洞察理学道德实践的路径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慎独省察,以道德反省为日常工夫。通过不断内省、读经修身,人可摒除私念,契合天理之善。“存天理,去人欲”是长期自我修养的过程,需要对心灵进行周而复始的打磨。
斯宾诺莎的实践路径则是通过理性提升与知识深化来转化情感。人对世界的理解从第一种认识(不清晰的经验)与第二种认识(抽象的理性)上升到第三种认识(直观的、对实体本性的明证理解)。此最高认识使人从感情的被动奴役中解脱,达到内在的平静与自由。与理学强调的礼仪、日常省思不同,斯宾诺莎侧重理性哲思、知识拓展,将伦理成就奠基于清晰真实的理性认知上。
尽管方法论有别,但两者皆强调自我努力、逐渐精进,使主体由心灵杂染向清明境界转化。理学偏重道德内省与德性养成,斯宾诺莎偏重理性认识与情感重构,皆以从“不自由”向“自由”跃升为最终指归。
四、社会政治层面的考量理学不仅关乎个人修身,更涵养社会政治秩序。德性高尚的士君子通过“存天理、去人欲”来实现内圣外王:内在道德修养提升后施及治政,以礼乐制度维系社会和谐,形成上下有序、德化为先的社会格局。
斯宾诺莎同样关注政治与社会。他在《神学政治论》中强调建立一个理性、宽容的政体,以避免迷信与狂热带来的社会动荡。在此政体中,公民以理性为引导,摆脱盲目的情感操纵,社会政治得以最大限度促进个人自由与整体和平。虽然斯宾诺莎不强调“善”的形上基础,但他主张的理性政治同样追求减少不理欲望对社会的破坏。
两者皆将个人与社会秩序紧密联系:理学以道德善为政治核心,斯宾诺莎以理性秩序为政治保障。两种思想在追求良性社会结构的目标上有趋同之处,均相信理性(或天理)引导下的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更高的和谐与稳定。
五、综合评述与当代启示“存天理,去人欲”与斯宾诺莎哲学的比较,展示了中西传统对理性、德性、自由与秩序的共同关注。理学强调道德善的形上本源,将克欲与存理视为德性人生的核心;斯宾诺莎则以理性认识自然必然性为途径,通过将被动情感转化为理性引导下的主动情感,实现精神自由。
两者提供了不同的路径,却有相通的精神:人类不应臣服于盲目欲求,而应以理性或道德原则引导自身,实现更高层次的自由与和谐。当代社会面对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多元价值冲突时,这种比较具有启示意义。我们可借鉴理学注重道德自律的传统,也可学习斯宾诺莎提倡理性反思的态度,从而在激烈变化的时代中为个体与社会寻找更具意义与持久性的价值定位。
结语在“存天理,去人欲”与斯宾诺莎哲学的并置中,我们见证了两种截然不同文化传统对理性、道德和自由的深层思考。理学以善为宇宙本质,将德性修养提升到与宇宙秩序共鸣的高度;斯宾诺莎以理性理解为主线,将实体的必然性转换为个体内在的自由源泉。两者虽起点、方法与背景不同,却均反对盲目欲望对人的束缚,倡导以理性或形上原则为导向的内在升华。
在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这样的跨文化对话有助于我们重省伦理与哲思的基础。无论是面对环境危机、社会动荡,抑或个人精神困境,人类仍可从传统智慧中汲取养分:通过理性认识与道德反思,寻求更高维度的和谐与自由。这是中西思想传统于当代语境中所能留下的宝贵启示。
参考文献(节选):
[中] 朱熹:《近思录》,见陈荣捷英译本,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7年。
[中] 王阳明:《传习录》,陈荣捷英译本,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3年。
[西] 斯宾诺莎:《伦理学》,中译本参见贺麟译本,商务印书馆。
Chan, Wing-tsit. 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Nadler, Steven. Spinoza: A Lif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通过以上对照与分析,本文展现了在哲学思想史上,两种出身不同、路径迥异的传统,如何在理性与德性的主题上产生跨时空的呼应。这为当代思想界深入理解“理性引领下的德性生活”提供了宽广的参照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