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喝-品尝的区别:DIKWP 视角下的探讨
吴坤光,段玉聪
人工智能DIKWP测评国际标准委员会
世界人工意识大会
世界人工意识协会
(联系邮箱:duanyucong@hotmail.com)
吃-喝-品尝的区别:DIKWP视角下的探讨
Abstract:本文探讨了理解的本质,特别是从DIKWP(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意图)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解理论。段玉聪教授的DIKWP模型超越了传统认知模型的线性处理流程,强调了理解的主观性、动态性及其在信息处理和知识生成中的关键作用。该模型将理解视为一个多阶段过程,从数据处理到信息组织,再到知识生成和智慧应用,整个过程由认知主体的特定目的引导,通过语义关联、概率确认和知识推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DIKWP模型还关注了语义空间中的误解问题,提出通过度量和识别这些误解来实现个性化的语义关联和认知确认。在AI系统中,理解的构建依赖于语义分析、知识图谱和推理机制,这些技术促进了新知识的创造和验证,并将传统的AI系统从数据驱动走向了价值和意图驱动。在认知科学领域,DIKWP模型深化了对人类认知过程的理解,提供了研究人类如何识别和调整误解的工具,以及如何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推理和解释,为理解的定义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总的来说,DIKWP模型为理解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数据分析、信息处理、知识生成、价值与意图驱动过程中的语义关联、概率确认与知识推理提供了指导,对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研究产生了影响,为DIKWP-AC人工意识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深远影响。
I. 引言在信息科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理解”是一个核心概念,它不仅关乎信息的处理和知识的生成,更是连接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和意图(DIKWP)[1], [2], [3], [4]的桥梁。传统的认知模型往往将理解简化为信息的线性处理流程[5],忽视了认知主体的主观意图、语境因素以及语义关联的动态作用。段玉聪教授提出的DIKWP模型为理解赋予了全新的维度和深度,强调理解[6]是通过认知主体[7], [8]特定意图驱动的语义关联[3], [9]、概率确认和知识推理过程,旨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一理论超越了传统模型的局限,揭示了理解的主观性、动态性以及其在信息处理和知识生成中的关键作用。
在DIKWP模型中,理解被视为一个多层次的认知活动,从数据的初步处理开始,逐步演变为信息的组织、知识的生成,最终达到智慧的应用。这一过程由认知主体的意图所引导,通过语义关联将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通过概率确认保证新信息与既有知识体系的一致性和合理性,通过知识推理生成新的理解。此外,DIKWP模型还关注了语义空间中可能产生的误解[10],以及如何通过度量和识别这些误解来实现个性化的语义关联和认知确认。
通过对比传统认知模型,DIKWP模型突出了理解的动态生成特性,即随着新信息的引入和认知主体意图的变化,理解也在不断更新和调整,确保认知主体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知识体系。在信息处理和知识生成的背景下,理解通过动态的语义关联、概率确认和知识推理,不仅扩展了已有知识,还促进了新知识的创造和验证。
段玉聪教授提出的DIKWP模型作为理解理论的基石,其影响力尤为显著。该模型不仅为理解的动态生成提供了理论支撑,还为信息处理和知识生成过程中的语义关联、概率确认与知识推理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在人工智能系统中,理解的实现与DIKWP模型的融合,正逐渐改变着我们对机器智能的期待和设计。在AI系统中,理解的构建与提升,高度依赖于语义分析、知识图谱和推理机制。首先,语义分析是理解的基础,AI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能够解析和理解自然语言的含义,识别语义关系,将抽象的自然语言转换为计算机可理解的结构化信息。其次,知识图谱作为语义分析的延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将分散在各处的信息整合进一个连贯的网络中,形成综合的知识网络。通过知识图谱,AI系统能够捕捉实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如“实体A是什么”,“实体B如何影响实体A”,进而支撑起复杂的推理和决策过程。最后,推理机制是理解的核心,AI系统利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方法,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生成新的知识和理解。这种推理过程,不仅包含了对已有知识的扩展,也涉及到了新知识的生成和验证,极大地增强了AI系统的智能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11]。
在认知科学领域,DIKWP模型同样展现了其独特价值。认知科学家利用该模型,深化了对人类认知过程的模拟和理解。通过分析人类如何在大脑中构建概念空间和语义空间,科学家们能够更加精确地描绘出人类是如何接收、加工和存储信息的[12], [13]。更重要的是,DIKWP模型为认知科学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用以研究人类如何通过认知机制识别和调整误解。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由于概念空间和语义空间的差异,误解时常发生。通过DIKWP模型,科学家们能够识别出这些误解,量化接收者与传递者之间的语义差异,并通过个性化的语义关联和知识推理,调整信息内容,确保其被正确理解。此外,DIKWP模型还帮助认知科学家探究人类如何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推理和解释,生成新的理解和知识结构。人类的智慧不仅仅来源于对新信息的吸收,更在于对已有知识的创造性重组和应用,DIKWP模型为这一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14], [15], [16]。
II. 相关工作A. DIKWP1) 数据a) 定义:数据(DIKWP-Data) [17]的语义可视为认知中相同语义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概念空间中,数据概念作为一个概念代表着具体的事实或观察结果在概念认知主体的概念空间中的存在语义确认,并通过与认知主体的意识空间(非潜意识空间)与已有认知概念对象的存在性包含的某些相同语义对应而确认为相同的对象或概念。在处理数据概念时,认知主体的认知处理过程常常寻求并提取标定该数据概念的特定相同语义,进而依据对应的相同语义将它们统一视为一个相同概念。例如,当看到一群羊时,虽然每只羊可能在体型、颜色、性别等方面略有不同,但借助准确的相同语义个体对应或对相同语义集合的概率性对应处理,认知处理会将它们归入“羊”的概念,因为它们共享了对“羊”这个概念的语义精确对应或概率性对应。相同语义可以是具体的,例如识别手臂概念时可以根据一个硅胶手臂与人的手臂的手指数量的相同、颜色的相同、手臂外形的相同等相同语义进行基于语义的准确概念确认硅胶手臂为手臂概念,也可以概率性的选择与手臂概念共享最多相同语义的目标对象为手臂概念,还可以通过硅胶手臂不具有真实手臂的可以旋转功能对应的由“可以旋转”定义的相同语义进行概念判断的否决,而判定其不是手臂数据概念。概念空间与语义空间的区分对应于不同的技术哲学思想。概念空间的处理对应了具体使用自然语言等进行交流的形式。但概念交流的功能本质通常是进行语义的传递。在认知主体的认知空间中,概念传递的语义的有效理解往往依赖于认知主体的语义空间中的相关概念的语义对应。认知主体的语义空间往往是不能被充分借助概念形式进行共享的,也就是通常说的客观的,故而被称之为主观的。
在语义空间中,数据概念的语义为认知中相同语义集合的具体表现形式。将特定数据的语义D对应集合,每个元素d∈D代表一个具体实例,这些实例共享相同或概率性近似相同的语义属性集合S。语义属性S为一组特征语义集合F来定义,即:
S={f1, f2, ... , fn}
其中fi表示数据的一个特征语义。
D={d∣d共享S}。
在DIKWP模型中,数据概念与数据语义的区分是认知空间的认知过程向概念空间与语义空间的处理过程转换的基础,数据概念和数据语义将具体代表对世界的基本观察和事实的认知数据对象。这一转换的关键在于数据被认知并被概念化背后的“相同语义”,即数据概念元素之间共享的语义属性。在认知空间中的数据认知对象作为认知过程的基础,不再被不区分概念空间和语义空间中的具体对应而直接代表对现实世界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而是被进行明确的概念确认和语义对应处理,在这一个过程中也区分了主观内容与客观内容的范畴,这一定义不同于传统DIKW模型中对数据的粗糙理解,强调数据与特定语义属性的紧密关联。即对数据对象的认知不仅是被动记录,更是认知主体的认知活动中主动寻找与已知认知对象相匹配的语义特征的主观过程。这种视角强调了数据的主观性和上下文依赖性,指出数据的认知价值在于其能够与认知主体的已有概念空间进行语义关联。
在DIKWP模型中,来自认知空间的数据认知对象的语义被视为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的语义空间中被识别与之相同语义的具体表现形式。这种定义强调了数据做完认知对象不仅仅是观测或事实的简单记录,而是面向概念空间和语义空间需要通过认知主体(如人或AI系统)对这些认知对象数据记录进行语义匹配和概念确认的结果。数据概念确认的关键在于它们背后认知主体概念空间与语义空间共享的“相同语义”,这使得即使在外在特征上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特定认知对象也能被归纳为同一数据概念。
数据概念在DIKWP模型的概念空间中被视为认知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单位,数据语义在DIKWP模型的语义空间中被视为认知过程中的基本语义单位,数据概念和数据语义是对现实世界的直接观察和记录的认知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从数据语义的认知到数据概念的确认对基于概念的符号化自然语言的产生、应用和处理起到了重要作用。数据概念通过共享相同的语义属性而被认知主体的意识功能或潜意识功能识别和分类。在认知科学中,认知主体的大脑乃至脊髓等物质部分如何通过潜意识的模式识别来理解和处理信息,并可以进行有意识的分析和形成解释。例如,当人们观察到不同的物体时(如苹果),即使它们的颜色、大小或形状有所不同,人们也能在潜意识的模式识别中识别它们都是苹果,通过认知主体有意识的分析,可以解释为它们共享了一组关键的语义属性(如形状、纹理、特定的功能等)。这种认知过程揭示了认知主体的认知系统如何利用语义空间的数据的相同语义来构建对世界的自然语言概念表述。
在DIKWP框架中,数据作为概念被视为认知过程中相同语义的具体概念映射。这一观点突破了传统的数据概念中对语义和概念不加区分的混淆使用场景,将概念空间中数据概念的形成与存在与语义空间中认知主体的语义处理过程紧密联系起来。即,数据概念的认知价值不在于其对应的物理形态或功能,而在于在认知主体的认知空间中,它如何与认知主体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跨越“概念空间”与“语义空间”产生联系,进而被识别并确认为具有特定语义的对象或概念。从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交互的视角看,数据与认知主体之间的互动本质就是基于潜意识或下意识的语义空间与概念空间的交互,数据概念作为一种相同语义集合的具体对应或者概率性近似有着其在工程意义上作为特定语义集合的符号化表达的认知沟通效率优势。
b) 数据概念的数学化表示在DIKWP模型中,数据概念不仅仅是被动记录的观测结果,而是被认知系统主动识别和归类的语义对象集合。数学上,我们可以将数据概念视为一系列语义实例的集合D,其中每个语义实例d∈D都被识别为具有相同的语义属性集S。这里的S={f1, f2, ... , fn},可以被视为一组定义数据概念语义特征的参数,其中fi表示数据概念的一个语义特征。这种表述有助于我们理解数据概念是如何基于共享的语义特征被归纳和处理的。
c) 数据的数学化描述在DIKWP模型中,数据概念被视为认知中相同语义的具体表现形式。数学上,我们可以将数据概念对应的语义集合D定义为一个向量空间,其中每个元素d∈D是一个向量,表示一个具体语义实例。这些语义实例通过共享一个或多个语义特征F而归于同一语义属性S下,即:
S={f1, f2, ... , fn}
其中fi表示数据概念的一个语义特征。于是,我们可以定义数据概念集合为:
D={d∣d共享S}
这种描述强调了数据概念的语义多维性和语义结构性,同时为后续的数据概念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数学基础。
d) 数据概念与语义识别在DIKWP模型中,数据概念的处理和理解不仅仅是对客观事实的记录,而是涉及到认知主体如何将这些事实语义与已有的语义认知结构相匹配。这一过程强调了语义识别的重要性,即认知主体如何通过数据概念中的语义特征来识别和归类对象。
数据概念与语义识别在DIKWP模型中,数据概念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记录,而是在交流沟通中被视为认知主体对相同语义属性的具体表现。这一定义超越了数据概念作为客观事实的记录的表面上独立的客观认知存在性,强调了认知空间中认知主体与被认知对象之间的交互中数据概念的认知性质——即数据概念的识别和处理依赖于认知主体个体(主观)语义空间中的已有语义的联系与匹配。数据概念本质上具有认知主观性和上下文依赖性,即不同的认知主体或不同的认知背景下,同一数据概念可能被与不同的语义建立联系与进行对应的认知处理的相对性。
进而在哲学意义上,数据概念不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记录,而是经由主体性认知过程的一种主观解释。数据概念的形成与存在依赖于认知主体的语义空间与概念空间记忆和处理能力,它是现实世界与认知主体之间交互的语义空间与概念空间的关联和转化形式。数据概念的产生和识别不是一个纯粹的客观过程,而是深深植根于主体的预设概念空间和语境语义空间中。因此,数据概念的识别和解释需要考虑到认知主体的认知空间背景知识、经验信息和文化语境语义。
数据概念必须通过认知主体的解释和语义匹配来确认其意义。数据概念与数据语义的交互成为了一种连接客观现实与主体认知的桥梁。这种理解突显了柏拉图式的理念:现实世界的事物(作为概念)仅是其理念(即“相同语义”)的影子。因此,数据概念的认知价值不仅在于其表现形式的客观性,而且还在于认知主体如何通过数据概念来寻求和确认认知对象和现象的共同语义,引发语义共鸣和认知确认。这个数据概念与数据语义再认知主体内的交互过程不仅是对认知主体的外部世界的一种认知镜像反映,也是一种对现象内在本质语义的追求和揭示。它强调了认知主体在数据概念解读过程中的概念语义转化的主导性和概念存在的创造性,以及数据概念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潜意识或有意识的符号化语言的互动性。
e) 数据的认知性质与语义实体DIKWP模型对数据概念和数据语义的认知定义强调了数据的认知性质和其作为语义实体的角色。在哲学中,这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和“名副其实”的讨论。数据概念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符号化记录,它们是被赋予了特定数据语义的实体,这些数据语义是通过认知主体的跨越概念空间与语义空间的处理而被确认和赋予的。这种认知处理也揭示了知识的生成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映射,更是一种主体性的基于类似语义到概念的转化建构过程,这一点在康德的先验哲学中有所体现,即人们对世界的知识部分源于外部世界的刺激,但更多的是由我们的认知结构所决定。
2) 信息a) 定义信息(DIKWP-Information) [18]作为概念对应认知中一个或多个“不同”语义。信息概念的信息语义指的是通过特定意图概念或意图语义将认知主体的认知空间中的DIKWP认知对象与认知主体已经认知的DIKWP认知对象在语义空间进行语义关联,借助认知主体的认知意图在认知空间形成相同认知(对应数据语义)或差异认知,由差异认知在语义空间经过“不同”语义的概率性确认或逻辑判断确认等形成信息语义,或在语义空间产生新的语义关联(“新的”就是一种“不同”语义)。在处理信息概念或信息语义时,认知处理会根据输入的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或意图等认知内容,找出它们与被认知的DIKWP认知对象的不同之处,对应各种不同的语义,并进行信息分类。例如,在认知空间中,面对一个停车场,尽管停车场中所有的汽车都可以被认知归入“汽车”这一概念,但每辆车的停车位置、停车时间、磨损程度、所有者、功能、缴费记录和经历都代表着语义空间中由不同认知意图驱动的认知差异识别,最终对应不同的信息语义。信息对象对应的各种不同语义经常存在于认知主体的认知中,常常未被显式表达出来,例如抑郁症患者可能用自己情绪“低落”这一概念来表达自己认知空间中当前的情绪相对自己以往的情绪的负面程度的上升。在认知主体在其概念空间中选择“低落”这个概念以反映其认知状态确认的要表达的目标信息语义,但由于交流对象的认知空间中对“低落”这个概念的信息语义解释不一定与认知主体的信息语义相同,或者说存在不同语义,从而不能实现对被交流对象客观感受到该信息语义,从而该信息语义成为了认知主体的主观的认知信息语义。
信息语义处理的数学化表示:信息语义在DIKWP模型中对应数据语义、信息语义、知识语义、智慧语义、意图语义经过认知主体意图驱动的处理过程产生新的语义。在语义空间,面向DIKWP内容的由意图驱动的信息语义处理FI,对应从输入X到输出Y的处理形式:
FI : X→Y
其中X表示数据语义、信息语义、知识语义、智慧语义、意图语义的集合或组合(也即DIKWP内容语义),而Y表示产生的新的DIKWP内容语义集合或组合。这个映射强调了信息语义生成过程的动态性和构造性。
信息语义在DIKWP模型中对应认知中各种不同语义的表达。借助认知主体的认知意图,信息语义通过将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或意图对应的语义与认知主体的现有认知对象联系起来,产生新的语义集合或组合。在认知空间中,这个过程不仅包括对已知DIKWP内容的重新语义组合和语义转化(包括语义连通等形成所谓的认知理解),还对应通过这种重新组合与转化产生新的DIKWP认知语义和持续形成认知理解的动态过程。
信息语义的生成是关于如何将不同的数据语义、信息语义、知识语义、智慧语义或意图语义的集合或组合通过认知主体特定的意图联系起来,从而在认知主体的认知空间确认达到所谓的认知理解的过程,对应认知主体在语义空间形成对断裂或缺失或不确定的语义联系借助生成的信息语义进行了语义的关联、补充、判断,从而实现消除源自语义不确定性的认知不确定性的意图。这个过程涉及到将观察到的现象或认知输入内容与已有的DIKWP内容经由认知空间在语义空间进行关联、比较和概念对应等,进而借助某些不同语义识别和分类新的DIKWP内容。在AI中,这可以对应于认知理解形成解释和处理DIKWP内容之间的关系,如通过算法分析DIKWP内容间的相关性,从而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语义。
信息语义处理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关注于如何通过认知主体的主观意图将DIKWP内容语义与认知主体的现有认知对象DIKWP内容语义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有价值的语义关联。信息的价值在于成为连接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意图的桥梁,揭示认知主体对DIKWP内容的语义关联。
在认知科学中,信息语义处理可以借助各种认知理论来进行解释,例如,概念集成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来进一步解释,说明如何通过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融合到一起,形成新的意义和理解。再如,可通过将某个人的行为(DIKWP内容语义)与特定的情境信息结合起来,进而对该行为的意图有更清晰的理解。
信息的语义关联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Metaphor Theory)和混合理论(Blending Theory)等有关,它们研究如何通过语言的隐喻和概念整合来创建新的意义。在AI系统中,这涉及到如何设计算法以模拟人类如何通过现有DIKWP内容语义构建新的认知模型。
信息语义产生过程是DIKWP内容语义与DIKWP内容语义关联,也即DIKWP*DIKWP语义交互的结果。这个过程不仅包括DIKWP内容语义的重组或重新解释,更是一个动态的、意图驱动的认知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认知主体能够识别和理解新的模式和关联,从而扩展其认知边界。信息语义产生是构造性和动态性的,通俗的讲是通过对DIKWP内容进行解释或语义连接而生成的。
信息在哲学上被视为DIKWP内容的组织和解释,通过构建DIKWP内容之间的语义关系来生成新的语义。通过信息语义处理过程,认知主体能够识别和理解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信息语义的产生涉及到认知主体的主动参与,它是一种对DIKWP内容进行语义化处理的动作,反映了认知主体对现实世界的解读 。信息作为认知中不同语义的表达,其哲学意义在于信息的生成和处理过程实质上是对世界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和理解。信息语义不仅仅是DIKWP内容语义的聚合或重组,更是一种新的语义关联的创造,反映了认知主体对世界的主动探索和解释。这种解释过程涉及到对现象深层次联系和内在逻辑的挖掘,是一种对世界更深刻理解的追求。转移到另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
b) 信息语义的构建性质信息的生成和理解不是被动的接收过程,而是认知主体在认知空间的主动认知语义构建语义。信息语义依赖于已有DIKWP内容和意图驱动的认知框架。这一观点与康德的认识论相呼应,即认知主体对世界的理解是通过内在的感知框架和先验概念构成的。信息的价值在于其能够扩展或重构我们的认知框架,从而增进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c) 信息语义的多样性与深度DIKWP中的信息处理关注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意图之间的动态关系和新的语义集合或组合的生成。这一过程体现了赫拉克利特的流变论——万物流转,无物恒常。信息的价值在于其流动性和能够引起的变化,而非静态的事实记录。信息成为了连接不同认知状态的纽带,推动认知主体从一种理解状态到另一种理解状态。
d) 信息的动态性与认知结构在信息的定义中,DIKWP模型强调了信息作为连接不同语义实体的桥梁的角色。这与德勒兹关于“差异性与重复”的理论相呼应。在德勒兹看来,认识过程是通过识别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来进行的,而这一过程正是信息处理的核心。信息不仅包含了DIKWP内容的语义差异性,更通过这些差异性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产生联系,不仅协整旧的知识,还生成出新的知识。这种动态的认知结构更新过程是认知发展和知识增长的关键。
3) 知识a) 定义知识(DIKWP-Knowledge) [19]概念的语义对应于认知空间中的一个或多个“完整”语义。知识概念的语义是认知主体借助某种假设对DIKWP内容进行语义完整性抽象活动获得的对认知对象DIKWP内容之间语义的理解和解释(也就是形成认知主体对认知交互活动的认知输入DIKWP内容与认知主体已有认知DIKWP内容的语义联系的搭建,并能够在更高阶的认知空间中对应一个或多个承载认知完整意图确认的“完整”语义。)。在处理知识概念时,大脑通过观察和学习抽象出至少一个完整语义对应的概念或模式。例如,通过观察不可能得知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但在认知空间中认知主体可以对一些观察结果的部分情形通过假设(赋予完整语义的高阶认知活动)将不能保障完整的观察结果赋予“完整”语义,也即“所有”,进而形成对“天鹅都是白色”这一拥有完整语义“都是”的知识规则对应的知识语义。
知识K为语义网络,其概念空间的数学表示如下:
K= (N, E, AK)
其中N={n1, n2, … , nk} 表示概念的节点集合,E={e1, e2, … ,em} 表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的集合,A={AD, AI, AK} 表示
这一定义将知识认知定位为一个更高层次的认知成果,强调了知识的结构化(如语义网络)和对完整语义的捕捉能力,这对于理解复杂系统和抽象概念至关重要。
知识是对DIKWP内容从不理解对应的状态到理解对应的认知状态转化的的基于完整语义的桥接,通过验证强化对知识的确认。知识的构建不仅依赖于数据和信息的积累,更重要的是通过认知过程中的抽象和概括,形成对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所谓理解。知识的存在不仅体现在个体层面,也体现在集体或社会层面,通过文化、教育和传承等方式进行共享和传播。
知识语义是对DIKWP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和内化后形成的结构化认识(在概念空间内并借助“完整”语义与语义空间对应)。知识在DIKWP框架中的定义,反映了对世界的深入理解和完整语义的把握。这与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原因的概念相呼应,即事物的本质和意图是可以通过理性和经验来探索和理解的。
每个知识规则的形成在DIKWP模型中代表认知主体对事物内在规律和本质的认知把握。从哲学的角度看,知识不仅是认知过程的产物,更是这一过程的意图和指导。知识的形成和应用体现了认知主体对世界的适应和改造,是对现实世界深层次规律的语义空间理解。
b) 知识概念与知识语义知识概念(DIKWP-Knowledge Concept)是指在认知主体的认知空间中,对客观世界中的实体、事件、规律等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在DIKWP模型中,知识对应于认知空间中的一个或多个“完整”语义。知识是通过认知主体借助某种假设,对DIKWP内容进行语义完整性抽象活动,获得对认知对象DIKWP内容之间语义的理解和解释。这种理解和解释形成认知主体对认知交互活动的认知输入DIKWP内容与已有认知DIKWP内容之间的语义联系,并在更高阶的认知空间中对应一个或多个承载认知完整确认的“完整”语义。知识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认知意图、语境和现有认知结构的共同作用。
知识语义(DIKWP-Knowledge Semantics)是通过高阶认知活动,将部分观察结果赋予“完整”语义,从而形成系统性的理解和规则,它涉及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表达。知识语义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通过认知主体的意图驱动和动态生成的信息语义来丰富和发展。这意味着知识的语义不仅仅基于客观存在的事实,还取决于认知主体如何在当前语境中理解和解释这些事实,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解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结合。语义的生成和确认过程包括了对数据特征的识别、概念的匹配、以及概率性的语义确认,这个过程确保了知识的适用性和精确性。
c) 知识概念与知识语义的关系知识概念和知识语义在DIKWP模型中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知识概念提供了知识的基本框架和分类体系,而知识语义则填充了这些框架的内容,使概念具有实际意义并能够在特定情境中被应用。知识概念为语义提供了结构化的基础,使得认知主体能够将新获取的信息与既有的知识网络相整合;而知识语义则为概念增添了动态性和灵活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认知任务和环境变化。通过不断的认知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信息的生成、知识的构建,以及智慧的提炼,知识的概念和语义得以交互发展,共同推动认知主体对世界的理解向更深层次迈进。简而言之,知识概念为语义提供了“骨架”,而知识语义为这些“骨架”填充了“血肉”,二者协同工作,支撑起整个认知结构的复杂性和深度。
d) 知识的结构化表示
知识K表示为语义网络,其中节点n表示概念,边e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K = (N, E)
其中N={n1, n2, … , nk}表示概念的集合,E={e1, e2, … ,em}表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的集合,每条边可以表示为
e =(ni, nj, r),ni, nj∈N
且r表示ni与nj之间的语义关系。
e) 知识的认知和构建知识是对DIKWP内容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认知状态转化的桥接,通过验证强化对知识的确认。知识的构建不仅依赖于数据和信息的积累,更重要的是通过认知过程中的抽象和概括,形成对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理解。知识的存在不仅体现在个体层面,也体现在集体或社会层面,通过文化、教育和传承等方式进行共享和传播。
知识语义是对DIKWP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和内化后形成的结构化认识。这种认识在概念空间内,并借助“完整”语义与语义空间对应。知识在DIKWP框架中的定义,反映了对世界的深入理解和完整语义的把握。这与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原因的概念相呼应,即事物的本质和意图是可以通过理性和经验来探索和理解的。
每个知识规则的形成在DIKWP模型中代表认知主体对事物内在规律和本质的认知把握。从哲学的角度看,知识不仅是认知过程的产物,更是这一过程的意图和指导。知识的形成和应用体现了认知主体对世界的适应和改造,是对现实世界深层次规律的语义空间理解。
f) 知识的认知处理过程在认知处理中,认知主体通过观察和学习抽象出关键概念和模式,利用识别、分类、推理和记忆等功能将观察到的信息转化为有用的知识,进而指导思考和行动。以“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认知模型为例,这种知识构建涉及从多地多时观察天鹅颜色,整合观察结果形成对天鹅颜色普遍性的声明,通过经验累积形成稳定的认知模式,并在面对挑战如发现黑天鹅时更新和调整知识模式。这个过程突显了知识作为动态认知结构的特性,它基于新的证据和理解不断演化,展示了知识在验证和扩展过程中的自我完善能力,体现了其语义的完整性和动态发展性。
g) 知识的哲学意义在DIKWP模型中,知识不仅是对观察和事实的记录,更是通过假设和高阶认知活动形成的系统性理解。知识的语义完整性和系统性反映了认知主体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解释。知识的生成过程强调了认知主体在理解和解释世界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假设和抽象,将部分观察结果赋予完整语义,从而形成系统性的知识。
知识语义不仅是DIKWP内容语义的聚合或重组,更是一种新的语义关联的创造,反映了认知主体对世界的主动探索和解释。通过假设和高阶认知活动,知识的生成过程能够揭示现象之间的深层联系和内在逻辑,提供对世界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h) 知识语义的动态性知识语义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认知主体如何通过假设和高阶认知活动,将不同的DIKWP内容语义关联起来,形成新的知识语义。在认知空间中,这个过程不仅包括已知DIKWP内容的重新语义组合和转化,还包括通过这种重新组合和转化产生新的认知理解和知识语义。
这种动态性体现在知识的生成和更新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观察、学习和验证,认知主体能够形成和完善系统性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不仅能够解释现象,还能够预测未来的行为和特征,提供对世界更深刻的理解和指导。
4) 智慧a) 定义智慧(DIKWP-Wisdom)[20]对应伦理、社会道德、人性等方面的信息,是一种来自文化、人类社会群体的,相对于当前时代的相对固定的极端价值观或者个体的认知价值观对应的信息语义。在认知主体确定智慧语义时,认知主体在认知空间会整合其中存在的DIKWP内容语义包括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与意图的语义,人类及人工智能系统的智慧核心是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并依托这个核心价值观构建、辨析、确认、矫正和发展个体及群体的认知空间、语义空间和概念空间的DIKWP内容语义,并运用它们来指导决策。例如,在面临基于特定DIK内容的决策问题时,认知主体的决策应当综合考虑伦理、道德、可行性等各个方面的因素,而不仅仅是基于DIK的技术或效率。
智慧W为决策函数关联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和意图,并输出最优决策D∗:
W:{D,I,K,W,P}→D∗
这里,W是一个决策函数,根据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来产生最优决策D∗,这种描述强调了决策过程的综合性和目标导向性。这与认知语言学中对道德和价值观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的研究相呼应。
智慧概念在DIKWP模型中被看作是基于人类整体核心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它结合了伦理、社会道德和个体价值观的考虑。智慧不仅仅是数据、信息、知识的应用,更是在决策过程中对各种因素(包括道德和伦理)的全面考虑和平衡。
智慧语义处理涉及将数据、信息、知识结合个体或集体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念来做出判断和决策。在AI领域,智慧语义处理对应于发展高级决策人工意识系统或者伦理AI,这些系统能够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供更加智慧和符合道德标准的解决方案。
在认知科学领域,智慧语义处理对应从人类整体发展出发的价值系统、道德判断以及社会情境下的DIKWP内容语义处理过程。智慧内容不是DIKWP内容的积累,而是关于如何在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基于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基于以人文本的固定的信息语义,从认知空间出发在语义空间进行DIKWP语义内容的处理做出符合乃至促进以人为本的DIKWP语义内容的处理。例如,面对气候变化,智慧的应用涉及到利用认知主体对环境科学的理解(知识),评估不同行动方案(知识)的长期和短期后果(信息),并在考虑伦理和社会责任(智慧)的基础上做出决策(信息)。
认知主体的智慧和社会群体的智慧的形成不仅依赖于认知个体和认知群体的DIKWP内容语义认知能力的融合发展,还涉及到个体对其所处环境、文化背景和社会关系等对应的DIKWP内容的交互、深入理解和反思。
DIKWP模型将智慧视为决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涉及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的考虑,强调了数据、知识和信息在实际应用中与价值取向的必然联系,提醒认知主体认知过程不仅仅是对真理的追求,更是基于对人类整体美好生活方式的探索的前提。这部分对应了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智慧(Phronesis)”的探讨,即如何在特定情境下做出最好的道德判断和决策。
b) 智慧的核心价值观智慧的核心价值观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认知主体依托这一核心价值观,构建、辨析、确认、矫正和发展个体及群体的认知空间、语义空间和概念空间的DIKWP内容语义。
c) 智慧的决策过程:在智慧语义处理中,认知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综合考虑伦理、道德和可行性等因素,而不仅仅是基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技术或效率。决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 综合考虑:在面临决策问题时,认知主体需要综合考虑伦理、道德、社会责任和可行性等因素。例如,气候变化的决策需要考虑环境影响、社会公平和经济可行性等多个方面。
· 整合DIKWP内容:认知主体将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和意图的语义进行整合,形成全面的决策基础。比如,在公共政策制定中,需要结合统计数据、社会调查、历史知识和伦理原则来做出决策。
· 决策输出:通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决策函数输出最优决策。这一过程强调了多因素平衡和优化的必要性。
d) 智慧的认知与社会层面智慧不仅存在于个体层面,也存在于社会群体层面。个体智慧和社会智慧的形成依赖于认知个体和群体的DIKWP内容语义认知能力的融合发展,以及对环境、文化背景和社会关系的深入理解和反思。智慧的形成过程包括:
· 文化传承:通过文化传承,智慧在群体中得以共享和传播。例如,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得以传承。
· 社会互动:智慧的形成还依赖于社会互动,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智慧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例如,社区治理中的集体决策过程就是智慧的体现。
e) 智慧的哲学意义智慧的定义反映了对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的重视,强调了在决策过程中对各种因素的全面考虑和平衡。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Phronesis)相呼应,强调在特定情境下做出最好的道德判断和决策。智慧的形成和应用体现了认知主体对世界的适应和改造,是对人类整体美好生活方式的探索。
f) 智慧在AI中的应用在AI领域,智慧语义处理的目标是发展高级决策人工意识系统或伦理AI,这些系统能够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考虑多方面因素,提供更加智慧和符合道德标准的解决方案。智慧在AI中的应用包括:
· 伦理AI系统:设计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做出伦理决策的AI系统。例如,自驾车系统在面临紧急情况时,需要权衡乘客和行人的安全,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决策。
· 高级决策系统:开发能够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高级决策系统。例如,在医疗诊断中,AI系统需要结合病人的病史数据、医学知识和伦理原则,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
5) 意图a) 定义意图(DIKWP-Purpose) [21]概念的语义对应二元组(输入,输出),其中输入和输出都是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或意图的语义内容。意图语义代表了利益相关者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DIKWP内容语义的理解(输入),以及希望通过处理和解决该现象或问题来实现的目标(输出)。认知主体在处理意图语义时,在语义空间会根据其预设的目标(输出)语义,处理输入的DIKWP内容语义,通过学习和适应等对应的DIKWP内容语义的处理,使输出DIKWP内容语义逐渐接近预设的目标语义。
P = (Input, Output),
其中输入和输出是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或意图的内容语义。处理意图语义时,一系列转换函数T,根据输入内容和预设目标,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语义转化:
T : Input→Output
这种表示方法突出了过程的动态性和目标导向性,为理解和设计具有特定目标的认知处理过程提供了数学模型。
意图代表了认知过程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它是个体或系统行动的驱动力。意图不仅定义了从当前状态到期望状态的转换路径,而且揭示了认知活动的动力和方向。这种目标导向的认知过程强调了认知主体在处理信息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认知活动背后的深层动机和目标。意图概念强调了在认知空间进行的是目标导向的认知过程,即认知主体在处理信息时不仅仅是被动接收,而是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意图,这决定并驱动了它如何理解和操作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和意图等DIKWP语义内容。意图不仅指导认知主体对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还影响知识的形成和应用,以及智慧的发展和实践。
意图的概念引入了意图论的视角,即认知活动不是无意图的数据处理,而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需要。在DIKWP框架中,意图的加入不仅丰富了模型的动态性,也强调了认知活动的意图性和主观性。这意味着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不是被动地接收和处理DIKWP语义内容,而是在语义空间基于特定的目标和意图主动地寻找、选择和解释DIKWP语义内容。
意图驱动提供了一个从动态和目标导向的角度来理解认知活动的框架,这与认知语言学中的行动理论(Action Theory)相关,使得DIKWP模型不仅能够解释已有的认知现象,还能指导未来的认知活动,为实现特定目标而优化认知策略和行为。
DIKWP模型中的意图驱动方式强调了认知主体的认知过程的目的性和动态性。它关注于从一种状态转移到预期状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包括了目标的设定和达成路径的规划。在AI系统中,意图识别和目标导向的行为设计是实现智能行为的关键要素,如在自然语言处理(NLP)中理解用户的查询意图,或在规划算法中设定和优化目标达成的路径。在人工意识研究中,理解和模拟人类的意图识别和目标导向行为是实现高级认知功能的关键。
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意图不仅仅是行动的预设目标,更是个体存在和行为的根本动因。意图体现了个体的自由意志和对未来的设想,它是个体与世界互动的内在动力。意图的存在强调了认知活动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揭示了人类行为背后的深层意义。这不仅与亚里士多德的终因说相对应,他认为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有其意图或终极原因,更与黑格尔的目的性观念和存在主义哲学中的自由意志观点相呼应。在黑格尔哲学中,现实的动力来自于对立的统一,即通过目的性行为的实现过程中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否定。而在存在主义中,强调个体的选择和意图对其存在的决定性作用。DIKWP模型中的意图维度,体现了认知活动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反应,更是主体基于自身意图和价值观进行主动构建的过程。
b) 意图的认知过程在认知过程中,意图代表了从当前状态到期望状态的转换路径,并揭示了认知活动的动力和方向。这种目标导向的认知过程强调了认知主体在处理信息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认知活动背后的深层动机和目标。
c) 意图的实际应用· 人工智能:在AI系统中,意图识别和目标导向的行为设计是实现智能行为的关键要素。例如,自驾车系统需要理解并执行乘客的意图,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做出最佳决策。
· 自然语言处理:在NLP中,理解用户的查询意图是提供准确和相关答案的基础。系统需要根据用户的输入,识别其意图并生成相应的输出。
· 认知科学:在认知科学中,理解人类的意图识别和目标导向行为是实现高级认知功能的关键。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人类的认知过程,设计能够模拟和优化这些过程的系统。
d) 哲学视角下的意图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意图不仅仅是行动的预设目标,更是个体存在和行为的根本动因。意图体现了个体的自由意志和对未来的设想,是个体与世界互动的内在动力。
· 亚里士多德的终因说: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有其意图或终极原因。意图作为认知活动的核心,符合亚里士多德的终因说,强调目的性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 黑格尔的目的性观念:黑格尔认为,现实的动力来自于对立的统一,通过目的性行为的实现过程中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否定,个体能够达到更高的认知境界。
· 存在主义的自由意志:存在主义哲学强调个体的选择和意图对其存在的决定性作用。意图体现了个体的自由意志,是认知活动的核心驱动力。
B. 概念空间
概念空间(Concept Space)[22], [23], [24]是指认知主体对外部世界的概念化表达,包括概念的定义、特征和关系。概念空间是通过语言和符号系统进行表达的。例如,“汽车”在概念空间中可以定义为一种具有四个轮子、能够载客或载货的交通工具。
概念空间是由一系列相关概念构成的集合,借助特定的属性和关系互相连接,根据概念间关系的对称性对应有向图或无向图。
图表示:GraphConC =(VConC, EConC), 其中VConC是概念的节点集合,EConC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边集合。
在概念空间中,每个概念v∈VConC都具有一组属性A(v)和与其他概念的关系R(v, v)。
属性:A(v)={a1(v), a2(v),…, an(v)},其中每个ai(v)代表概念v的一个属性。
关系:R(v, v')表示概念v和v'之间的关系。如果图是有向的,则R(v,v')不等同于R(v, v);如果图是无向的,则它们表示相同的关系。
在概念空间内对应一系列操作来查询、添加或修改概念及其关系:
查询操作:Q(VConC, EConC,q)→{v1, v2,…, vm},根据查询条件q(如特定的属性或关系)返回满足条件的概念集合。
添加操作:Add(VConC, v),将新概念v添加到概念集合VC中。
修改操作:Update(VConC, v, A(v)),更新概念v的属性集合A(v)。
在DIKWP模型中,概念空间为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和意图的分类和组织提供了结构化框架。通过映射DIKWP各成分到概念空间,能有效解析成分之间的复杂关系。例如,通过查询操作Q,找到与特定数据或知识相关的所有概念,进而推导出新的信息或智慧。
C. 认知空间
认知空间(Cognitive Space)是一个多维和动态的处理环境,其中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和意图通过个体或系统的特定认知处理函数集合(R)被转换为具体的理解和行动。每个认知处理函数()将输入空间()中的数据或信息通过一系列的子步骤(如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识别、逻辑推理和决策制定)转化为输出空间()中的成果,如信息分类、概念形成、意图确定或行动计划的设定。
函数集合:其中,每个函数表示一个特定的认知处理过程,是输入空间,是输出空间。
输入空间:代表感知到的数据或信息的集合,可以是来自外部世界的观察、从其他系统接收的信号或内部生成的数据。
输出空间:代表处理后的理解或决策的集合,它可以包括对信息的分类、概念的形成、意图的确定或行动计划的设定。
认知处理过程:
每个认知处理函数fConN_i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一系列子步骤,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识别、逻辑推理和决策制定等。这些子步骤共同构成了从原始数据到最终输出的完整认知路径。
子步骤表示:对于每个fConN_i,可以表示为fConN_i=fConN_i(5)○fConN_i(4)○…○fConN_i(1)(Inputi),其中fConN_i(j)代表第j个子步骤的处理函数,○代表函数的复合。
在DIKWP模型中,认知空间将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和意图通过个体或系统独特的认知过程转换为具体的理解和行动。借助调用不同的认知处理函数,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输入实施最适宜的处理策略,实现高效精确的决策。
D. 语义空间语义空间(Semantic Space)[25]是指概念在认知主体大脑中的语义关联网络,包括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和联想。语义空间是通过认知主体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形成的。例如,对于“汽车”这个概念,语义空间中可能包括“驾驶”、“交通工具”、“油耗”等相关联的语义。
语义空间是由一系列语义单元构成的集合,这些单元借助特定的关联和依赖关系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信息和知识的客观化表示。语义空间普遍接受的概念和语言规则实现了意义的传递和交流。
图表示:GraphSemA=(VSemA, ESemA),其中VSemA代表语义单元(词汇、句子等),ESemA代表语义单元之间的关联和依赖关系。
语义单元:每个语义单元v∈VSemA代表了可以独立表达意义的最小单元或概念。
关系:边e∈ESemA代表了语义单元之间的语义关联或逻辑依赖,如同义、反义、上下位、因果等关系。
在语义空间对应一系列操作来查询、添加或修改语义单元及其关系:
查询操作:Query(VSemA, ESemA, q)→{v1,v2, … ,vm},根据查询条件q返回满足条件的语义单元集合。
添加操作:Add(VSemA, v),将新的语义单元v添加到集合VSemA中。
修改操作:Update(ESemA,v,v',e),更新或添加语义单元v和v'之间的关系e。
语义空间不仅提供利益相关者与DIKWP表达的认知共享语言体系,还支撑DIKWP成分之间的转换处理的语义一致性。借助语义单元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同主体之间能够准确地传递和解释复杂的服务交互认知内容。
III. 描述与假设A. 概念空间的独立性1) DIKWP下理解的定义在DIKWP模型中,理解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由认知主体的特定意图驱动下,将认知主体之间中的DIKWP内容进行连通的过程,通过语义关联、概率确认和知识推理,在目标认知主体上调整或者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个新的认知结构在两个认知主体之间的语义空间内形成了新的通路。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a) 特定意图(Specific Purpose): 认知主体在理解过程中的意图决定了信息处理的方向和方式。意图不仅驱动数据的选择和信息的解释,还指导知识的生成和智慧的应用。意图作为理解的起点和动力,决定了认知主体如何处理和解释新的信息。b) 语义关联(Semantic Association): 通过认知主体的意图,将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关联。这一过程需要识别新信息与已知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确保新信息在认知主体的知识体系中的合理性和一致性。语义关联涉及信息(Information)的转换和整合,通过将数据(Data)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并将其与现有的知识(Knowledge)联系起来,形成新的理解。· 意图驱动: 认知主体的特定意图决定了语义关联的方向和方式。意图(Purpose)不仅影响数据的选择和信息的解释,还指导知识的生成和智慧的应用。在语义关联过程中,意图帮助识别新信息与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 语义匹配: 语义关联需要通过匹配新信息与已有概念的语义特征来实现。通过识别新信息与已知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确保新信息在认知主体的知识体系中的合理性和一致性。例如,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语义匹配,以确定其在同一知识领域中的位置。
c) 语义网络: 语义关联通过构建语义网络,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进行整合。语义网络是一种结构化的表示方法,帮助认知主体理解新信息与现有知识之间的复杂关系。语义网络中的节点代表概念,边代表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d) 概率确认(Probabilistic Confirmation): 通过计算和逻辑判断,确认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结构的关联概率。这一过程确保了新信息在认知主体的知识体系中的一致性和合理性。概率确认是信息处理和知识验证的关键步骤,通过分析新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确保其在知识体系中的有效性。· 概率计算: 概率确认通过统计和数学方法计算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的关联概率。这种计算帮助评估新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确保其在知识体系中的一致性。例如,使用贝叶斯方法计算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的条件概率。
· 逻辑判断: 概率确认还包括逻辑判断,通过逻辑推理评估新信息的合理性和一致性。逻辑判断结合概率计算,提供对新信息的全面评估。例如,通过逻辑推理判断新信息是否符合已有知识结构中的规则和规律。
· 一致性验证: 概率确认的意图是确保新信息在知识体系中的一致性和合理性。通过概率计算和逻辑判断,验证新信息是否与已有知识结构一致,确保其在知识体系中的有效性。
2) 知识推理(Knowledge Reasoning): 通过已有知识和推理机制,对新信息进行推理和解释,生成新的知识和理解。知识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方法。知识推理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 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具体,通过已有的普遍性知识推出具体情况。例如,从一个普遍的科学理论推导出特定的实验结果。
· 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 归纳推理从具体到一般,通过观察具体实例总结出一般性知识。例如,通过观察多个实例,得出一个普遍性结论。
· 类比推理(Analogical Reasoning): 类比推理通过比较相似的情况,推导出新的理解。例如,通过将新情况与已知相似情况进行比较,推断出可能的结果。
· 知识扩展: 通过知识推理,认知主体能够扩展已有知识结构,生成新的知识和理解。知识推理不仅帮助解释新信息,还推动知识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3) 理解的动态过程理解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随着新DIKWP内容的不断引入和认知主体意图的变化,认知主体的DIKWP也在不断更新和调整。这个动态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数据的处理(Data Processing): 数据是理解过程的基础,它包括从外部环境中获取的各种原始信息。在理解过程中,数据被识别、收集和处理,转化为可用的信息。数据处理是将具体事实或观察结果的存在语义确认,通过与认知主体已有认知对象的存在性包含的某些相同语义对应而确认为相同的对象或概念。
· 信息的组织(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信息是经过处理和组织的有意义的数据,它是理解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在DIKWP模型中,信息的组织涉及将数据转化为结构化的信息,并将其与已有知识进行关联。信息对应认知中不同语义的表达,通过特定意图将认知对象与认知主体已经认知的对象联系起来,产生新的语义关联。
· 知识的生成(Knowledge Generation): 知识是通过信息的整合和推理生成的,它是理解的核心。在理解过程中,认知主体通过信息的关联和推理,生成新的知识结构。知识对应于认知中的完整语义,通过观察和学习获得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
· 智慧的应用(Wisdom Application): 智慧是知识的应用和综合,它是在复杂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解过程中,智慧涉及将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通过综合分析和判断,形成最佳的解决方案。智慧对应伦理、社会道德、人性等方面的信息,是来自文化和社会的相对于当前时代的价值观。
· 意图的调整(Purpose Adjustment): 随着新信息的不断引入和认知主体意图的变化,理解也在不断更新和调整。意图的调整是确保理解过程动态性的关键,它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的变化,不断修正和优化认知策略。
B. 认知的相对性1) 认知主体的个体差异
认知的相对性体现在不同的认知主体对相同信息的解读可能不同,这取决于各自的背景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其中个体差异是认知相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在不同认知主体对相同信息的解读可能因人而异。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个体的背景知识、个人经验和认知能力的差异。例如,医生和病人在解读医学报告时,由于医生拥有医学专业知识和经验,他们能理解报告中的专业术语、病理描述以及治疗建议,而病人可能只能理解报告中较为直观或与自身直接相关的信息。这种差异不仅限于专业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存在,如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文学批评家和普通读者对同一作品的解读也会大相径庭,前者可能更注重作品的艺术手法和深层含义,而后者则可能更关注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2) 语境和意图的影响语境和意图对信息理解的影响是认知相对性的重要体现。认知相对性表明,不同的人在接收相同信息时,其理解可能受到各自背景知识、经验以及当前语境和意图的影响而产生差异。语境是信息被接收和处理时的环境或背景,它包括但不限于社会文化背景、对话的上下文、信息接收时的具体情境以及交流双方的关系等。语境对信息理解的影响力在于它为信息提供了意义的框架,决定了信息如何被解释和应用。
意图是信息发送者想要传达的特定意图或期望接收者做出的反应。意图对信息理解的影响在于它引导了信息的解读方向。同样以天气为例,如果一个人在电话中对另一个人说“记得带伞”,其背后的意图可能是因为预测到即将下雨,希望对方做好防雨准备。但如果这句话出现在一个讨论雨伞时尚设计的对话中,意图可能就完全不同,它可能是在暗示某种雨伞的流行趋势或品牌推荐。
C. 语义空间的差异化1) 语义误解识别在语义空间中识别误解,首先需要分析接收者对自然语言概念的语义解读,判断其是否与传递者的原意一致。这一过程涉及对语义关系的深入理解,以及对语境和意图的敏锐洞察。当接收者的理解偏离了传递者意图所设定的语义框架时,即产生了误解。为了有效识别这些误解,需采取以下步骤:
a) 分析语义关系首先,分析语义关系是识别误解的基石。这涉及到细致地考察接收者对概念的解释是否与传递者所期待的语义框架相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即概念的中心意义和其涵盖的范围,是理解语义关系的起点。例如,当医生提及“胸闷”时,病人可能仅将其理解为胸部的一种不适感,而医生则可能联想到心脏、肺部或胃食管反流等多种潜在病因。通过对比双方的概念框架,可以揭示是否存在语义上的误解。
其次,识别概念间的关联性也非常重要。概念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例如在医患问诊的交流过程中,如果病人描述的“胸闷”与“夜间加剧”相联系,医生应将其纳入整体病情分析,而非孤立看待。这种关联性的识别有助于构建更全面的语义网络,减少理解偏差。
b) 考虑语境因素语境是理解语义不可或缺的维度。相同的词汇在不同语境下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例如,“多云”在日常对话中可能意味着天气温和,而在航空领域则可能预示着恶劣的飞行条件。因此,在识别误解时,考虑语境对语义解读的影响至关重要。医生在询问病史时,必须注意病人的生活背景、文化习惯等语境因素,以确保对病人描述症状的准确理解。
c) 理解意图意图是理解的核心,它直接决定了信息的解读方式。在交流中,意图常常隐藏在语言的字面意思之下,它包含了说话者想要传达的真实意图、情感色彩和潜在需求。理解意图要求接收者能够透过表面的文字,洞察认知主体的内在动机和意图,这在构建双向理解的模型至关重要。
2) 语义关联与知识推理个性化语义关联与知识推理是理解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尤其在修正和消除误解时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误解的识别和度量,更重要的是,它需要通过定制化的语义关联和深入的知识推理来补充和完善信息,从而使认知主体能够获得全面且准确的理解。
a) 语义关联的补偿语义关联的补偿是在识别了误解的基础上,通过补充缺失的语义关联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意味着在理解过程中,需要对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补充和修正,以弥补因概念空间和语义空间差异而导致的任何缺失或偏差。例如,医生在理解病人描述的“闷”这一症状时,可能需要通过进一步询问来补充缺失的语义关联,比如询问病人这种不适感是否伴随其他症状,或是询问症状发生的具体情境,以便更准确地定位病因。
b) 知识推理的扩展知识推理的扩展是利用现有的知识框架和推理机制,对已有的语义关联进行解释和扩展,确保新的语义关联在认知主体的知识体系中合理且有意义。这一过程涉及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方法,对新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在意图和价值的驱动之下生成新的知识和理解。例如,在智能医疗诊断系统中,医生利用AI技术辅助诊断,系统收集病人的体检数据和病史记录,通过与医学知识库的语义匹配和概念确认,形成初步的信息语义。随后,系统根据医生的诊断意图,结合数据语义、信息语义、知识语义、智慧语义,生成个性化的诊断信息。医生通过信息确认和知识推理,对诊断信息进行进一步解释和扩展,确保其在医生的知识体系中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3) 理解在概念空间与语义空间的差异性a) 表达方式· 概念空间:概念空间主要体现在语言和符号系统中,它是人类将外部世界抽象化、分类化的过程的产物。通过词汇、语法和符号,我们能够表达和传递思想、情感和知识。概念空间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反映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复杂性,不同的语言和符号系统承载着各自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 语义空间:相比之下,语义空间存在于个体的认知主体——大脑之中,由一系列复杂的神经网络构成。它是由个人经验、记忆和联想所塑造的语义关联网络,负责将接收到的符号信息转化为可理解的意义。语义空间的灵活性和个性化特征使得每个人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可能千差万别。
b) 形成机制· 概念空间:概念空间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和教育化的过程。通过学习语言规则、接受文化熏陶,人们逐渐建立起一套共同的概念框架。定义和分类是概念空间构建的基础,它们帮助我们整理和归纳复杂的信息,使之便于交流和记忆。
· 语义空间:语义空间的构建则更多依赖于个人的经验和联想。随着生活经历的积累,个体不断地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相联系,形成了一个动态更新的语义网络。情感体验、文化背景和个人兴趣都会影响语义空间的形态,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知识地图”。
c) 作用范围· 概念空间:在日常交流和描述中,概念空间发挥着核心作用。无论是口头语言、书面文字还是图形符号,都是概念空间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使人们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分享信息、传播知识、表达情感。
· 语义空间:语义空间则是理解和推理的关键所在。当人们接触到新的信息时,会自动将其与语义空间中的相关概念进行匹配和整合,从而快速理解其意义。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语义空间中的联想和推理机制能够帮助个体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D. 理解确认通过个性化语义关联和知识推理的补充与扩展,最终实现了内容在接收者那里的正确理解,即认知空间上的确认。这一过程确保了DIKWP内容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消除了由于认知主体间的概念空间和语义空间差异所导致的误解。例如在医患交互求医问诊的过程中,通过详细的询问、解释和检查,医生能够消除病人描述症状时的不确定性,准确理解病人的感受,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方案的恰当性。
IV. 案例分析为了论述假设在分析处理问题中的重要性,本部分尝试使用一个案例将内容资源映射成DIKWP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成概念空间下的DIKWP资源,其中,DIKWP的内容可以通过三个空间的DIKWP进行表示:
其中,分别代表的是概念空间下的DIKWP、认知空间下的DIKWP以及语义空间下的DIKWP。
通过认知处理和分析,构建出基于DIKWP概念空间下的内容的语义空间。其案例内容如下表所示:
动作 | 目标 | 属性 |
吃 | 牛排 | 温度:70℃、颜色:棕色、形态:液体 |
喝 | 水 | 温度:40℃ |
牛奶 | 温度:40℃、颜色:白色 | |
品尝 | 牛排 | 温度:70℃、颜色:棕色 |
牛奶 | 温度:40℃、颜色:白色 |
表1—吃,喝和品尝目标的表格
目标:尝试分析吃、喝和品尝的区别。为了构建这样的一个分析体系,我们尝试扩张了吃、喝以及品尝的指定目标,其中包括牛奶、牛排和水,根据实际的语用习惯以及目标的属性如表1所示。
A. 概念空间
我们将吃、喝以及品尝的概念映射成对应的概念图谱,其对其的区分的概念来源构成了吃、喝还有品尝的概念空间,我们根据DIKWP图谱化的技术与定义,其三个图谱构成了DIKWP概念空间为:
其中,分别代表喝的概念图谱、吃的概念图谱以及品尝的概念图谱。其每个图谱都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在图1中,喝的核心要素为获取水分或营养物质,它既是喝的意图也是生理需求(论文引入),因此,当在信息概念维度分析喝水与喝牛奶时候,我们不难看出,牛奶是由水构成的,喝牛奶同时包含了获取水分以及营养物质,且水与牛奶在物质属性的形态上都属于液体,但是牛奶是白色的而水没有颜色,它们的温度都为40℃。图1中的绿色节点描述了喝的知识概念,其中包含了表格中属于物质的属性信息,如温度、形态、和颜色,喝的知识概念从意图出发,包含了汲取营养和水分的这部分知识概念,其都依赖于水分和营养的信息节点,即可以从喝的知识概念总结出的目标和基本意图动作。在黄色对应的意图节点中,其可以将喝的意图分解为获取营养或者水分,而牛奶都包含了两者,而牛奶的形态为液态。对于红色的智慧节点,喝牛奶作为一种智慧的原因是它同时满足了获取营养和水分的两个意图,而水只能获取水分。
在图2中,我们将牛排作为吃的目标,与图1的情况类似,我们给出了吃的数据概念、信息概念、知识概念、智慧概念和意图概念。与图1概念框架不同的是,吃的意图是来源于获取营养,因为人类对于吃的动作常常倾向于获取营养,与吃的意图概念不同的是,吃的知识概念还是保留了水分的获取,因为在客观条件下,吃进去的物质可能还是有一部分水分会被吸收,但是这个与主观意图不一致,因此这在概念空间上体现了吃与喝的差异性,即吃的主客观不一致性导致了概念上的意图概念与知识概念在概念结构上的不一致性。
在图3中,品尝在表1目标的语用环境下更多的是使用是“品尝牛奶”或者“品尝牛排”,而在数据概念上,品尝的数据概念相较于喝的多出了牛排的相关的数据概念,相较于吃的多出了牛奶的数据概念。同样地,我们可以得出其在概念空间的差异性,即数据概念的差异性、信息概念的差异性、知识概念的差异性、智慧概念的差异性以及意图概念的差异性。为此,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图结算来分别计算其差异性,得到对应的差异内容,其计算表达式如下:
而等式3中的代表的是吃、喝以及品尝的概念差异空间节点和边的内容,其中边的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表示:
其中Type为边的类型,对应图1中的legend的图示。为了得出吃、喝和品尝在概念空间上的差异,我们可以使用图的相关算法用来处理,其处理过程可以抽象成如下等式:
在等式4中,每个元组代表的是对应的数据节点、信息节点、知识节点、智慧节点和意图节点的集合,它们都包含了所有对应类型节点。
因此我们利用图论的图同构算法,计算出基于表格1中封闭给定确定性概念的前提下的吃、喝以及品尝在概念层面上的差异性,如下内容所示
图1-喝的概念图谱
图2-吃的概念图谱
其中,品尝,吃和喝的在概念的差异性如下表所示:
类型 | 差异内容 |
数据差异 | Water, White, Steak, Liquid, Solid, 70℃, 40℃, Milk, Brown |
信息差异 | Form, Color, Colourless, Tasteless, Drink, Eating, Temperature |
知识差异 | Property |
智慧差异 | Drink, Eating |
意图差异 | Obtaining Nutrition |
表2-吃-喝的概念差异表
类型 | 差异内容 |
数据差异 | White, Liquid, Milk, 40℃, |
信息差异 | Flavour, Form, Taste, Temperature, Eating, Color |
知识差异 | Property, Taste, Eating, Obtaining Nutrition, Obtaining Moisture |
智慧差异 | Taste, Eating |
意图差异 | Eating, Taste, Obtaining Nutrition |
表3-吃-品尝的概念差异表
类型 | 差异内容 |
数据差异 | Steak, Solid, Milk, 70℃,Water, Brown |
信息差异 | Flavour, Form, Taste, Temperature, Drink, Colourless, Tasteless, Color |
知识差异 | Property, Taste, Eating, Obtaining Nutrition, Obtaining Moisture |
智慧差异 | Taste, Drinking |
意图差异 | Drink, Taste, Obtaining Nutrition, Obtaining Moisture |
表4-品尝-喝的概念差异表
基于表2-4内容,我们可以得出吃、喝以及品尝在概念空间上的差异,从概念层面进行了区分,从而体现了在封闭以及确定的条件下能够通过概念空间进行分析并得出吃、喝以及品尝的概念差异。
B. 认知空间的识别我们通过认知处理过程,将概念空间的概念关系进行划分并赋予语义元素,其对应的数据概念、信息概念、知识概念、智慧概念和意图概念内的经过认知处理识别为对应的语义单元。即数据语义、信息语义、知识语义、智慧语义和意图语义单元,而是识别的过程视作一个函数处理的过程,如第二节中关于认知空间的定义一样,函数的输入和输出共同构成了认知空间。我们基于认知处理过程将概念进行划分和处理构建出一个个语义单元,并基于语义单元的特性和性质进行关系的定义与处理。所形成的新的认知空间结构:下:
等式6中,代表的是对于每个语义节点,都经过使用作为输入,由函数进行转换所得到的。该认知过程可以抽象理解为认知主体的处理过程。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我们讲表格中的概念图谱进行识别和重新处理,进行语义分割与划分,划分构成的认知空间的表达符合等式6的表达,其包含了对应吃、喝以及品尝概念上的认知函数对概念的处理,输出新的语义内容,其语义单元能够通过认知映射过程中保留的映射关系,在意图的驱动下进行还原成对应的概念内容,因此,根据图4-6中的正向映射和反向映射,我们可以将等式6进行扩展:
在等式7中,为认知处理函数的反函数集合,为每个反函数集输入的语义空间中语义元素集合,为输出为概念元素的集合。例如在图4中,我们使用认知处理函数可以在喝的概念空间下的数据概念进行认知处理,并进行喝牛奶的数据语义识别:
根据等式8,在认知空间中,这个数据语义单元在函数的处理下,完成了概念到喝的语义空间中映射。
综上所示,在对应的吃与品尝的认知处理过程与喝的一样,分别使用了认知处理函数与反函数的映射完成对应的概念-语义的绑定与识别。
C. 语义空间的差异我们通过语义识别的方法,将概念空中的内容进行识别,概括出了概念-认知到语义的映射,为了表达其语义节点之间的关系,我们构建出了对应的语义元素之间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图谱,即对应的语义数据、语义信息和语义知识,如图7、8、9所示,我们基于语义单元以及概念空间中对应的关系构建出了其语义对应关系的内容,并由于认知的映射,其每个语义单元都能追溯对应的基本的DIKWP概念节点,构成了基于概念-认知-语义的相对完整映射体系。
为了能够在语义空间上对吃、喝以及品尝进行区分以及可追溯,其吃-喝以及吃-品尝的语义差异的表达如图10喝图11所示,其图中完整地表达了语义差异计算的结果对于概念空间的影响以及概念空间的映射及表达。
图3-品尝的概念图谱
图4-吃的认知图谱
图5-喝的认知图谱
图6-品尝的认知图谱
图7-喝的语义图谱
图8-吃的语义图谱
图9-品尝的语义图谱
图10-吃-品尝的语义差异图谱
图11-吃-喝的语义差异图谱
V. 结论本文通过对DIKWP(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和意图)模型的综合探究,深刻阐述了理解吃,喝还有品尝的动态特性。在此过程中,认知主体的意图、语义链接、概率评估与知识推断起到了核心作用。理解的形成是通过概念空间与语义空间的交互而实现,确保了不同认知个体间信息的准确传输,有效克服了由个体差异引起的理解偏差。DIKWP模型不仅为人工智能系统的架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机器智能的进展,而且为认知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有助于深化对人类认知机制的理解。该模型全面地审视了复杂内容资源的解析与处理,预示着其在信息科学、认知科学及人工意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极有可能成为引领这些领域未来发展的关键理论。总结来说,DIKWP模型的提出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理解本质的认识,而且为构建更加智能化的人工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撑,标志着我们在探索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DIKWP模型有望成为连接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桥梁,为创造具备更高智能水平的系统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Y. Duan, Z. Lu, Z. Zhou, X. Sun, and J. Wu, “Data Privacy Protection for Edge Computing of Smart City in a DIKW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ol. 81, pp. 323–335, May 2019, doi: 10.1016/j.engappai.2019.03.002.
[2] Y. Duan, X. Sun, H. Che, C. Cao, Z. Li, and X. Yang, “Modeling Data,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for Security Protection of Hybrid IoT and Edge Resources,” IEEE Access, vol. 7, pp. 99161–99176, 2019, doi: 10.1109/ACCESS.2019.2931365.
[3] Y. Duan, C. Cruz, and C. Nicolle, “Identifying Objective True/False from Subjective Yes/No Semantic based on OWA and CWA,” JCP, vol. 8, no. 7, pp. 1847–1852, Jul. 2013, doi: 10.4304/jcp.8.7.1847-1852.
[4] Y. Duan, L. Shao, and G. Hu, “Specifying Knowledge Graph with Data Graph, Information Graph, Knowledge Graph, and Wisdom Grap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ftware Innovation, vol. 6, no. 2, pp. 10–25, Apr. 2018, doi: 10.4018/IJSI.2018040102.
[5] R. Lamb, A. Cavagnetto, and T. Akmal, “Examination of the Nonlinear Dynamic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Science Student Cognition While Engaging in Scien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vol. 14, no. 1, pp. 187–205, Jan. 2016, doi: 10.1007/s10763-014-9593-2.
[6] Y. Duan, S. Gong, W. Association, and W. Consciousnes, The Understanding Theory of Yucong Duan. 2024. doi: 10.13140/RG.2.2.35729.85601.
[7] Y. Huang and Y. Duan, “Towards Purpose Driven Content Interaction Modeling and Processing based on DIKW,” in 2021 IEEE World Congress on Services (SERVICES), Chicago, IL, USA: IEEE, Sep. 2021, pp. 27–32. doi: 10.1109/SERVICES51467.2021.00032.
[8] G. Zhendong, D. Yucong, C. Liang, Z. Chunyu, and M. Yingtian, “Purpose Driven DIKW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Meteorology and Depression,” in 2022 IEEE 24th Int Conf o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 Communications; 8th Int Conf on Data Science & Systems; 20th Int Conf on Smart City; 8th Int Conf on Dependability in Sensor, Cloud & Big Data Systems & Application (HPCC/DSS/SmartCity/DependSys), 2022, pp. 2126–2133. doi: 10.1109/HPCC-DSS-SmartCity-DependSys57074.2022.00315.
[9] Y. Duan, “Existence Computation: Revelation on Entity vs. Relationship for Relationship Defined Everything of Semantics,” in 2019 20th IEEE/ACI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tworking and Parallel/Distributed Computing (SNPD), Toyama, Japan: IEEE, Jul. 2019, pp. 139–144. doi: 10.1109/SNPD.2019.8935728.
[10] Y. Duan and S. Gong, Understanding Theory by Prof. Yucong Duan implemented in DIKWP Model: Misunderstanding Elimination and Understanding Achievement in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2024. doi: 10.13140/RG.2.2.30762.22725.
[11] H. Salehi and R. Burgueño, “Emerg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s, vol. 171, pp. 170–189, 2018, doi: 10.1016/j.engstruct.2018.05.084.
[12] H. Ting, D. Yucong, and M. Yingtian, “Purpose Driven Balancing of Fairness for Emotional Content Transfer Over DIKW,” in 2021 IEEE 23rd Int Conf o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 Communications; 7th Int Conf on Data Science & Systems; 19th Int Conf on Smart City; 7th Int Conf on Dependability in Sensor, Cloud & Big Data Systems & Application (HPCC/DSS/SmartCity/DependSys), 2021, pp. 2074–2081. doi: 10.1109/HPCC-DSS-SmartCity-DependSys53884.2021.00308.
[13] T. Hu and Y. Duan, “Modeling and Measuring for Emotion Communication based on DIKW,” in 2021 IEEE World Congress on Services (SERVICES), Chicago, IL, USA: IEEE, Sep. 2021, pp. 21–26. doi: 10.1109/SERVICES51467.2021.00031.
[14] H. Yue, D. Yucong, Y. Lei, M. Yingtian, G. Zhendong, and H. Ting, “Purpose Driven Modelling and Analysis for Smart Table Fill and Design based on DIKW,” in 2022 IEEE 24th Int Conf o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 Communications; 8th Int Conf on Data Science & Systems; 20th Int Conf on Smart City; 8th Int Conf on Dependability in Sensor, Cloud & Big Data Systems & Application (HPCC/DSS/SmartCity/DependSys), 2022, pp. 2134–2141. doi: 10.1109/HPCC-DSS-SmartCity-DependSys57074.2022.00316.
[15] L. Chen, X. Wei, S. Chen, and Y. Duan, “Reconstruction of Smart Meteorological Service Based on DIKW,” in 2021 IEEE 23rd Int Conf o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 Communications; 7th Int Conf on Data Science & Systems; 19th Int Conf on Smart City; 7th Int Conf on Dependability in Sensor, Cloud & Big Data Systems & Application (HPCC/DSS/SmartCity/DependSys), 2021, pp. 2180–2183. doi: 10.1109/HPCC-DSS-SmartCity-DependSys53884.2021.00324.
[16] Y. Li, Y. Duan, Z. Maamar, H. Che, A.-B. Spulber, and S. Fuentes, “Swarm Differential Privacy for Purpose-Driven Data-Information-Knowledge-Wisdom Architecture,”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 vol. 2021, pp. 1–15, Jun. 2021, doi: 10.1155/2021/6671628.
[17] Y. Duan, S. Gong, W. Association, and W. Consciousnes, Yucong Duan Proposes Data Definition and Processing for the DIKWP Model. 2024. doi: 10.13140/RG.2.2.30230.15688.
[18] Y. Duan, S. Gong, W. Association, and W. Consciousnes, Yucong Duan Proposes Information Definition and Processing for DIKWP Models Yucong Duan. 2024. doi: 10.13140/RG.2.2.13452.94080.
[19] Y. Duan, S. Gong, W. Association, and W. Consciousnes, Prof. Yucong Duan Proposes Definition of Knowledge (Conceptual and Semantic) - DIKWP-Knowledge. 2024. doi: 10.13140/RG.2.2.31627.30248.
[20] Y. Duan and S. Gong, Prof. Yucong Duan Defines “Wisdom” - DIKWP-Wisdom. 2024. doi: 10.13140/RG.2.2.34553.48482.
[21] Y. Duan and S. Gong, Prof. Yucong Duan Defines ‘Purpose’ - DIKWP-Purpose. 2024. doi: 10.13140/RG.2.2.21131.71208.
[22] K. Wu and Y. Duan, “Modeling and Resolving Uncertainty in DIKWP Model,” Applied Sciences, vol. 14, no. 11, 2024, doi: 10.3390/app14114776.
[23] Y. Duan and S. Gong, Yucong Duan: Formation and Processing of Data Concept and Data Semantic in Cognitive Space, Conceptual Space and Semantic Space. 2024. doi: 10.13140/RG.2.2.14465.47203.
[24] M. Osta-Vélez and P. Gärdenfors, “Nonmonotonic Reasoning, Expectations Orderings, and Conceptual Spaces,” J of Log Lang and Inf, vol. 31, no. 1, pp. 77–97, Mar. 2022, doi: 10.1007/s10849-021-09347-6.
[25] Y. Duan and S. Gong, Semantic Design - Cross application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ve Science. 2024. doi: 10.13140/RG.2.2.25722.9184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7 0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