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congD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congDuan

博文

赵地教授-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已有 269 次阅读 2024-6-21 12:10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赵地教授-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2024531日(世界范围线上+线下)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非常荣幸能邀请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赵地教授作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大会的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席和副主席,为我们大会做致辞。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非常荣幸再次参加由段玉聪教授举办的世界人工意识大会。说到人工意识这个题目,我本人也是一个学习者。但是由于我的博士论文是在高性能计算,所以我一直对大脑模方向这个领域很感兴趣。

 

说到大脑模拟这个题目,全世界都在这个方向上做了很多努力。从2005年开始,像Margin等人就已经启动了蓝脑计划,就是IBM公司想用超算机为基础,对啮齿类动物的皮层进行神经元网络级别的模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甚至在高性能计算的顶会上,IBM都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基于这种研究成果,IBM进一步开发了脑芯片NorthPole

 

实际上,后续来讲,还有更具有影响力的是欧洲的脑计划。在大脑模拟领域,欧洲脑计划做了更多的工作,产生了非常丰硕的成果,甚至产生了类脑芯片、类脑超计算机等非常亮眼的成果。当然,我们中国脑科学计划也在发展推广之中。相应的,这种大规模脑模拟工作也是中国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觉得基于这种超算机上进行大规模的脑模拟,全世界的研究成果是否有可能产生人工意识呢?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当然,我现在也不知道答案。以段玉聪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人工意识专家可能会在这个题目上有所思考和推进。因此,我期待大规模脑模拟也可能是人工意识产生的一种可能性。因此,我今天提出了这个小小的疑问或交流题目。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赵教授,您好。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您补充一下。因为这是我们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而您是第1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发起人和第1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主讲专家。现在我们正在筹备第二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其中我们这次大会有一个新的内容是首届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共有7个赛道。其中包括从DNA/RNA到单细胞乃至多细胞尺度的生物意识交互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产生与发展演化(注:到宏观的段玉聪教授提出的意识BUG理论)、面向认知空间-概念空间-语义空间的语言概念与语义的从婴儿发育开始的语言产生和概念生成模拟(注:突破传统被维特根斯坦标明的语言游戏的限制的概念下主观定义的方式,而是由无到有的构造性产生概念的语义的生成式客观化定义语义。)、人工意识芯片DIKWP设计、人工意识科幻小说文学创作、人工意识艺术作品、人工意识的法制治理等赛道。您能否为我们未来的这个大赛和参赛方面提供一些指导呢?

 

(赵地教授回应)

 

段教授,我向您汇报一下,我刚才也提到了,我们这个大规模的脑模拟,是不是人工意识产生的一种可能性。因为现在我们的大模型正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正是在非常火热之中,而且以OpenAI为代表的大公司在不断地宣传这些模型的规模越来越大,并且宣布这些模型有的已经产生了人工意识(注:在部分领域确定突破了图灵测试),有的可能已经产生了所以,在想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工神经网络的规模足够大,信息量和复杂性也足够高,那么它是否有可能产生人工意识呢?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赵教授给您汇报一下,您刚才说的就是我们第一个赛道,我们也希望所有参赛的第一个第二个赛道,也就是说希望所有参赛的世界各地的同学们、专家们还是个厂商,他们能够对这个问题进行比赛,包括鼓励他们使用各种各样的大语言模型等AI或AC工具,也不限于大语言模型来帮助形成解决方案,不论借助OpenAI所倡导的这个大语言模型产生的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意识也好,还是说是一种超级智能也好。Yann André Le Cun,他提倡的是另一条道路的探寻,当然也不一定是一条道路。所以就是希望一起来尽快的回答这样的问题,尽快的找到这样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尽快的看到挑战的实质,就是一个诉求和这个出发点,请您接着讲。

 

(赵地教授回应)

 

对,所以我一直在想也是向您汇报一下,您刚才讲到这个未来的发展,我在想这个问题就是,如果我们这个计算机能够产生人工智能,对吧?因为我们就各位专家都很清楚的,很多计算机主要的构成材料是硅,对吧?所以这是硅基智能一个体现的方式。所以我觉得通过这种人工意识的探索是一个更加宏大的题目,是不是我们在探索这种硅基智能的可能性,然后通过对人工意识的探索,我们现在是碳基智能,然后逐步在向硅基智能过渡。我想也许可能有点科幻的色彩,也许很长的时间以后,硅基智能也是有可能去实现的。如果到硅基智能这个时代,可能不能说我们实现了永生,但是让我们的生存能力,或者说智能延续能力,就大大的超越了我们现有的这种碳基生命的各种局限。当然,这个也是脑洞大开。段老师有机会当面跟您探讨这些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

 

主持人(段玉聪教授)

 

期待您的莅临指导。再次感谢赵教授的精彩致辞和宝贵讲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9562-1439133.html

上一篇:肖立教授-为第2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及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发布会致辞 (含段玉聪教授主持交流环节)
下一篇:首届DIKWP杯世界人工意识设计大赛-人工意识芯片设计赛道发布
收藏 IP: 140.240.3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0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