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keshengm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keshengming

博文

《自然—遗传》:清华大学刘念团队发现LINE-1转录选择性激活远程基因表达

已有 559 次阅读 2024-6-7 17:13 |个人分类:小柯生命|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北京时间2024年6月7日17时,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念团队Nature Genetics上在线发表题为“LINE-1 transcription activates long-range gene expression”的研究文章。

该研究提供了第一个关于L1表达调控的全基因组筛选结果,系统性的鉴定并验证了L1作为增强子的功能和作用,揭示了L1在长程基因激活中的广泛影响,并阐释了L1转录如何帮助植入前胚胎中ZGA过程的成功进行,深化了我们对L1表达在哺乳动物发育和疾病中的调节和功能作用的理解。

2.png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Barbara McClintock在玉米中发现一类能在基因组中移动、改变自身位置的DNA序列。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只能是固定不变的。这一惊世骇俗的发现打破了人们的认知,然而却并未获得认可。直到三十多年后,她和这些可以在基因组中移动的DNA序列终于等到了198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迟来的肯定。这些序列就是转座子。

人类基因组中有接近一半的序列由转座子构成,其中,LINE-1 (Long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1, L1) 占据了人类~17%的基因组序列,是目前人体内唯一活跃且具有自主逆转录转座能力的逆转录转座子。尽管在体细胞中L1表达通常受到抑制,但在人和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过程中L1却高表达。这不仅说明L1的表达受到极其严格和精确的调控,而且暗示L1的表达在关键生理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关于L1表达是如何被调控的,L1在基因调控中的功能以及ZGA中的作用还知之甚少。

1.png

图1. L1的转录水平被功能多样的基因所精密调控,也决定着L1选择性地接触并激活远程基因表达的功能,影响着早期胚胎发育中的ZGA,也可能影响衰老、癌症和神经系统性疾病等(左)。L1转录激活了小鼠早期胚胎发育中的第一波转录行为(minor ZGA)(右)。

刘念课题组长期从事逆转录转座子调控和功能研究。在之前的工作中,系统鉴定了L1转座过程的调控因子 (Liu et al. Nature 2018),并发现L1可以作为拓扑结构域边界(Hong et al. Molecualr Cell 2024)。本研究利用L1 5’ UTR驱动的报告基因在人类细胞中进行全基因组CRISPR-Cas9筛选,鉴定了171个L1表达抑制因子和332个激活因子。这些调控因子参与功能多样的调控通路。有意思的是,很多的L1表达调控因子与增强子调控和功能相关(KMT2DCTBP1METTL3METTL14等),这提示L1可能具有增强子活性。通过系统挖掘全基因组自转录活性调控区测序(STARR-seq)数据,研究团队发现L1 5’ 非翻译区(5’ UTR)具有增强子特征,可以通过不依赖其位置或方向的方式激活基因表达。

刘念团队进一步揭示了L1在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他们发现,L1在小鼠早期2细胞阶段就开始表达,并且与minor ZGA基因(如Obox4、Zscan4等)接触并激活。抑制L1转录或敲除L1 RNA都能显著降低ZGA基因的表达,并阻碍小鼠胚胎发育在2-4细胞阶段。有趣的是,与恒河猴相比,人类基因组中特异存在的、进化上较年轻的L1PA1-5元件显著增强了人早期胚胎中ZGA基因的表达,说明L1在基因组上的持续插入已经改变了灵长类动物ZGA基因表达的调控网络。由于L1的活跃转座使其仍在人基因组中扩增,因此L1可能在人类基因组中持续增添新的顺式DNA调控元件,进而影响着人类的多种疾病和发育过程。

总而言之,本研究提供了功能多样的L1表达调控因子,发现并验证了L1 5’ UTR作为增强子在早期胚胎发育阶段通过转录依赖的方式直接与ZGA基因相互作用激活基因表达。该工作为研究L1的调控网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揭示了L1表达调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解释了为什么L1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被激活,为理解L1在基因组中的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刘念副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博士生李秀峰、博士后别路垚、CLS项目2016级博士生王洋(已毕业)、博士后洪雅强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研究得到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颉伟教授、孟安明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沈晓骅教授、郗乔然副教授,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常在、张静的大力帮助。

研究得到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本源公益基金等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4-01789-5

刘念研究员长期从事转座子及RNA调控功能研究,课题组长期招聘博士后,优先考虑具有生物信息学、RNA及染色质生物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申请者。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资待遇和科研支持,享受清华大学博士后的标准福利待遇。

实验室详细情况介绍请参考:

http://liulab.life.tsinghua.edu.cn/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和推荐人(2-3位)联系方式以及其它相关材料发送至: liunian88@tsinghua.edu.cn。请在邮件标题中注明“博士后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3233-1437265.html

上一篇:《自然—细胞生物学》:颉伟/李晶合作揭示增强子在卵子发生及早期胚胎发育中的转录调控机制
下一篇:《自然—化学生物学》:孙小曼团队开发机器学习指导的工程菌株优化策略,加速高效功能性油脂细胞工厂构建
收藏 IP: 183.198.20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