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keshengm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keshengming

博文

清华杨茂君团队揭示哺乳动物线粒体复合物I催化反应机理

已有 4330 次阅读 2022-2-11 11:51 |个人分类:小柯生命|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北京时间2022年2月11日凌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茂君教授研究团队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发表题为“The coupling mechanism of mammalian mitochondrial complex I”(哺乳动物线粒体复合物I偶联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报道了哺乳动物线粒体复合物I不同催化状态及鱼藤酮抑制状态超高分辨率结构(最高分辨率达2.38埃),通过对解析的68个不同状态结构的分析比对(图1),全面而系统的阐释了线粒体复合物I偶联氧化还原反应与质子转运的全新分子机理。


631.jpg


630.jpg

图1


此前杨茂君教授研究组分别在Nature (2012, 2016)、Cell (2016, 2017)和Science (2019)杂志发表研究长文[1-5],详细阐释了酵母来源的II型复合物I晶体结构,猪源及人源哺乳动物呼吸链超级复合物I1III2IV1的原子分辨率三维结构,人源呼吸链巨型复合物I2III2IV2中等分辨率结构,以及猪源ATP合酶四聚体高分辨率结构。本篇复合物I催化机理的研究论文是杨教授研究组在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系统研究领域又一项重要进展

复合物I(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是细胞内最大的膜蛋白复合物之一,也是呼吸链中构成最为复杂的多亚基复合物,且越高等生物的复合物I的构成越复杂。复合物I包含14个从原核生物到高等哺乳动物都非常保守的核心亚基,这些亚基相互作用排列呈L形。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一侧的7个亲水核心亚基由细胞核基因编码,行使NADH脱氢酶的功能,一次催化反应中可以从NADH获得2个电子,通过由1个FMN和7个铁硫簇组成的电子传递载体链传递给辅酶Q将其还原为QH2另外7个核心亚基为跨膜疏水亚基,在真核生物中由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包含4个与反向转运体结构似的质子泵一次催化反应中可以偶联辅酶Q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转运4个质子到线粒体膜间隙,使得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质子浓度梯度用于合成ATP及产生热量除了这14个核心亚基,哺乳动物复合物I还包含31个附属亚基,用于复合物I的组装、稳定以及活性调节。在哺乳动物线粒体中大约有90%的复合物I以超级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其它约10%可能是未完全组装的复合物I)。

复合物I 作为电子进入呼吸链的起始点,在整个氧化磷酸化反应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功能障碍会引起细胞呼吸作用至少40%的衰减,进而导致多种疾病,诸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嗜酸细胞型腺瘤、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婴儿致死性线粒体病、Leigh综合征、糖尿病以及肥厚型心肌病等。因此线粒体复合物I的结构与催化机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线粒体复合物I的构成复杂,关于其工作机理一直没有非常准确的理论。目前比较被大家认可的工作模型是“单Q”模型,即复合物I在一次催化反应中结合/解离一个辅酶Q分子,其还原产生的QH2需要和溶解在线粒体内膜的氧化型辅酶Q进行交换以完成下一次催化。而复合物I中靠近N2铁硫簇的辅酶Q结合位点被认为是偶联氧化还原反应与质子转运的位点,但从来没有研究组观察到该位点结合内源辅酶Q的结构[6-8]

在此次发表的研究论文中,杨教授研究组解析了复合物I与内源辅酶Q10、复合物I与Q10-NADH、复合物I与DQ-NADH、复合物I与Q1-NADH、复合物I与经典抑制剂鱼藤酮,以及复合物I与鱼藤酮-NADH这六种结构,最高分辨率高达2.38埃,在复合物I中尤其是其跨膜区内部鉴定到大量的水分子参与质子的转运。通过对结构的分析发现,哺乳动物复合物I主要存在“活性”和“失活”两种构象状态。因为采用了温和的蛋白纯化方法,不仅首次观察到了内源辅酶Q10位于靠近N2铁硫簇位点的复合物I的结构,并且“活性”构象状态的复合物I占比高达57%-66%,远高于其他课题组的0%-12%。而后进一步分析发现,失活态不具有参与催化反应的结构基础,是一种所谓的休眠状态;只有活性态复合物I参与到催化反应中的,且极其微小的构象变化就可以完成对辅酶Q10的还原,保证了复合物I可以以400次/秒的催化速率进行反应。该发现否定了之前其他研究组认为的复合物I催化是通过“活性”和“失活”两种构象状态的结构转换来实现的[7]。


研究人员发现在复合物I的辅酶Q反应腔中始终结合着一个不解离的辅酶Q10分子,并在其内部鉴定到了四个辅酶Q10结合位点,分别是:位点1、位点1F、位点2和位点3位点1是辅酶Q10被还原的位点;位点1F可以结合一个翻转的、短链的辅酶Q1,同样也具有结合辅酶Q10的能力;位点2包含大量的极性氨基酸,可以结合氧化态或还原态的辅酶Q10位点3靠近辅酶Q反应腔出口位置,只在失活态的复合物I中可以观察到。此外,还在活性态复合物I NDUFA9亚基C端结构域发现了一个辅酶Q10的结合位点,该位点可以“感知”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中辅酶Q10的多少,并可以通过一个新鉴定的、位于复合物I内部的氢键网络来影响和调节复合物I的活性状态进而影响线粒体的能量代谢过程。


研究人员还发现发生在位点1的辅酶Q10的还原反应并不能引起复合物I跨膜区的构象变化,位点1不是像之前大家认为的是复合物I偶联氧化还原反应与质子转运的位点;含大量的极性氨基酸的位点2才是最有可能的将氧化还原反应与质子转运相偶联的位点。活性态的复合物I在发挥催化功能时需要两个辅酶Q10相互协同来发挥功能,具体工作机理详见图2。该研究工作揭示了线粒体复合物I全新催化机理,颠覆了人们对高等生物复合物I催化机理的认知,为复合物I的功能研究提供了详实的结构实验数据支持,并为靶向复合物I的小分子药物设计提供了实验基础和新的思路。


632.jpg


图2 复合物I催化机理示意图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谷金科(博士后,现为深圳大学医学部特聘教授)、刘天涯(16级博士生)、郭润域(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卓越学者、清华大学水木学者)、张来幸(博士后)是此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本工作获得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市生物结构创新中心、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设施清华基地、清华-北大生命联合中心、清华大学自主科研基金、清华大学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4-022-00722-w


 

附:谷金科研究组招聘博士后

本篇论文的作者谷金科,现已就职于深圳大学医学部,医学部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蛋白复合物尤其是膜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发表于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知名杂志。现因课题需要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2-3名。感兴趣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 gujinke@szu.edu.cn,并注明“姓名+应聘博士后”。

 

参考文献

1.Gu, J., et al.,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mammalian respirasome. Nature, 2016. 537(7622): p. 639-43.

2.Wu, M., et al., Structure of Mammalian Respiratory Supercomplex I1III2IV1. Cell, 2016. 167(6): p. 1598-1609 e10.

3.Guo, R., et al., Architecture of Human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Megacomplex I2III2IV2. Cell, 2017. 170(6): p. 1247-1257 e12.

4.Gu, J., et al., Cryo-EM structure of the mammalian ATP synthase tetramer bound with inhibitory protein IF1. Science, 2019. 364(6445): p. 1068-1075.

5.Feng, Y., et al., 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type-II mitochondrial NADH dehydrogenases. Nature, 2012. 491(7424): p. 478-82.

6.Baradaran, R., et al.,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entire respiratory complex I. Nature, 2013. 494(7438): p. 443-8.

7.Kampjut, D. and L.A. Sazanov, The coupling mechanism of mammalian respiratory complex I. Science, 2020. 370(6516).

8.Zickermann, V., et al., Structural biology. Mechanistic insight from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mitochondrial complex I. Science, 2015. 347(6217): p. 44-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3233-1324865.html

上一篇:陈建军/何川/苏瑞团队首次揭示METTL16调控mRNA翻译及肿瘤发生的作用及机制
下一篇:梁晗团队报道鉴定癌症基因融合的功能基因组学方法
收藏 IP: 121.19.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2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