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分子荧光探针凭借其非侵入性、高选择性和实时原位成像的能力,已经为大量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并极大地促进了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作为一种常见的荧光基团,萘酰亚胺(Naphthalimide)被广泛地应用在细胞器成像和示踪等领域。
2021年6月3日,美国杜克大学郑徐军博士和中国科学院脑智中心朱文成博士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上发表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1,8-Naphthalimide-based small-molecule fluorescent probes for organelles imaging and tracking in living cells”的综述论文。
该文章系统地总结了萘酰亚胺荧光探针在活细胞中对单个或多种细胞器的成像和示踪研究,并讨论了其感知细胞内的生物化学活性物种、微环境特性和生理学变化等方面的应用。
同时,文章还评述了目前报道的荧光探针在针对特定细胞器成像和示踪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荧光探针在生物成像或潜在的临床诊断等方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提供了新的视角。
图:萘酰亚胺小分子荧光探针在细胞器成像中的应用。
该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介绍了细胞内的多种细胞器,包括它们的组成、结构、特性和生物学功能。
2. 整理了近期报道的萘酰亚胺细胞器荧光探针,并总结归纳了对应的分子识别基团和细胞器定位机理。
3. 对细胞器相关领域,包括特定细胞器及其动态过程,以及细胞器相关生理学过程成像和示踪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综述。
4. 为萘酰亚胺细胞器荧光探针在识别亚细胞微环境、生物或化学活性物种和细胞器酶活等方面进行了详述和讨论。
这篇综述,一方面可作为基础性资料为读者了解细胞器的特性和特定探针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还为化学家在未来荧光探针的设计,以及生物和临床研究人员对荧光探针的应用提供新的见解和视角。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ccr.2021.21401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