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
时间过得非常快。时常听见周围朋友的子女要参加高考了;抑或也了解到曾经的师长已到了退休的年纪。也仅有在观察周围事物变化的过程中,才能感知到原来每个人自己其实也在发生诸多变化。
在求学、工作的各个阶段,我们总是在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顺境总是千篇一律,而逆境却各不相同。人不仅应该在顺境中思考自己,更应该在逆境中静下心来去理解自己与逆境的关系。
在科学网博客或者在诸多的名家传记中,谈到了大量的成功学、方法论、经验教训论等资料。但总体来说,人想要获得一些突破,获得一些成功的机会,仅仅只是在观念意识上接收这些非常正确的资料,是不够的。最为关键是——人应该去实践,去做实际的事情,而所做的事情应该是自己做过一番思考后决定的。
也就是说,自己应沉到最底下去做事情,用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读书上学时期,和工作很多年后,人的内心心态是很不一样的。尤其是在念书期间,千万不要有“等、靠、要”的想法,尤其是对于那些周围氛围不好的学生,更应该主动而为之。个人想要提高,个人就需要主动为自己规划。作为学生时期,因为受控于自身阅历和见识,可能对自己的导师等有一些依赖,这是可以理解的。
反过来说,我们个人的学习、发表论文(做实验)、找工作,个人应该有主人公的意识。同时,作为学生必须明白的一个道理,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身份是有区别的,教师在学校是社会人(已入江湖),是为了工作和职业,而学生仅仅只是学生。学生对老师期望过高,就像工作后,员工对老板给的薪酬期望过高,期望过高的代价就是往往要失望。为了减少失望,除了自己以主人公身份苦练本领外,千万不要对周围的可能益处抱太多希望。学校最应该教会学生的能力就是——自强不息。
从辩证法看待,任何事物、人,均有好的一面。但并不表示,学生可以任意选择。读书、工作,选择是极其重要的。也就是自己走哪条道路,方向极其重要。譬如读研究生,选导师,则应该仔细思考,我们是被这个导师的哪个优异特质吸引的,你个人的读书品味(个性)是不是与他/她相符。选导师,保持适当的警惕是必要的。刚刚说过,导师是社会人,应该通过交流,尽可能了解这个导师的个性和真实的学识,并不是所有的个性与学识,都对得起“师范”二字。一旦选定了(选好了),就应该积极看到导师的优势(优点),此时学生应尽快以主人公的身份开始苦练本领了。
对工作也是相同的。硕博毕业后,找博后,找教职,找公务员、事业单位,抑或企业,最应该先省思自己的优势、个性是什么?正如曾经遇见的一个问题——你适合搞科研,还是搞工程设计?在自己个性、优势、兴趣占比因素较重的单位工作,会更加能够激发自己的潜力。当然,若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择一相对合适的位置,如钱理群教授所言——沉潜十年。既然要沉潜,说明你并不是一个随大流的人,更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且坚持这条道路。
思索力与反思力,太重要了。人工智能非常发达,信息社会资料浩瀚如烟,在转型时期,人容易对比而产生焦虑。倘若在学生时代、工作空余,能够通过读书、交朋友(志同道合),通过到处行走、感知、思考,尽早形成一套厚实的“金钟罩铁布衫”,是非常必要的;人一旦进入“江湖”,那时再想慎独地修为,已经很难了。在人最纯粹的时候,修炼的“金钟罩铁布衫”,往往可以给你在夜深人静时,指一条明路。
很多人说,现在的书,写的也比较商业化,功利化,好书不好找啊。我想说的是,好书就是苦苦寻觅出来的,是和你个人的心境相匹配的书籍。好书还有一个标准,就是确实从理论和实践角度,都给通了一条路,哪怕是这条路很苦,但至少给你走到头的希望。
很多年前,想起了还在读研究生时,夜晚仰望星空,与同学的一个对话——
“倘若,你被困在一个四面都是坚硬的墙所构成的院落而无法越过时,你如何突围出去?”
答曰:“你想出去,就必须要有极强的耐力,找一个薄弱点,一点点啃噬,直到有一个小的出口,看见洞外的光芒。”
最近特别喜欢虞世南的诗《蝉》,以志结尾: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张,写于 2023年6月24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