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讲 问答录:关于“终极大自然观” 2024-5-20
前言:先后有不少(联上“微信”的)读者提出多方面问题(包括质疑性的),相信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作扼要整理放置于此以飨读者。
拟采取典型读者(李博士)“李”与本老朽“本”的对话形式述出。
* * * * * * * * * * * * *
李:
我在科学网上看到您的《终极大自然观》时已是第9讲了,好在各讲都在,补读了全部,可算进入了一个新领域。能从十分直观的“实轴结构问题”引申出“终极大自然”结构,的确“不可思议”。但愿(且相信)能如您说的这一套思想对“大科学”及各个行业都将是有益的。
请问,您说数学寻根不可能纯数学地完成(因此提出“另辟蹊径”),是否太武断了?
本:
1当然,这只是“猜测”特别在提出“另辟蹊径”的当初的确有些武断(有些冒险),但现在反过来看,猜测是正确的(其实仅就揭示出“逻辑空间”的有限性这点即能说明问题了(见第四讲))。
2比如现在容易理解了,为什么“公理集合论”老建不成“公理系”?原来是无理数集的“无逻辑”特性作祟。又,为什么“构造论”造不出足以推出“根”的模型?也是因为“根”在无逻辑的无理数集之中不容逻辑推理。
3 本质上数学中只有几何学和分析学可说需直接建在 “连续统”上,因为它们的度规曲率度量之类需要。由此似乎可通过出自它们的拓扑空间“完备”理论通向终极大自然?但是,通向终极的“完备点”仍然越不过无理数集“无逻辑”这道坎。
李:
您怎么会想到研究这么大的问题?
本:
说来话长,张景中院士归纳的好“起于无意,成于偶然”。仅起自学生时对“无穷”概念及“实轴结构之谜”耿耿于怀。后来知道了数学“寻根”热及其折腾史更激起了心里一种(狂妄)想法,“若能全面理解数学和数理也许能行”。
也的确,一切都源于这一“动力”,首先是逐步形成了就数学各个方面提升到思想层面来掌握的习惯,也就是一种思维、思辨习惯(后来凝聚成了《数学再认识》等)。
同时,也是因此沿着分析学-常微定性理论-动力系统-系统科学-进入到了“大科学”状态。
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先后提出了“空间层次”思考、“逻辑本原”思考,并藉“光的二象论” 发现广泛而深刻地存在 “系统学二象论”,藉爱氏“质能方程”提出“广义能量”思考等等。
在不断获得的思想“亮点”引导下,无意中走向了“终极大自然观”。
应该说这不是别的,正是数学中“无穷”概念本质上通联著终极客观世界的体现。
李:
“空间层次”的提法,是颇能启发思考的。
本:
这是受启发于数学中定义的多种“空间概念”,想到“似乎所有现象都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同一空间,是这样的吗?”于是在独立给出空间的“三元式”定义之后,思想即越来越开朗了。
李:
提出“逻辑本原”探索也是很新颖的。
本:
由于“思维习惯”的一个表现是习惯于考虑(哲学的)“是什么”、“为什么”(本原性思维),因此对于“数学是逻辑”的说法便自然地提出“逻辑是什么”的思考。
的确,为此耿耿于怀若干年,有过多方面的查阅、理解和设想,最终才是聚焦到“宇宙属性”上来的。
李:
“二象论“不就是”阴阳论“吗?
本:
也可以说是的,因为“阴阳论“更抽象更古典,在古代更是完全统揽客观世界的抽象理论,但”二象论“是独立从系统学角度自然发现的(“二象”来自光学),其理论和应用都是从系统论角度出发的(与之可谓差异较大),所以仍叫“二象论”。
李:
为什么能从数学牵涉到物理、宇宙直至大自然?
本:
绝非牵强附会,本质上应该是数学之“根”牵连著大自然之根的必然。
具体说也是对“逻辑”追本的功劳。
由于本人同时喜欢数、理,在考虑问题理解数学时总爱结合物理学来思考,便一步步(沿着本来就存在着的“瓜藤”)摸索过来了。
李:
这算不算是背叛了数学?
本:
不是,只算是“升离“数学,升离到了哲学(思想)层面,属于数理思维、合情推理。
获得本论之后我终于赞成一种说法,”数理的最高境界是哲学“。
其实,要是用数学语言做做形式化表述不是不可以的(我早期的研究也是喜欢建模的呢)须知建模的关键取决于对对象系统的理解,特别在“本论”中最多只能用“唯象模型”(形式化表出思想),因为”解析模型“(数学推演模型)需要严格“公理”限制(空间受到约束)不合本论需要全面(无约束)服从客观空间的要求,更不可能满足“计量模型”,加上霍金说的”多一个公式,少一半读者“,便完全用科普语言陈述了。
李:
可归纳一下本论的核心内容吗?
本:
本论的基本脉络和关键步骤是:
1 “起底”于继续康托尔“集合论“探索数学之“根”,但另辟蹊径;
2 “关键”是根据提出的空间层次论、二象论、逻辑本原论等,获得“无理数集”中无逻辑;
3 “思辨”性回答了“实轴结构之谜”,从而获得数学之”根“(获得完备数学=完备逻辑空间);
4 ”引申“至物理学,凭借广义能量论揭示出(“无理数集”对应的)“超空间“;
5 “终于”发现了”终极大自然“(=完备物理世界)。
感慨:思想一旦进入正轨 就一路顺风顺水!
李:
“超空间“概念是太不可思议的了。
本:
应强调,“超空间“概念绝非臆测,系严格地来自”无理数集“本质特征的引申,当然也需要有”逻辑本原“和数理间”二象“对应关系的前提性保证,尤其在”广义能量“视觉下,便是自然的了。
但因其太抽象、不可数、无逻辑和难以直接验证、难以数学证明而难以得到承认。
好在可以反过来采用“证伪”性思维。
其实,在人类生活中“超空间“机制一直起着潜在的作用,除物理学中如暗物质、量子纠缠之类现象和数学中如实轴结构之谜、有理数集稠密性、微积分之争辩性等等外,诸如生命的“有机性”、“意识”的神秘性(包括人的情感、感悟、灵性、“心”,乃至创意、创新等等)都体现着“超空间”本质。
李:
此外本论中还有什么新东西需要读者注意的吗?
本:
有的,仅具宏观性的也还有如系统势、人性论、意识论等,特别说说“点”处的哲学吧。
那是感悟到,在任一有理“点“处(无穷小邻域)都蕴含着完全空间各层次的机制,因此才会产生数学的种种谜题,可谓客观世界复杂性(哲学深刻性)的“基点”。
比如,微-积分学为什么在概念上一直存在争论?正在于“点”处的深刻本质;“非标准分析”为什么成功?正在于它揭示出“点”处一种本质;有理点集为什么产生不了非0度量?皆因存在不可数的“点处”本质。
李:
作为这一理论的一个应用,似乎对生命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本:
是的,一旦获得“终极大自然“概念,似乎对一切都有了一种透视感(见山不是山),也包括用该思想理解“生命世界”,它不仅能完全支持达尔文进化论,还来的更深刻;能充分意识到生命科学是高于自然科学的;充分意识到高僧大德说的“人皆是佛、佛在心中”;充分意识到“数理哲生”才是代表科学全面性的。
李:
似乎您对哲学,思辨也很有理悟?
本:
学生时忽视哲学,随着年龄增长才逐步体会到哲学的基础性(也许来自人的一种成熟吧),当然只是哲学思辨(应用哲学)非专业哲学(比如认为政治家应该是对社会具有深刻“瞻前”和“顾后”能力的哲学家,也是指非专业哲学)。
李:
您还对思维、意识很有感悟?
本:
1由于喜欢思维,喜欢思考 “是什么“”为什么“,因此习惯于思考事物的概念,体会到“概念清晰说话有底气”;有了思维习惯不怕孤独,常常关着灯“冥想”,是一种享受。
2在本论之中终于意识到(古往今来令人十分神秘的)“意识“肇源于原生细胞的”原生基因“微弱功能,其特征是能动性、时趋性,但难实证,进化至今表现为用”精神场“对对象作全时空的透识。
人的“意识”还要进化但受限于人类寿命(乐观系数下还有1250万年)。
李:
似乎关心本论的人并不热烈?
本:
不敢说本论从细节上能经得起专业行家的完全认同,但从总体上(“大道”层面上)说相信本论是成功的、不是不可接受的。
本论在形成雏形以来20余年的充实完善过程中,也一直在自我否定颠覆与打磨。
也相信读者不会看不懂,因为虽然所涉面宽,但都是科普语言。
我还主张将相应概念直接纳入“高等数学”第一章,至少可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
也许是尚未得到名人的发声(缺乏“名人效应”)吧。
虽然和者甚寡,但相信是暂时的,本人对本论越来越满怀信心。
李:
您好像一直是孤军奋战,没有构成自己的科研团队?
本:
是的,1早年只是业余的自由思考,没有明确的课题意识;2出于迂腐更没有意识到争取资金支持;3也曾投过《中国科学》数学版等高级杂志,回复说(大意)这是哲学,只出数学推演成果;4因不是博导没有了组织科研团队的条件;5著作中请来帮忙的合作者都有各自的主打,加上无资金支持,不可能完全投身这里。
李:
几千年来人们不知道这一套理论不也是一样的过吗?
本:
显然不是这样的,一是从古至今窥视“大象”都是人们的夙愿,且一直不乏宣称看透“大象”的人(包括科学的近代),只是都是不成功的,也许正因如此人们已不屑于看这类文章了。
二是本论的“底气”在于,我们不是(像既有的理论)起自“比喻、猜测”,而是来自百年前凸显的数学寻根实在问题,若说有“不足”,仅在于不是纯数学成果(已回答不可能是)。
三是自我感觉,一旦有了它便一览众山小,心里敞亮了,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属于真正的“大统一”(包括科学、神学、宗教的“数理哲生”的大统一),也是直接利于生命人生及修身养性的。
李:
说到修身养性,想来也应该是这样,好像您也有过经验吧?
本:
是的,那是2019年10月又一次感冒中意识到,何不将自己对原生细胞直至生命世界的理解正式用到自身(既是研究的继续又是理论的检验)?这才开始把修炼自身作为本论一项任务来做。
简单说,自此以来(包括世界级 “疫情期”)既没有过感冒之类问题,还衰老减缓、略有回升。
总的精神是运用“意念”于本论之下(从细胞到整体的各个层级的)活跃本体,不过是个非常规的适时调整、协调、缓变的细腻过程(因此应因人而异)。
所以,这里只能作为一个事实顺便提及,绝非经验传授(需要团队能力和时间效应)。
李:
还有什么可让后来者去作的工作?
本:
当然有,一是,读者可以做做颠覆性思维,不管成与否都是有益的。
当然,这是人类科学唯一一项“大统一”课题,从 “道”(思想)上说其答案应该是唯一的(仅在表述方式“术”上才是非唯一的)。
二是,由于没有形成团队势力,诺大理论体系只能说是个框架,大有工作的余地。
相信从任何专业角度上,本论都还有可充实或促进之处。换句话说在各自应用中对本论都是可能产生增进或改进性加盟工作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7: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