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为夯实本论“终极大自然观”,于本“公众号”基本上展示出的理论基础上,现在进一步将其与自然科学(或人类科学)前沿(简称物理学)来一次本质性比较,会立即看出它们间存在的是基础性差异。
首先看到,数学和物理学都同时于上世纪初进入到所谓“迷茫”期的并非偶然,现分别谈谈各自在其迷茫期的特点:
1、数学
已知,数学自上世纪初因系列悖论引出的“第三次数学危机”(归为数学“寻根”问题)而进入其迷茫期,至今百余年来的表现是:
(1)数学的主要工作是围绕“希尔伯特23问题”进行的;
(2)数学的主要成果是解决了好些(前期的)公开问题,诸如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倒数第二步)、费马猜想(怀尔斯)、庞卡莱猜想(别雷尔曼)等;
(3)但是,其主要任务“数学寻根”却迟迟未见曙光,(现已知)主要原因是不应该坚持纯数学的进取。其实,当初也已意识到了这点,提出了“数学哲学”思路。
本论即是继“数学哲学”思想,但进一步“升离”数学而获得的。
(4)特别意识到数学之根不是存在于数学(逻辑)之中,为此必须拓宽思路、另辟蹊径,比如与其背景空间物理学一起来探索。
的确,这时思路全开了,系列本原性的(刺激兴趣的)问题不断出现。
从而先后摸索出通向目标的几大“台阶”,
比如,其中宏观性问题即可举空间层次论、逻辑本原论、“二象对偶”论、广义能量论等;
特别当进一步探明数、理间实质性关联并弥补其不足后,“无穷”(不可数集)的本质终于被揭示出来,并“顺势”创建起了“终极大自然观”,从而哲学思辨、合情推理地完成了“寻根”任务。
2、物理学
物理学也是在上世纪初可谓因其“量子-引力论”而进入到它的迷茫期,百余年来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
(1)首先必须看到,一个世纪来的科学技术成果是十分丰富的,给了人类社会以硕大福祉。但是,支撑这些成果的基础理论主要来自其前期,此即经典物理学、经典化学和电磁-电子学等。
(2)正因为此期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难啃的“量子-引力论”,亦如数学此期内遭遇“悖论”一样,物理学遇到了诸多“佯谬”(诸如薛定谔猫、测不准性等等),致使其进入到它的迷茫期,
(3)此期内理论工作的特点之一是所谓“后实证主义”,(除“杨振宁-米尔斯”方程为中心的规范场理论之外)仅系一些“猜测、比喻”之类出发的研究,诸如“时空虫洞”、平行宇宙、镜像宇宙乃至超弦理论等等即是。
(4)此期内理论工作特点之二是,物理学充分借助数学工具,主要的是现代几何学(凭其流形理论对宇宙弯空间的应对)、现代代数学(凭着代数运算在“十则运算”中的简单性,普及性更强)等。
但不无遗憾的是,此期内的数学本身也还迷茫于自己的核心问题中呢,要不然(如树立了“大自然观”的现在)即会与之有更为充分广阔的合作空间了。
(5)此期内物理学理论工作特点之三是,在系统的“虚实二象”中弱于“虚象”的研究,仅强于其“实象”的研究。
其实,物理学中已越来越多的发现了若干“虚实二象”表现,只是似未上升到意识上来,如物理学中多方面用到的“对称”概念(以及包括宇称和光的虚实二象乃至对藕等)本质上也应属于“虚实二象”中的(既对立又统一)“对偶”范畴。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讲求实在、实证的)实验科学物理学中,系统的“虚象”抽象性更强,研究更难;另一方面也是对系统属性(虚象)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特别的,不仅在于任何系统(包括物理学的)都存在虚象属性,更在于物理学微观系统中虚实二象权重相当,更不可须臾轻视它。
3、差异的关键领域在“超空间”(超空间概念见第7讲)
据此已知:
(1)在数学中它是明确来自无理数集的,知到无理数集比有理数集的空间层次高,其中没有几何的“点”概念、不可数,特别是其中无逻辑;
(2)无理数集在既有的整个物理学中还没有对应,这不正常。
因此,这里必然存在更深的实质性问题。
终于辨析出了“超空间”概念。
(3)一旦有了超空间概念,不仅在数学中(历史上涉及无穷实质的)系列谜题立即迎刃而解,而且物理学中(涉及“大自然”)的悬案如暗物质、量子纠缠之类亦将迎刃而解。
(4)超空间的存在性明确显示出,“终极大自然观”相对于自然科学来,是一种最具本质性的差异。
据此,整个人类科学及其前沿的迷雾感都将得到一次澄清,显然是个非同小可的“大事”。
为此,呼吁人们必须充分提升自己的警觉意识,投入思索、辨析去甄别。愿人类科学早日澄清对终极客观世界的迷雾状,步入明晰的康庄大道。
(高隆昌 E-mail: glc5101@sina.co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2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