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刷到一个视频。视频里展示了1930年代甚至更早时期,西方旅行者在中国拍摄的部分照片。 视频制作者还将那些老照片与今天的景观进行了对比。
其中,霍去病墓和明孝陵(朱元璋墓),在30年代,地面是光秃秃的,几乎看不见树木甚至野草,但是今天的景观确实树木繁茂、生机盎然。
为什么在30年代,这些地方的地表没有什么植被呢?视频解释说,那时候人们的燃料主要来自野外采集的树木和野草等。不像今天人们大量使用煤炭和汽油、天然气等。当时的人们只能去野外采集,或者购买那些从野外采集来的薪柴。这些薪柴对于底层百姓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没有更多的能源获取方式,树木难免被砍伐,然后就是野草等。这就是为什么当时这些地方的地表成了秃山。
我觉得这个视频的解释很有道理。我认同这个因为采集燃料导致山体光秃的说法。
我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在农村。直到去城里念大学之前,我们家里每年的燃料来源我是很清楚的。主要的燃料是庄稼收割后的秸秆,包括玉米杆、玉米芯、小麦秆、稻草、油菜杆等,这些是最主要的燃料;然后是夏秋季节去野地里割野草、冬季里给树木修枝。这就是全部的自给的燃料。如果还不够,比如有的家庭养了太多的猪,煮猪食需要耗费太多的燃料,那就需要额外掏钱买煤炭。一般的家庭舍不得买煤炭,为了弥补家庭的燃料需求,家庭主妇和小孩,常常需要到离家很远的野地里,包括人迹罕至的坟地里,去割野草。为啥要走很远?因为能割草的地方并不多。我们那里人多地少(当时我们家4口人,包含宅基地在内共2亩地),绝大部分地表都被开垦为耕地了。还能长野草而不是庄稼的地表,要么是坟地,要么是无法耕作的陡坎。我们把这种割草的行为称作“捡柴”。
这种大面积割草(捡柴)行为,从我记事起就一直存在。直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或者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大量的人开始外出打工、开始有人主动把土地抛荒,这时候人们捡柴的压力稍微小一点。我记忆中大量的土地抛荒,大概是2005~2008年之后,这中间的某个年份,取消农业税。大家不用种田交粮了,有的家庭索性不种了。这之后,离房子太远或者常常面临干旱的土地就不再有人种,地里长满杂草和树木,人们终于可以自由地砍柴了。不过,这时候需要去砍柴的人,已经很少了。
这让我想起一个问题,毛乌素沙漠真的是近代形成的吗?
以前见过一些资料,说1960年代,竺可桢等人在陕北、内蒙交界的地方——毛乌素地区进行考察,认为毛乌素沙漠在历史时期水草丰茂、而在60年代表现为沙漠,是因为此前数十年人们大量垦荒、人为破坏了地表植被。毛乌素沙漠在那时候开始被视作“人造沙漠”。
后来有学者研究指出,在清中后期,毛乌素地区的地方政府(蒙古贵族)允许内地汉人“雁行种地”,即春夏季节从内地到毛乌素草原区租地种地,秋冬季节回到内地——此前不许汉人越过长城去种地。这种行为导致毛乌素地区(原来属于草原)大量的土地被垦荒,甚至过度垦殖。这些垦殖行为促成了土地沙漠化。
我现在的问题是,毛乌素地区南部的长城其实在清初已经丧失了防御和隔绝的功能。在缺乏燃料的情况下,难道陕北、晋北的人们不会去毛乌素地区采伐树木吗?既然霍去病墓地都能被采伐成秃山,人们对燃料的需求一定是很大的。当时没有人去北边的所谓水草丰茂的地区采伐薪柴以自用或者售卖吗?
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垦荒可能不是毛乌素沙地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至少不是最早的原因。在大面积垦荒之前,可能已经存在砍伐——砍伐树木作为燃料。这种砍伐可能是更早的原因。但是砍伐薪柴这种行为,可能难以统计或者估计。它不像垦荒那样好统计或者推算,砍伐薪柴可能是农户自用,没有进入市场,则无法统计;即便进入市场流通环节,这种贸易的贸易额也难以统计。所以现在很难追踪。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