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微快报》Nano-Micro Letters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nomicrolett

博文

西工大顾军渭课题组:柔性导热聚合物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

已有 4042 次阅读 2021-8-27 22:20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Lightweight, Flexible Cellulose‑Derived Carbon Aerogel@Reduced Graphene Oxide/PDMS Composites with Outstanding EMI Shielding Performances and Excellent Thermal Conductivities

Ping Song#, Bei Liu#, Chaobo Liang, Kunpeng Ruan, Hua Qiu, Zhonglei Ma, Yongqiang Guo, Junwei Gu*

Nano-Micro Letters (2021)13: 91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1-00624-4

本文亮点
1基于氢键驱动自组装、凝胶化和冷冻干燥制备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的纤维素气凝胶(CA);进而采用真空浸渍-冷冻干燥-高温碳化制备具有三维双层导电网络的“皮-芯”结构纤维素碳@还原氧化石墨烯(CCA@rGO)气凝胶。

2. 在低填料用量下实现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材料优异的电磁屏蔽效能(EMI SE)和理想的导热性能,仅3.05 wt%的CCA@rGO即赋予导热CCA@rGO/PDMS电磁屏蔽复合材料高达51 dB的EMI SE和0.65 W/(m·K)的导热系数(λ)

内容简介
高端电子、电气设备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电磁污染(如电子噪声、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等)问题;同时电子产品的轻薄化和高集成化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电子、电气设备热量的急速积聚(> 5 W/cm2)。在此背景下,以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为代表的电磁屏蔽/导热一体化材料兼具轻薄、易加工、可设计性强等优点有望满足高端电子、电气设备的快速发展需求。西北工业大学顾军渭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具有三维双层导电/导热网络的“皮-芯”结构导热CCA@rGO/PDMS电磁屏蔽复合材料。仅3.05 wt%的CCA@rGO即赋予导热CCA@rGO/PDMS电磁屏蔽复合材料高达51 dB的EMI SE和0.65 W/(m·K)的λ,兼具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在轻质、柔性导热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和便携式、可穿戴电子设备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图文导读
I 导热CCA@rGO/PDMS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制备
采用氢氧化钠/尿素溶液通过氢键驱动自组装溶解棉花和冷冻干燥得到CA。通过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将CA浸渍到GO溶液中,通过冷冻干燥和高温碳化得到rGO负载于CCA骨架的CCA@rGO气凝胶并置于模具中,通过真空浇注回填PDMS得到导热CCA@rGO/PDMS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其制备过程见示意图1。

图1. 导热CCA@rGO/PDMS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制备示意图(a)、CCA@rGO气凝胶柔性(b)和回弹性(c-c”)。

II 导热CCA@rGO/PDMS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

CCA@rGO为均匀的网络结构,其主体框架由CCA构成,rGO包裹CCA纤维,形成类似电缆的“皮-芯”结构(图2)。rGO似“皮”包裹在CCA纤维上,为CCA@rGO提供足够的结构稳定性;CCA似“芯”被rGO包裹,为rGO提供附着点和支撑力。经浇注回填PDMS后,CCA@rGO的“皮-芯”结构得到较好保留,PDMS较均匀地分散在CCA@rGO的三维导电/导热网络的空隙中,先前的CCA@rGO的三维双层导电/导热网络结构也未受明显破坏。

图2. CA(a)、CCA(b-b’)、CCA@rGO(c-c’)和导热CCA@rGO/PDMS电磁屏蔽复合材料(d)的SEM照片。

III 导热CCA@rGO/PDMS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CCA@rGO具有三维双层导电/导热网络,且具有较高的网络密度,增强了入射电磁波与导热CCA@rGO/PDMS电磁屏蔽复合材料之间的导电损耗和阻抗失配。当CCA@rGO的用量为3.05 wt%时,导热CCA@rGO/PDMS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EMI SET为51 dB,是相同用量粉碎处理的CCA@rGO(P(CCA@rGO))/PDMS电磁屏蔽复合材料EMI SE(13 dB)的3.9倍,是纯PDMS (2 dB)的25.5倍(图3)。

图3. PCCA/PDMS(a)、CCA/PDMS(b)、P(CCA@rGO)/PDMS(c)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EMI SET,导热CCA@rGO/PDMS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EMI SET(d)、EMI SEA和SER(d’)以及电磁屏蔽机理示意图(e)。

IV 导热CCA@rGO/PDMS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皮-芯”结构的三维双层导电/导热网络也有利于提升导热CCA@rGO/PDMS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当CCA@rGO用量为3.05 wt%时,导热CCA@rGO/PDMS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具有最大的λ (0.65 W/(m·K))和热扩散系数(α,1.082 mm2/s),较CCA/PDMS复合材料(2.24 wt% CCA)的λ (0.48 W/mK)和α (0.7565 mm2/s)提高35.4%和43%,也是纯PDMS的λ (0.20W/mK)和α (0.3185 mm2/s)的3.3和3.4倍(图4)。

图4. 导热CCA@rGO/PDMS EMI屏蔽复合材料的λ(a)、α(b)、三维红外热成像图(c)和表面温度曲线vs加热时间(d)。

作者简介

顾军渭

本文通讯作者

西北工业大学 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热、电磁屏蔽、吸波等)和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透波、耐烧蚀等)的功能/结构一体化设计制备及加工。

主要研究成果

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英国材料学会会士。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2/6)和第四届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青年科学家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XXX技术基础重点项目、XXX计划技术领域基金项目等国家级基金、项目7项,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和XXX科研计划项目等省部级基金、项目14项。以第一和/或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it、Sci Bull、Compos Sci Technol和Macromolecule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10余篇(入选第一和/或通讯作者ESI热点论文32篇、ESI高被引论文50篇),SCI引用10000余次(H-index为62)。3篇论文入选2018、201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1篇论文入选2020年“材料领域10大高被引论文”。授权、公开中国、美国发明专利44件。任J Mater Sci Technol、Adv Compos Hybrid Mater副主编, Composites Part B、Compos Sci Technol、Compos Commun、Mater Today Phys、Nano Res和Chinese J Aeronaut期刊编委。

Email: gjw@nwpu.edu.cn

nwpugjw@163.com

宋萍

本文第一作者

西北工业大学 2018级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领域

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

主要研究成果

获第十一届亚澳复合材料会议(ACCM-11)最佳Mini-oral/Poster奖(第1名,共3人获奖)、2018~2019学年“柯盛新材”专项奖学金。以第一作者在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篇(入选第一作者ESI热点论文2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SCI引用1400余次(H-index为17)。授权、公开国家发明专利6件。
撰稿:原文作者
编辑:《纳微快报(英文)》编辑部
更多关于微波吸收和电磁屏蔽的文章,请浏览或下载合集:

63-NML专辑 | 微波吸收与电磁屏蔽

关于我们
纳微快报


Nano-Micro Letters《纳微快报(英文)》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Springer Nature合作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高水平文章(research article, review, communication, commentary, perspective, letter, highlight, news, etc),包括微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与性能及其在能源、催化、环境、传感、吸波、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已被SCI、EI、SCOPUS、PubMed Central、DOAJ、CSCD、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数据库收录。2020 JCR影响因子IF=16.419,在物理、材料、纳米三个领域均居Q1区(前10%)。2020 CiteScore=15.9,材料学科领域排名第4 (4/123)。中科院期刊分区:材料科学1区TOP期刊。全文免费下载阅读(http://springer.com/40820),欢迎关注和投稿。
E-mail:editor@nmletters.org
Tel:021-3420762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1509-1301719.html

上一篇:“Janus”界面组装:提升三元MXene基复合电极钠/钾存储速率
下一篇:NML综述 | 范壮军教授:用于高能量/高功率密度超级电容器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碳杂化电极研究进展
收藏 IP: 77.64.14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