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ey开放科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ileyOR

博文

Hindawi 特刊编辑访谈丨激光驱动质子-硼聚变的研究进展

已有 10340 次阅读 2022-2-22 15:59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在本次编辑访谈中,我们与Dimitri Batani教授探讨了其作为客座主编在Laser and Particle Beams的一期主题为“激光驱动质子-硼聚变的研究进展”(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Laser-Driven Proton-Boron Fusion)的特刊中所做的工作。


Dimitri Batani教授还分享了他的一些独特想法,包括科学对世界观的塑造方式,以及核聚变未来如何有望成为一种能源形式。


Batani教授目前在波尔多大学激光强度和应用中心CELIA开展等离子体物理学方面的研究,他出版过450多篇SCI索引出版物,是法兰西大学研究院和欧洲科学院(EURASC)成员,以及欧洲物理学会(EPS)院士。


Q:首先,您的背景是什么?您如何成为所在领域的研究人员?

A:Batani教授:我的研究背景是物理学,特别是激光和等离子体物理学。高中时期,我一直对研究抱有浓厚兴趣。大学我选择了物理专业,这不仅因为我觉得物理既有趣又充满挑战,还因为我认为(且至今仍然认为)自然科学可以塑造人的世界观。


我在比萨完成博士学业后,成为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的研究人员和教授。十年前我来到法国波尔多大学,负责“PETAL+”项目。该项目旨在实现对Laser Mega-Joule/PETAL装置进行等离子体诊断。该装置是全球第二大激光器,第一为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



Q:Laser and Particle Beams关注强激光和粒子束的基本物理问题以及这些粒子束同物质的相互作用。在过去的一年里,该领域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A:Batani教授:过去一年,国家点火装置(NIF)在惯性约束核聚变方面取得了优异的研究成果,是该领域的一大进步。他们最终实现了“平衡”breakeven,即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几乎等同于激光器所传输的能量并可用于压缩和加热目标。


这一结果增加了核聚变未来用作能源的可能性。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能,质子-硼聚变研究便是其中之一。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来看,质子-硼聚变虽然极具挑战,但它不会产生中子,因此极大地减少辐射废物量。


该领域过去几年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高能激光束有可能被用作强辐射源的驱动因子,例如X射线、伽玛射线以及电子、质子和中子等粒子。质子-硼聚变还可以帮助开发新型的阿尔法粒子源,实现包括医学在内的多种潜在应用。



Q:您的特刊选题:激光驱动质子-硼聚变的研究进展有何意义?

A:Batani教授:这期特刊的意义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方面,还在于它召集了该领域的科研群体。过去几年间,我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实验和富有前景的研究结果,但我们现在需要强调该领域的重要性,并研究如何助力其实现进一步发展。而这部特刊在此发挥了关键作用。



Q:对准备向您的特刊投稿的作者,您有什么建议吗?

A:Batani教授:实现和优化质子-硼聚变难度很大,无论是在能量产生环节,还是在实现阿尔法粒子源方面。其背后的物理学原理非常复杂,涉及许多步骤,包括激光-物质的相互作用、快粒子在物质中的传输、聚变反应模拟以及开发专门的诊断方法和特殊的模拟工具。这些都需要精心的设计方案和创新的解决方法。二者需同步实现,并且要考虑所涉及的全部物理现象。



如果您不确定自己的论文是否适合在该特刊发表,我们邀请您将问题发送至:

specialissues@hindawi.com


Batani教授目前正在领导特刊“激光驱动质子-硼聚变的研究进展”的筹备工作。该特刊已开放投稿,截止日期为2022年4月29日。点击文末“原文链接”提交您的论文。




点击原文链接,查看更多内容

原文链接:

https://www.hindawi.com/journals/lpb/si/284902/?utm_source=ScienceNet&utm_medium=owned%20referral&utm_campaign=HDW_MRKT_CNA_SUB_SCIN_OWN_OSOC_SPEC_LPB_1023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1312-1326519.html

上一篇:期刊推荐丨选择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的5大理由
下一篇:2021年度医学领域高影响力特刊
收藏 IP: 39.158.1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0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