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地植物液泡磷酸盐外流蛋白的鉴定
名称:Identification of vacuolar phosphate efflux transporters in land plants
期刊:Nature Plants(2019)
第一作者:LeiXu
通讯作者:易可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DOI:https://doi.org/10.1038/s41477-018-0334-3
前言
液泡是植物体内储藏过多Pi的细胞器,能够根据代谢Pi需求和土壤Pi供应的变化调节胞质中Pi稳定。研究表明,具有SPX结构域和MFS结构域的液泡Pi转运蛋白(VPTs,也叫PHT5),在拟南芥中可以转运Pi进入液泡膜。但液泡Pi外排的转运蛋白鉴定尚不清楚。
大肠杆菌中甘油-3-磷酸(G3P)的吸收是由GlpT转运蛋白完成,GlpTs属于MFS蛋白家族成员,其在吸收甘油-3-磷酸进入细胞质时,会同时将1分子的Pi外排到细胞外周质。拟南芥中有5个GlpTs,其表达受低磷诱导,可能参与Pi稳态调控。到目前为止,尚未有GlpT蛋白参与植物的Pi动态平衡调节的报道。
结果
1、2个磷饥饿诱导的水稻VPEs蛋白定位在液泡膜
利用iTRAQ技术对有无Pi培养的水稻根总液泡膜蛋白进行分析,鉴定到前人报道的液泡膜Pi外排蛋白OsSPX-MFS3,低磷条件下蛋白水平降低。OsSPX-MFS3过表达和缺失植株的液泡中Pi含量会相应的升高/降低,表明OsSPX-MFS3其实是一个液泡Pi内流蛋白。
OsVPE1(Os04G46880)和OsVPE2(Os08G06010)受低Pi诱导,且定位液泡膜。跨膜拓扑预测,并利用PH敏感型GFP蛋白PEpHluorin和非PH敏感型GFP蛋白PRpHluorin标记发现,具有12个跨膜蛋白,C-、N-和关键环均位于胞质端,第一个环位于液泡腔。
表达分析表明,OsVPE1和OsVPE2受低Pi诱导,且OsPHR2是OsVPE1和OsVPE2响应Pi所必须的。Gus报告基因系统分析表明Pi充足条件下,根茎均有表达,但是在低Pi条件下,表达量显著升高。Pi充足时,OsVPE1主要在初生根成熟区的内外表皮和叶维管束中表达,低Pi时,叶肉细胞、初生根成熟区表皮、皮质和中柱也有表达。Pi充足时,OsVPE2在根冠、侧根原基和叶肉细胞表达;低Pi时,主要在叶肉和根细胞表达。
2、OsVPE1和OsVPE2介导酵母和爪蟾卵母细胞的Pi跨膜转运
利用AHD1启动子在Pi转运缺陷酵母菌株YP100表达OsVPE1 和OsVPE2发现,OsVPE1 和OsVPE2加快Pi的跨膜转运。在爪蟾卵母细胞中表达YFP–OsVPE2互补RNA并检测Pi转运发现,OsVPE2是在卵母细胞中质膜定位,在酸性PH下具有更高的活性,不具有G3P转运活性,为一个低亲和性Pi转运蛋白。
3、VPE1/ OsVPE2负调控液泡中Pi含量
OE- OsVPE1/ OsVPE2;(GFP-VPE1/2)株系的根液泡中的Pi下降,细胞质中Pi含量与野生型相似,总磷含量下降。正常条件下,OE株系的生长受到抑制,低磷处理后,生长抑制更加严重。
osvpe1和osvpe2插入突变体,RNAi株系及CRISPR/Cas敲除株系,液泡中Pi含量比野生型高,细胞质中Pi含量相似,总Pi含量上升,突变体生长缓慢。双突变体的Pi含量上升表型可以被恢复。表明OsVPE1和 OsVPE2是一个液泡Pi外排转运蛋白。
4、osvpe双突变体液泡Pi外排低于野生型,对Pi饥饿超敏感
双突变体液泡中的Pi含量高于单突变体,表明OsVPE1和 OsVPE2具有加性效应。
膜片钳实验表明双突变体和野生型相似。利用NMR技术检测低磷处理时突变体和野生型液泡膜Pi含量变化发现,双突变体根液泡中Pi含量减少量低于野生型。
低磷处理时,双突变体生长抑制更加严重,1-5d时PSIs基因表达显著提高,10-20d时表达相似。Pi饥饿报告系统表明,双突变体的GUS活性前期明显高于WT,后期活性相似。表明OsVPE1和 OsVPE2是液泡膜Pi外排转运蛋白,是水稻低磷胁迫下调控Pi稳态和生长所必须的。
5、被子植物VPE和早期分化的陆地植物GlpT蛋白均定位在液泡膜
VPE蛋白的双亮氨酸标记是液泡膜定位所必须的,且陆地植物GlpT蛋白的共同祖先军定位在液泡膜。
总结
1、 OsVPE1 和OsVPE2是水稻液泡Pi外排转运蛋白,负调控水稻液泡Pi含量
2、 OsVPE1 和OsVPE2在酵母细胞和爪蟾卵母细胞中可以转运Pi
3、 VPEs由古老的质膜定位的甘油-3-磷酸转运蛋白进化而来
4、 双亮氨酸特征是植物VPEs蛋白定位在液泡膜所必须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