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OS

博文

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候选推荐(2021-022)——实现大面积的少层黑磷薄膜生长及其晶体管阵列

已有 2354 次阅读 2021-9-6 10:5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1.jpg


1

工作简介


         ——实现大面积的少层黑磷薄膜生长及其晶体管阵列

半导体微电子设备的快速更新换代有赖于经典的摩尔定律,但在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之后,传统硅半导体工艺技术已经几乎达到了摩尔极限。新世纪伊始,二维(2D)半导体材料的发现使得突破摩尔极限成为了可能。二维层状材料拥有原子级的厚度,受量子约束在2D平面上的高效载流子输运能力,以及多种优异而独特的物理性能,并能与经典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技术兼容。大规模二维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工业产业化将高度依赖于可靠的高质量大面积均匀超薄薄膜制备流程。黑磷(BP)以其高迁移率、禁带宽度覆盖目前主要半导体范围的可调性、奇异的光学和量子性质等,成为了最受关注的二维半导体材料之一,但大面积超薄黑磷薄膜的制备一直是多年困扰本研究领域的瓶颈,极大地限制了二维黑磷在半导体集成工艺中的可能应用。

香港理工大学郝建华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教授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可控地制备了厘米级别的高质量超薄少层黑磷薄膜,成功地打破了二维黑磷潜在应用于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材料制备工艺壁垒。脉冲激光沉积法提供有利于高活性的黑磷等离子基团/团簇形成的高温高压条件。通过该方法生长的超薄少层黑磷薄膜具有厘米尺寸级别的高均匀性和高结晶质量,同时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长程有序的原子晶格以及清晰的截面层状结构(图1)进一步,研究人员利用大尺寸黑磷薄膜,制备场效应晶体管(FET)阵列亦展现出高场效应空穴迁移率和开关比(图 2),这为进一步开发基于半导体BP的晶片级微电子和光电子集成设备阵列和信息系统开辟了新方向,也为二维黑磷乃至整体二维材料下一代大规模半导体集成工艺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2.jpg

图1. 少层超薄黑磷薄膜的微观结构表征。(a-c) 高分辨率TEM图像,及对应的选区电子衍射(SAED)图像。(d) 样品上不同位置的薄层云母/黑磷切片的SAED图像。(e) 单独的云母晶格和黑磷晶格的SAED图像。(f) 衍射图样过滤微分后的暗场TEM扫面图像。图d-f中,黑磷晶格的衍射及显微结果以红色标记,云母晶格的衍射及显微结果以橙色标记。(g-h) 不同厚度黑磷超薄薄膜的截面TEM图像。


3.jpg

图 2. 大面积超薄黑磷薄膜的电学性能及其晶体管阵列。(a-b) 利用离子液体作为介电质的顶栅场效应晶体管的立体和截面示意图。(c) 不同栅电压下器件源漏电极之间的I-V曲线。(d) 基于2,5和10 nm黑磷超薄薄膜制备的顶栅FET的转移特性曲线。(e) 不同厚度的黑磷超薄薄膜的场效应空穴迁移率和晶体管电流开关比。(f) 基于超薄黑磷薄膜制备的大面积FET阵列,表现出了大尺寸上均匀的电学性能。


相关研究成果以 《少层二维黑磷的大面积生长》 (Large-scale growth of few-layer two-dimensional black phosphorus)为题发表在 《自然·材料》 (Nature Materials 20, 1203 (2021))上。该工作一经发表即引起密切的关注,ACS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May 15, 2021, Volume 99, Issue 18)  Nature Materials News & Views (Nat. Mater., 20, 11742021也发表了新闻专题报告,称其为奠基性工作。表明该工作在二维材料研究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关注度和重要的价值。此研究工作中,香港理工大学博士生吴泽涵为第一作者,郝建华教授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香港研究资助局和香港理工大学基金提供了支持。


2

作者简介


4.png

通讯作者


郝建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系材料物理与器件讲座教授 (Chair Professor)。


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香港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美国光学学会会士,英国物理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主要从事功能薄膜和二维材料及器件,应用于光电子、生物医学的掺杂发光材料和纳米能源的研究。发表了国际杂志学术论文330余篇。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TechConnect全球创新奖、日内瓦国际发明特别优异奖和金奖、校长特设个人卓越成就奖等奖项。目前担任InfoMat(影响因子:25.405)杂志的副主编、Adv. Opt. Mater. 等国际杂志的编委。



5.png



通讯作者


陈仙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


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奖”、国际超导材料最高奖Bernd T. Matthias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TWAS第三世界科学院物质科学奖等。主要从事新型非常规超导体的探索及超导和强关联物理的研究。成就包括:在铁基超导体研究中常压下突破麦克米兰极限;发展了固体离子场效应技术,开辟了利用固态离子导体门电压技术探索超导电性的研究方向;与合作者成功实现黑磷晶体场效应管,开辟了继石墨烯之后又一个量子功能材料领域。




6.png



第一作者


吴泽涵,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系博士生。


2017年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导师郝建华教授。研究方向为大面积单质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的物理气相沉积和集成器件阵列制备。目前在Nature Materials、InfoMat、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NPJ 2D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ACS Nano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篇,其中第一/共同第一作者3篇。



3

原文传递


详情请点击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1-01001-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6013-1303059.html

上一篇: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候选推荐(2021-021)——高效Z型光催化分解纯水体系构建新思路
下一篇:半导体学报2021年第9期目次
收藏 IP: 223.71.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0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